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S网站与个体社会支持程度的关系研究
--以校内网为例调查在虚拟社区中的使用行为
2009年12月21日14:18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http://media.people.com.cn/GB/137684/10622424.html
人民网讯 “人民网奖学金”优秀论文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中国人民大学共有14篇论文获奖,《SNS网站与个体社会支持程度的关系研究——以校内网为例调查在虚拟社区中的使用行为》获得优秀奖,以下是论文全文。
摘要:本研究针对当下SNS网站的研究现状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尝试,利用社会支持程度量表结合心理学理论,以校内网为例,探索SNS网站使用的活跃程度及在校生的社会支持程度(归属感)的研究,研究方法采用网上匿名问卷法,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校内网的使用行为评定问卷结合成为新的问卷,并分析其校内网上的使用行为,对于虚拟社区在网民心中的位置和社会支持程度进行比较,看未来SNS网站的发展优势并探索出路。
关键词:SNS网站 社会支持 社会关系认同 归属感 网上行为 应对方式
正文:
一 引言
“Web2.0”是2004年3月美国欧雷利媒体公司(O’Reilly Mebia Inc.)公司的DaleDougherty与MediaLive公司的CraigCline在一个头脑风暴会议上提出的 。SNS网站依据六度分隔理论,集中体现了web2.0 的传播特点,该理论由Stanley Milgram提出(哈佛大学心理学家,1967), 2002 年为验证该理论, 哥伦比亚大学瓦茨(Watts)教授开展了“小世界研究计划” 对SNS尤其有指导意义,其媒介由信件转为E-mail,验证了“六度分隔”不仅在物理世界, 在虚拟世界同样适用。 SNS网站不同于传统的传播模式,中国的SNS网站以豆瓣网、优酷网、猫扑网、校内网、开心网为代表,发展十分迅速。基于虚拟社区的发展壮大,模拟真实的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第二人生”
(Second Life)融合了联网游戏和在线虚拟社区等多种概念,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网络空间,还原人类的基本需求和生活场景,在网络中还原真实生活场景的生活。本研究针对当下SNS网站的用户上网行为,探索其对网民上网行为的影响和个人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以校内网为例,分析校内用户的上网行为,利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对用户的网上行为做出解释。
本研究认为,SNS网站的使用会影响到用户的社会支持程度和幸福感体验,以此来证实SNS网站具有对用户的社会支持功能。有研究表明,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社交行为,即便是给一个最好的评价,也是在浪费时间和形成社交孤立。对于大多数青少年网民来说,创建和在网上传播在线内容正在成为一种管理个人身份、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不可缺少的方法。社交类网站可以使人们将自己同他人的关系条理化、分类、图景化,变得可以观察。 SNS是否能够真能像研究所说,成为一种浪费时间的工具和形成社交孤立有待验证,是否在网络中表现越积极,其个人在现实中的变现越消极、孤立?校内网是否已经成为连接网络虚拟现实和现实生活的有效手段,都会在研究中进一步得到证实。
Cobb (1976) 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为:一种或多种讯息的提供,使个人感觉被关爱,感觉到自身有价值和受尊敬,隶属于一个沟通网络(社会人际网络的归属感),其价值被肯定,使个人相信自己属于人际网络的一部分,Cobb 的社会支持定义偏向于社会情感方面的定义。
1985年,Tardy从理论和操作化的层面提出了完整的社会支持主要元素,可以从五个方向来看,包括方向(direction)、特质(disposition)、叙述性/评估(description/evaluation) 、内容(content)、及网络(network)。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择校内网有以下考虑:
1.校内网的核心受众比较鲜明,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用户,并进一步向高中生、初中生渗透,注册用户的特点较易把握,注册校内网以实名用户为主,以同学为联系节点进行放射状发散,校内中的好友越多,织得网越大,关系越宽,好友利用度越高,用户关系呈指数级增长。好友的基数已经成为了限制个体在校内发展的一个因素。校内网鼓励实名网上注册,用户资料越完善,星级越高,有助于在同学圈中的扩张和发散。校内网模仿Facebook,期望能够获得参与者的档案资料以进行公共的身份识别,实名的使用能够容许和过滤网站链接(比如好友间的互访特权),如Friendster,他创造了一种在个人的社会身份和网络虚拟身份表下的弱小的防护屏障,使自己的姓在用户好友之间可见,而不是自己的名。
2.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丰富,擅于在网络中展示自己的生活,校内网以国内高校在校生为主,研究对象与所选取的网站非常契合,所以选择校内网的注册用户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3.鉴于校内网近几年的发展较为突出,特点凸显,所设板块非常适用于学生群体,它的增长是SNS网站的缩影,有助于本文的分析。对于校内网中个应用设置和功能的使用和探索,有助于分析校内网的情境支持,各项设置和功能是否已被用户熟悉和使用,线上社交网站一个特别有用之处是,大量公众行为被记录和组织起来,并能够适合系统化研究的需要。
二 文献综述与相关研究
(一)校园SNS的传播特性
本研究借用郑宇、钧林琳《校内网的人际传播模式的探讨》一文中对于校园SNS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校园SNS的传受模式主要是用户间的人际传播。校内网不仅整合了博客的各项功能,而且更加方便简单的实现了用户的需求。R.布雷多克(Bradlock)1958年在H. 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模式基础上添加了情境 和动机发展成“7W”模式,从传者、内容、媒介、受者、效果、动机、情境七个方面分析校园SNS的传播特征,即传者的自组织性及去中心化、以隐私性和自主性为前提的高分享度微内容传播、传播符号的多元化、对象群体的同龄化及指定性、传播主体的交互性、真实性和社会性的回归、动机的目的性、直接性和非功利性等校内网的传播特征。
1.传者: 自组织和去中心化
以个体为中心,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创造的内容与内容之间,以及个人凝聚的群体与群体之间, 都是以不同的自组织方式建构起来。在校园SNS的结构中, 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都能够生产、发布微内容,所有生产、发布的微内容都能够以非线形方式流入网络 。
2.内容: 以隐私性和自主性为前提的高分享度微内容传播
“微内容”指的是“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 。校园SNS有严格的分级隐私设置,通过资料的完整程度进行分级,对于加入SNS的用户进行特权享用和资料保护,对已注册用户的准入许可和回避有效地维护了用户的隐私权,激发了用户的创作热情,促进微内容的生产。校内SNS便捷的分享链接有助于用户之间的微内容共享,一个简单的分享操作就可以将分享内容在自己和好友的页面上同步显示。校内网可分享游戏、视频、帖子、图片等,并对分享内容进行评论,分享内容保存在个人主页上。
3.媒介:多媒体技术融合,成为一种集音视频文本兼具的媒介,是邮箱、博客、论坛、视频网站和游戏应用网站等技术和服务的集合,良好的兼容和共享性将各种网络技术融合。
4.受者: 用户同质化和特权,用户粘性
注册用户的好友多是年龄段相似、文化教育背景、地理地域相近的在校生或刚毕业的学生。通过校园SNS可以与自己失去联系十多年的小学、初中同学发生联系,联络感情,在校内网的应用上产生稳固的联结。在校内网上,有好友推荐一项,即通过认识新朋友来认识更多的“共同”好友。好友间有相似的教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形成文化共识,强化认同感和个体的归属感,有助于形成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大学生具有寻求同质性、相似性交往客体的需求,校内网形成的同辈群体成员之间容易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传播情境自然随意,彼此间的信息可信度高 。已注册的用户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还可授予更多特权,包括浏览好友页面、游戏应用、分享等,资料越完整,享受的星级待遇越高。高粘着度的网站是用户的第二个家,即将自己的网上生活与真实生活结合,为用户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并为用户保守隐私,比如邮箱业务、博客、即时通讯工具等,校内网集合邮箱、博客、即时聊天等多种功能,游戏应用又让用户牢牢固定在网上,用户粘着度非常高;用户之间的同质性和因地缘业缘的结合,让具有共同兴趣和文化背景的用户汇聚到一起,网站用户的基数庞大,且用户的特征明显,使用群体鲜明,分享、评论等操作应用提高了用户的参与热情,好友间的经常走动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粘性。
用户粘性(viscosity of users)的维持有赖于提供服务的私密性,涉及个人的服务往往粘性较高,例如邮箱、相册、博客、即时通讯工具等,校内网集合了邮箱、相册、博客、即时通讯工具、游戏等多种服务,既贴心又周到,还发布了手机版校内,让用户可以时时对自己的资料和服务进行控制和管理。用户对社群里的活动或分享比较积极,符合用户的兴趣,而且校内的用户数量庞大,当用户的基数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出巨大的群集力量。校内网已经拥有真实注册用户超过4000万、页面浏览量(PV)4亿、日登陆2200万人次。
5. 动机: 目的性、直接性和去功利性
校园SNS的好友搜索类似于布朗运动中粒子的运动轨迹, 有目标和方向性地寻找碰撞对象。“点到点”的人际关系,是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基本形态,SNS与“点对面”相比,它更接近现实状态 。校内网是双方在共同兴趣爱好或共同好友的推荐下进行的交流沟通,易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交流过程简单速效,有效地过滤噪音,呈现出去功利性的特征。
6.效果: 传播主体的交互性
校园SNS反馈渠道通畅迅捷, 受者随时能转化为传者,一个“分享”链接就可以将角色互换,传受角色和界限进一步模糊。校内网中的个体将现实生活中自己的信息简化并编码(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 为个人页面, 而访问他人页面就是对他人身份的解码( 执行接受符号和符号解读功能) 。
7.情境: 真实性和社会性的回归
“SNS的出现真正动摇了物理实在与虚拟实在之间的不可通约性。SNS的价值来源于真实性” 。校园SNS由于其实名制特征, 传受对象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等对传播质量构成影响的社会因素都公开, 社会情境因而得到较好的还原。校内网排除了虚拟性,确保其真实性,并有效地杜绝了匿名制带来的网络暴民等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二)社会支持的定义
1970年代初,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的概念.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 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压力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即对压力起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Cassel(1974)认为:社会支持是由主要团体提供,对个人非常重要,特别强调与亲密信任伙伴间之连结关系。
Kaplan, B.H,Cassel ,J.C.& Gore ,S.(1977):社会支持是个人的社会需求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特别探讨社会支持与信任的关系。
Brown& Harris (1978):社会支持是个人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与他人相互信任的关系。Berkman & Syme(1979):强调个体的社会参与,个体通过婚姻、友谊、教会活动及团体会员之间的关系建构社会支持。
Caplan(1979):社会支持可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分析,“客观支持”指可观察的支持援助,如从他人那里获得的信息。“主观支持”指个人对社会支持的主观认知和评估。
House (1981):社会支持是人际间关爱、支持、个人及环境的信息交流与互动。社会支持区分为情绪支持、评价支持(appraisal support)、信息支持及工具性支持。
House&Kahn(1985):当个人因生活上的压力而使个人无法适应时,形成一种威胁,产生无力感。若个人拥有正向的积极地社会关系,则可以使个人在心理上减少负面情绪,进而提高个人的情绪支持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Cohen & Wills(1985):社会支持分为尊重的支持、信息的支持(提供问题因应策略)、社会友谊和工具性支持。
Veiel(1985):对社会支持提出三个质疑 :
1.社会支持是否能扮演压力的缓冲器和协调者?
2.社会支持是否被看成是客观还是主观的支持?
3.社会支持是否来自因果连结或关系所衍生出的亲密信任关系?
Veiel总结出:社会支持并非是单一概念,而是多元的概念。他认为社会支持不是心理支持即是工具性支持,而心理支持即是改变心理面向,如心情、态度和认知的过程。
Barrera(1986):社会支持分为三类:社会角色嵌入(social embeddedness)、感知的社会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表现的社会支持(enacted social support)」。社会嵌入即强调个人与环境的关联;感知的社会支持即强调认知的认同及支持的适当和足够性。表现的社会支持,指可以给予他人支持的行动。
Lin(1986):社会支持的两大主要组成成分,即社会和支持。在社会层面上,反映个人与社会环境的联结,分为三个方向:社区、社会网络及亲密的信任关系。社会支持可分为工具性支持及情感上的支持。
社会支持通过以下三项可以起到减缓压力的较果:
1.直接或间接增强个体的适应能力,减弱潜在威胁。
2.支持或增强个体的自尊。
3.增强个体的控制能力。
由以上关于社会支持的定义可以推断出,社会支持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包含的意义很多,包括精神支持、尊重、信任、关爱等因子,它能给予个体物质和精神支持,
(三)社会支持的功能
Cohen 和Syme(1985)认为社会支持网络是来自家庭成员、朋友及其对个人有意义的人,其功能分为四大类 :
1. 情感性支持(Emotional support):指给予关心、尊重、倾听与感觉被需要等,在个体心中产生舒适感,及得到他人同情、支持的感受。
2. 工具性或实质性支持(Instrumental or Tangible support):指直接获得的金钱、物质与实质利益的服务与协助,如生病时得到照顾。
3. 讯息性支持(Informational support):指提供建议、知识、讯息、谈心事、闲聊慰藉等,使个体知道如何寻找资源与帮助。
4. 评价性或自尊性支持(Appraisal or Esteem support):指给予回馈与肯定,价值观的支持,使个体产生有用感(自我价值的肯定)与成就感。
(四)社会支持程度的测量
社会支持是个体在应及时从家庭、朋友、同事和邻里社区等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它是心理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的调节器。在日常生活中,社会支持是应付环境的重要手段,只有良好的社会支持,才能为个人的成长提供良性的情绪体验,进而从容应对环境。“社会补偿”模型认为,内向的与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能够从互联网使用中得到最大的益处,拥有有限社会支持的个体可以运用新的交流机会建立人际关系、获得支持性的人际交往及有用的信息,而在现实中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国外对于网络社会支持的测量倾向于采取整体性多向度的方法 ,在现有研究中很少有完整的、效度较好的测量工具,很多测量条目并不适合于我国大学生的状况。国内相关问卷则主要采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作为网络社会支持的相关维度 ,这些导致了实际分析时对支持的具体内容缺少较明确的指向。针对大学生使用网络不同功能交往的过程中会各有偏好,他们获得的支持种类各有侧重,因此要切合我国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结合目前校园SNS的发展现状在大学生中开展网络社会支持的研究,编制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就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在采用心理- 认知取向的同时借鉴对社会支持的多向度分类,探索我国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的维度,编制适合我国大学生实际的校园SNS网站的社会支持量表。
社会支持测量中最佳的典范是由萨拉松(I. G. Sarason)和同事们(1983)提出的“社会支持问卷”(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 SSQ),它包括27个项目,每个项目有两部分。对每一项目,受试者必须:(1)列举在给予的环境中自己能够藉以获得帮助的人;(2)指出对于帮助的总体满意程度。此问卷产生2个分数:数字(N)分数是受试者列出的援助人数;满意(S)分数介于一分(极不满意)与6分(极满意)之间。在27各题目间对受试者列出的援助人数取平均值,得到平均N分数;同样对满意度评分取平均值,得到平均满意分数。
萨拉松和同事们(1983)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来确定他们测量之信度和效度。一个由277名大学本科生组成的样本分别接受了社会支持问卷、多元情感形容词检核表(Multiple Affect Adjective Check List;MAACL)和缺乏保护量表(Lack of Protection Scale;LP)的测试,结果发现在社会支持问卷的满意分数和数字分数,以及多元情感形容词检核表中有关情绪不安的测量这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类似的,缺乏保护量表中关于回忆儿童期分离焦虑的项目也与社会支持问卷有负相关。
近期的大多数测量都力求分离出社会支持中的多重因素。例如:多层次社会支持量表(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MSPSS)区分了从家人、朋友和其他重要人物那里获的的支持(Zimet et al., 1990)。
为了提供评定社会支持的工具,肖水源于1986年设计了一个十条的《社会支持评量表》并在小范围内试用, 1990年又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了小规模修订,现对该量表设计的理论基础、使用方法和实际使用情况作了一些简单介绍。本研究结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改写,结合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编写出一套调查问卷,通过选取不用人群,将经常使用校内网和不使用或很少使用校园SNS的调查对象进行分组,进而对其各项的分析和相关性的比较,做出最后结论,验证最初的假设。
(五)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SNS网站的盈利模式和虚拟社区对网民认知的影响。国内心理学者多集中于研究社会支持与大学生网络上网行为的研究,并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适用于满足理论,弱连带优势理论等进行相关研究。有关于虚拟社区与社会支持的研究仍存在研究空缺。
从传播的符号系统而言,校内网较好的恢复了个体的语言和非语言的多线索传播信号。校内网的人际传播兼容了物理世界这两种模式的特征,文本及音视频的多元传播方式使得个体的多线索传播信号得到了接近度较高的恢复,为他人的判断提供了依据,为社会情境的还提供了认知基础。 依据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由于校内网实名制较好的还原了社会情境, 物理世界的道德规范借助实名制在虚拟世界得到了延伸,主体更多的还是延续了物理世界的行为,更多的表现“自我”,压抑在匿名制下容易表现的“本我”。一方面,实名制下个体不得不顾忌自己的行为将对物理世界个人形象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校内网提供举报功能, 有效杜绝了匿名制下的不良行为。
在网络发展过程中,校内网利用口碑营销帮助网站积攒人气、树立网站品牌形象,利用朋友圈的概念在用户群之间拉网,建立紧密的朋友关系,这个网的节点就是校内网的用户个人,连接每个人之间的线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在校内网之外,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让管理部门与网站的用户及时进行沟通,形成良好的口碑,再通过用户的口碑传播,将校内网介绍给该用户在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圈”,而经介绍而来的用户进入网内,则又通过网站提供的各种服务与网站内的其他用户建立某种联系,正是这样一个过程,使得校内网的使用者越来越多,这个“网”也越织越大。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上网动机影响的研究,陈新等人认为,社会支持不良大学生感受到的社会压力更大,抑郁、焦虑等不良负性情绪更多,在他们遇到矛盾、冲突或不愉快事情时,由于社会支持不足,缺乏应对困境的方式、资源与信心,遇到困难时往往措手无策,只有求助于网络。借助网络来麻痹自己以摆脱暂时的烦恼,这也许是社会支持不良的大学生逃避社会现实上网的情况较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多的原因。社会支持不良者在现实生活中朋友较少, 由于缺乏自信、害怕被别人拒绝, 担心别人的消极评价, 他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较少, 较少主动与同学、朋友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与沟通。由于同样的原因他们在网络上与熟悉的同学、朋友联络也较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少。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与匿名性,在网上,他们可以改变身份与地位,塑造一个新的自我,使其能充满自信地与陌生人交谈。
大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在性别和学科上均无显著的差异。 这表明,大学生整体的社会支持水平保持一定的平衡。但有研究发现, 通过社会支持多元量表(MSPSS;Zimet,Dahlem&Farley,1998),测得的研究结果表明, 男女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没有明显差异,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但通过青年社会支持表(YASSI;McCubbin,Patterson&Grochowski,1996),测得的研究结果表明,女生从父母、朋友等中获得的社会支持水平明显高于男生。 鉴于此,本研究不再对性别进行深入分析,不进行男女生在校园SNS使用行为和社会支持程度的分析探讨。
本研究从网络使用行为入手,分析网络行为与社会关系认同的相关关系,研究虚拟社区成为当下重要的网络使用行为,建构出虚拟社区与社会支持认同的关系研究。从用户虚拟社区中的与好友关系的建立、好友数量、质量、互动、得到的实际帮助或精神支持(关爱、信任、亲密关系)分析虚拟社区与社会支持程度的关系。进而分析出是否可以将“虚拟社区已成为个人网络中的自我建构或得到社会支持”的结论。
(六)虚拟社区发展现状概述
康盛创想(Comsenz)和艾瑞(iResearch)联合发起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社区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已于2008年10月中下旬正式对外发布。
调查显示,用户访问社区网站时间在总体上较07年有所提高,每天访问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社区深度用户所占比例比去年提高了4.5%,达到30.5%。而每天访问时间在6小时以下的,由去年的74%减小到69.4%,其中在4-5小时段占比例最高,达到24.2%。
报告中指出,用户在SNS网站中经常使用的站点服务功能中,有40%左右的网民首选发表话题和分享信息文件,在所有服务中排在前两位。同时,给好友留言、查看好友动态等与好友之间的互动功能使用也比较频繁。专业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互联网进入内容核心时代,网民更加注重公开发表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及思想,用户产生内容(UGC)已经成为网络社区核心资源。
在使用过社交网站(SNS)的网民中,有77.3%的网民每周至少登陆一次SNS网站。其中,每周登陆1-2次的网民最多,占37.4%。其次是每周登陆7次以上的网民也占到网民总数的26.4%,此数据反映出SNS是一种互动性较强、粘性较高的新形态网络社区服务。
(七)研究方法
问卷星、问道等几家在线调查公司已对校内网进行了使用度的研究,校内网络的使用与个人社会支持度的研究尚未发现。本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结合进行,在问道网上设计问卷,对校内的一般使用者进行网上随机问卷调查,匿名填答,回收问卷后进行个案分析,对校内比较突出的使用者进行深入访谈。问卷的题目由校内网的使用行为和社会支持程度的测量两部分组成,校内使用行为的每道问题都有测试目的,多个题目一组形成因子进行分析,对其进行频数分析。题目初步设计:校内使用测试20道题目,社会支持程度量表10道题目,采用肖水源1986年设计了的《社会支持评量表》(SSRS)(考虑到该量表部分题目已经不符合现实,进行部分改编,尽量符合原貌)。抽取的样本以随机为主,但考虑到样本的易得性和方便性,主要问道上随机用户的问卷填写为主。社会支持程度在各学校之间差别不大,本研究仅是小范围的探索性研究,有学术参考价值。对于样本的筛选和抽取采用随机发送,对其有效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和统合。
张珈毓同学于2009年4月12日发起的“校内是种毒!以下行为你有3种以上,说明你该试着戒一戒了” 一贴对于校内的基本使用有代表作用,已有7800人参与了投票,对校内的使用做了描述、发起投票。投票结果如下:
从投票中可见,选项最多的是校内的小游戏应用,校内也已经成为了用户的登陆首选,调查样本是否真的如这个投票所描述的,变成一种使用习惯,有待于在本次调查中验证,校内网上的社交应用能否成为用户当下的现实交际的延伸有待证实,本调查着重分析用户的分享、评论、功能使用、好友间的互动、游戏应用等使用行为。鉴于本次投票仅在校内网中实施,不能代表全体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也不能将这一投票结果推广至全体网民,但是此次投票仍有借鉴意义,对于本次研究的题目设置和理论推导有启发意义。
三、研究设计:对校内用户的使用行为和社会支持程度的网络调查
本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采用立意抽样,在问道网上发放问卷,在线填答问卷从2009年5月14日开始,至5月17日止。网络调查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反馈及时方便,便于资料的整理和使用,缺点在于问卷回收率低,鉴于本次调查的时间短,回收问卷数量较少。本问卷地址 http://www.askform.cn/34189-44169.aspx
本调查共收到问卷83分,访问量920。
回收问卷的样本涉及16个省市地区,其中北京和山东省较多,未知地区涉及18个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非概率抽样,故不能根据调查结果对整体进行推断,只能进行群体间的比较分析。
(一)、问卷分析
1、问卷设计
网络问卷不宜过长、过于复杂,本调查中涉及校内使用情况的题目有21个,能够全面考察用户的使用情况,其中有五个题目专门涉及在校内网上得到的精神支持和人际关系延伸,21—30题为社会支持程度量表,目的是分析校内使用行为较为积极的用户的社会支持程度,
2、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所有使用互联网的用户,为避免不同地域、不用性质专业教育背景造成的文化差异,选取问道网为平台,以注册问道网或者获悉这一调查信息的用户为实验对象,在线填答,这样避免了仅选择校内用户得出的结果不能推至全体的缺陷,也可从这种随机的方式,来实际检验用户在虚拟社区中的使用行为。
(二)研究结果分析
分析:有75.9%的样本打开网页后,校内网居于前三个被登录的网站,其中有28.9%的样本会在一打开网页就登陆校内网。有超过一半的样本,把登陆校内的个人主页放在前两个最先打开的主页。
这说明,校内的设置、功能和应用,已经让群体建立了比较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同于电子邮箱和IM即时通讯工具,登陆在虚拟社区中的另一个“家”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生存方式,彼此之间的联系也已经延伸到线上,也证实了前文所涉及的校内网集合了邮箱、即时通讯、游戏竞技、生活服务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基本满足学生群体的需求,使他们在上网的同时,建立与他人的联结,使自己感到“安全”。
第14题. 单选:您认为您是一个_____的人
分析:仅有3.6%的样本在校内的特别好友中全是在网络中认识的朋友;有88%的样本在校内的特别好友中,大部分甚至全部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好友。这不仅有别于一般的网络交友,校内的实名制将学生群体的联结建立在与一般现实社会中交友较一致的前提下。校内是现实交友的延伸,还原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保持同朋友联系的有效手段,校内更多的是现实的反映,而不同于虚拟网络中结识网友的关系。
第3题. 单选: 是否会关注好友的签名变更,并把签名变更作为日后聊天的话题?
分析:本题目设计时考虑到好友分享中具有评论功能,设置此题,目的是考察样本是否已经熟识社交网站提供的情境支持。社交网站为网民代理进行线上社交活动提供了可能性框架,但网民社交行为的具体内容、内容制造、社交信息本身的决定权仍在网民,网民利用用户间创造的微内容共享和继续再创造,校内为用户提供了交往的可能性。
有19.3%的人选择会使用好友分享功能或评论;超过半数的人,使用过分享和评论。分享功能是重要的联结纽带,校内网聚集了很多兴趣爱好相同或相似的人群,利用分享功能,用户可以在自身关注的领域中结识更多具有相同兴趣的人,这种分享类似于豆瓣网,点评网等,用户创造和使用价值,并将价值继续开发和延伸。
第5题. 单选:签名是否已经成为我目前状态的及时体现?
分析:从上图看出,样本对于签名的体验较少,或者说,签名功能未作为校内网的一种比较常见和基本的应用。尽管从第三题中得出,样本对于好友的签名关注度较高,但是自身对签名的使用有待提高。签名功能可以成为维系线上线下的纽带,只有用更加精简和实用的功能才能为用户接受。在设置页面进行内容创造时,通过选择校内提供的项目,“多数情况下都是选择那些已经被朋友们使用过的项目、选择表达模式——他们认为朋友们愿意接受并加入的话语内容,会跟其他人有着关联——通常会受到那些已经用过的朋友的帮助。”
签名功能的缺陷是:不能将签名进行分享内容分级限制,设置的签名为所有人可见,不能保护用户的隐私,考虑到个体的信息安全,很多用户不屑于将自己的状态频繁更改。校内网的日志有几项分级,可以选择“所有人可见”、“好友可见”、“加密访问”、“同城同校同公司的人”或仅“自己可见”。设置考虑到日志的私密性,非常必要,签名功能也应该借鉴这一用法,将签名变更确切的传达给想要传播传达到的人群,进行隐私限制。
第6题. 单选:是否喜欢将自己生活中的事情用文字或者照片记录下来传到校内?
分析:校内的游戏应用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竞争性,通常是好友推荐后加入,跟同伴一起玩,在游戏过程中,享受很大的乐趣,并将游戏排名,在竞技中,使更多的用户加入到这个游戏中。例如:开心农场、踢屁屁等游戏应用,强调在游戏中联结朋友,推荐好友与好友一起加入到游戏中。游戏时间长短和游戏的升级有直接关系,使用户粘性很大,应用将用户推力变成拉力。很多应用对于用户来说,一开始很有吸引力,但是时间长了就不会再关注了,这不仅与小游戏的特质有关,更多的是第三方的开发力度还有待加强。
第10题. 单选:分享一栏是否成为平时最喜欢逛得地方?
分析:分享、签名、投票功能的应用仍然有待推广,用户使用不太积极,更多人仅是作为帖子对分享的内容进行浏览,投票仅是参与,没有主动发起过投票的人占了69.9%,日志与QQ空间、博客的重合度低,没有进行深度体验,原因是“校内通”比QQ、MSN使用度低有一定联系。
第13题. 单选:您认为您从校内网上得到的精神支持多吗?
分析:超过半数(51.8%)的人认为从校内得到了精神支持,但对于校内提供的精神支持仍然具有戒备心理,有接近一半的人认为在现实中得到的帮助更为直接,校内仅是一种辅助,不能直接替代现实中带给个体的体验。
分析:本研究试图分析用户的校内使用习惯和个人社会支持程度的关系。一般认为,社会支持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为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后者是指稳定的婚姻(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或不稳定的社会联系如非正式团体、暂时性的社会交际等的大小和可获得程度,这类支持独立于个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实现。另一类是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最后,社会支持的研究还包括个体对支持的利用情况。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差异,有些人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并且,人与人的支持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人在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获得别人的支持打下了基础。
由上图的spss分析结果表明,校内使用情况与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均无明显相关性。
四、结果讨论和结论:
1.本次调查问卷的计分不严谨,部分题目之间的分值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客观的用量表进行测量。
2.校内使用行为的题目设置叙述较主观,不能用计分程序科学测量。
3.校内网是现实交友和网络虚拟交友的联结,具有现实交友和虚拟交友的共同特征,性格外向,社会支持程度较好的个体可以通过校内巩固关系、维持个人的良好形象,强化个人在实际生活中已确立的形象;性格保守或内向的人,可以使用校内网进行自我重塑和自我建构,将校内网作为弥补个人现实生活中社会支持缺乏的延伸,所以在相关性上变现不出明显差异。但这一结果更加证明了校内网是不同于普通线上交友的工具,不同于IM即时通讯工具、博客的一种应用,具有现实社会交友的某些特点,比互联网交友关系更加紧密,得到的支持更加直接,关系更加稳固。
4.校内网用户的活跃程度应该编制更加客观的量表,在分数统计中更加严谨,具有可操作性,在本问卷中,作为分析对象,未进行信度效度的测量。
5.校内用户尽管对校内的基本应用有所了解,有部分积极用户使用较为频繁,但大部分用户对校内的使用仅仅停留在注册用户名,但长期没有利用校内进行朋友联系和个人情感分享和体验,好友应用和游戏的体验较难长时间的维持。
6.“实名制”使用户的网络风险有所降低,但因有些功能设置的不全面,导致用户有担心隐私泄露和承担不必要的网络风险。
7.校内好友与现实中的好友有很大比例的重合,证明校内网确实是现实的延伸,现实中的 社会支持是其关系的基础和支撑。
8.校内网目前的发展战略是像白领进军,打破仅依靠同学和圈子的维系,想更大领域的延伸,很多新的理论仍待证实,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不能仅依靠规模的扩大来获得更加良好的收益,而是考虑在稳固老用户——学生群体上,多下功夫。对于运营商来说,获得一个新用户的成本将是留住一个老用户成本的七倍。上班族已经由开心网获得了较为稳定的联结和用户群体,校内当下是考虑在学生群体上下功夫,把这种关系做足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