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挑战 (一)

亦冲亦潜,顺势随缘。潜水有潜水的理由,冲浪有冲浪的原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
终于到了盼望已久的长周末,于是再请假一天,和老大一起去游那心仪已久的公园。跋涉千里之后,我们开车在公园里驱驰。路边窗外都是美景,且不说那蓝天白云、山川河流、溪谷瀑布、树木花草和大小动物样样都赏心悦目,就连人看上去也更可爱一些了。

不满足于走马观花,老大和我就尽量找一些略具挑战性的步行小道,停下车,远离公路,走出人群,去亲近自然。偏偏这公园又极大,我们又哪里都舍不得放下,到处奔波,这区区几天,再怎么赶也只能是浮光掠影地走一遭而已。要细细品味,看来又只能等到下一次了。可是,这人生到底有几个下一次呢?真正有点把握的,或许还是现在吧。

一天,我们先后走了几个小道,其中一个还颇为陡峭。等到晚上回到住的地方,两个人就难免夸张地大呼小叫“累死了”,挣扎着去洗漱准备休息。在老大洗澡的时候,我开了电视,想看看那喧闹繁华的世界,在那遥远的地方又热闹些什么呢。

不经意地换到一个台,正在开始播一个纪录片,讲的是徒步行走“太平洋山峰小道”(Pacific Crest Trail)的人们的故事。这太平洋山峰小道南起美国-墨西哥边界,沿着内华达山脉(Sierra Nevada)和喀斯喀特山脉(Cascade Range),大致平行于美国西部的太平洋海岸,纵贯加州、俄勒冈、华盛顿州,向北一直去到美国-加拿大边境,全长4260公里(2650英里),海拔最高达4009米(13153英尺)。虽然是如此的山高路险,每年仍然有几百人试图徒步行走全程。每年春天,背包客们会在离墨西哥边界不远的一个地方露天聚会,互相交流,也互相鼓励,几天后就开始长达半年的徒步生涯。每个人的背景不同,条件不同,策略不同,于是结果也不同;相同的,是每个人都有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我的挑战。

最感动我的,是一个年轻人,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曾经年轻的人。他先后三次徒步走太平洋山峰小道。第一次,因为经验和准备不足,失败了。卧薪尝胆几年以后,他卷土重来,一路风餐露宿,眼看胜利在望,离加拿大边境只有不到一天的距离,却沮丧地发现,这最后一段小道因为山林大火关闭了。如果是我的话,我不知道会如何面对这样随意而无情的打击。我会一蹶不振吗?或许不会。不过,我多半会引用“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以为安慰而不再去尝试。但是,这个年轻人没有放弃。又过了几年,他再一次从墨西哥边境出发,一步一步地走到了那最后一段小道。在那个曾经贴有关闭小道的粉红色通知的布告栏上,又有一张新的粉红色的通知。难道悲剧会重演吗?他的心剧烈的跳了起来。慢慢地走过去一看,幸好,这次只是一个善意的警告提醒而已。等到他走到终点的时候,他忍不住泪流满面;我的心里,也充满了感动。

老大洗完澡出来,和我一起看,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我独自看完了纪录片,关了电视和灯,心却依旧在那陡峭而孤独的小道上徘徊。半年的时间,是多么大的投入;而那份挑战,又是多么的沉甸甸。回想自己的经历,其实,有的投入远远不止半年,有的挑战,或许也勉强可以和这太平洋山峰小道相比。只是,这些背包客们,是主动地选择了这挑战和投入,乐此不疲;而我,却只是无意中误入了困境,被逼到了悬崖才爆发出最后的努力。其中的差距,真是不知道怎么计算啊。或者,我也应该去主动选择和面对属于我的挑战?应该是什么样的挑战呢?这样想着,白天走的几个小道起了作用,把我也拉进了甜甜的梦乡。

2010.8.6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