美和完美

有一天朋友问起“美”的定义,一时语塞,不知道从何说起。不会引经据典,可细想起来,这个太过平常的字眼,其实是很难被界定的。

首先,“美”囊括的内容太多,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甚至是嗅到的,尝到的,都能让人产生美的感觉,比如人们说,高山流水很美,其实人们能感受到的是层叠的山峦和青葱的植被以及水流的清澈之间形成的色彩搭配,鸟兽昆虫发出的鸣叫和溪水潺潺甚至是微风吹过带来的音律起伏,粗糙的岩石和柔嫩的花草还有从之间绵绵流过的细水清风展示的刚柔对比,泥土,林木,清泉弥散在空气中的味道,沁入心脾的甘甜。所有这些都是能让人们产生美感的因素,然而具体是什么让一个人着迷,估计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会相同,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所以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美 =对现实存在的主观感性认同?简单说,有这么个事儿,你喜欢,这事儿对你就是美的。反过来,你不喜欢,就不美。

有点儿玄妙的是,高山流水的美,人们即使在没有客观感知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画作雕塑,音乐影像,造成人的幻觉想象,并对它产生认同。说到人的想象,实在高深莫测,就算是不存在的东西,没有艺术作品作媒体,单单脑细胞对以往感知分析提炼,就能凭空臆想出一个伊甸园来。不过这跟动物的条件反射没啥区别。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而已。说点儿文词儿,所谓艺术,就是能让人产生认同感的非现实现象。

既然是主观的,那么,“美”也就没有绝对的。人的想法变了,“美”的标准就跟着变。环肥燕瘦,萝卜白菜,潮流更替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就叫它审美差异。也这是因为这样的感性标准的不同,能不能体会到“美”的存在,也因人而异。我们不是经常说,“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吗?美好的事物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发现,才能造就美。发现“美”的过程,其实是认同世界的过程。而认同一个自身以外的事物,这需要良好的心态。自己都搞不定的人,很难去欣赏别人,他物。再推理一下,乐观自信的人觉得生活更美好就是这么回事。

有个说法,“完美”,又是怎么回事呢?如果“美”是主观的,没有绝对的,那所谓“完美”就不是完全的美丽,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好。这也好,那也好,所有人都觉得好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是没有的。追求这样的“完美”,也只能是徒劳,永远没有尽头。“完美”只是一个人的对事物的绝对认同,死心塌地的当粉丝。就算别人再不喜欢,只要你觉得它好,就够了,它就是完美的。也就是说,要正视它在别人眼里的不完美,而用自己的爱,去迎合它。就像父母对子女,恋人对恋人,朋友对朋友,不都是这样的吗?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意志力呀?这难道不是一种行为的“美”吗?

说来说去,我到底想说什么呢?其实美好的东西是存在于我们的自身的,每一个认可的眼神,每一次会心的微笑,每一句真诚的赞扬,每一回温柔的牵手,都在告诉别人,我们看到了美好。虽然没有十全十美,但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承认这个“不完美”的存在,就找到了“美”,也就成就了生活中真正的“完美”。

叶子亦 发表评论于
呵呵,欢迎来我的博客。大家聊聊,挺好的。
遍野无尘 发表评论于
对不起。 我也是半瓶子醋,瞎说一通。
叶子亦 发表评论于
一直认为自己是不懂艺术的,所以对这形而上的东西也敬而远之。这次不小心扔了块砖,就有懂行的来了。让大家见笑了。
遍野无尘 发表评论于
"美 =对现实存在的主观感性认同?简单说,有这么个事儿,你喜欢,这事儿对你就是美的。反过来,你不喜欢,就不美。"
这是对的,但是应该说说为什么喜欢,才说明了事情的本质。

可不可以这样来理解。美是能够夸大(提高)生活基本素材的那些东西。换句话来说,就是能够使人可以放大性想象的东西。

同样是“高山流水”,如果你没有好的心情,不去想象更丰富的东西,你是不会感到美的。 在一个高山流水旁,你住了几十年,对它十分了解熟悉,你对它的美的感受就变淡了,因为你的了解就会限制你的想象。有人说这是审美疲劳,其实更根本的原因是对进一步的想象有了限制。这个想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生活(原型)的提高。所谓,艺术是缘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之谓也。

妥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