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阳的前两天到了蓝田县的辋川,在大山里找茱萸。找了两天都没找着。问了许多当地人。他们都茫然地摇头说没听过。提了一串茱萸的别名和土名字。当地人也说不晓得。没辙了。到处找中药铺子。他们准知道茱萸的别名山茱萸,和枣皮。他们准知道该到哪里找茱萸。可是,我连一个药铺子也没找着。
在终南山脚下巧遇西安硕彦孟老师。承蒙赐告陕西佛坪有万亩的山茱萸种植基地。洋县华阳镇也有大面积种植。在那里,它是农民曾收致富的重要来源。近处的山茱萸林,可到沣峪口里的小坝沟里观赏。在从子午峪登小五台的路上,遇有两户人家处就种有一片山茱萸。他们把它叫枣皮或药树。
我沿着当年从秦岭之南运荔枝到长安给杨贵妃的蜀道 - 子午道,向两旁的峭壁和山谷搜寻了好几小时。因为错过了孟老师指点的岔路,又没找着茱萸。
次日,我依照孟老师的指点,到紫阁峪找茱萸。这一条蜀道,是唐代著名的"终南捷径"。有学问的人来此终南山里隐退。朝廷来此招贤。既然这里成了朝廷纳贤的重点,一些想当官的人也来此地装着是隐士。终南山的这里就成了当官的捷径了。我到此处的时间晚了一千三百年,再加上只在此地蜀道走了五小时,没遇到招贤的。依旧布衣。别说没当成官,连个派出所警察都没干上。所幸者,在高山上找到了唐朝士人在重九登高时,採来佩在身上避邪的茱萸了。
整个紫阁峪就我一个游客。心里念著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近四十年前,父亲想念在美国求学的我,给我的信上常写的句子。原句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山东"其实是华山之东,王维的老家"山西"。
进紫阁峪寻找茱萸的时后,我一路踏着王维,李白、杜甫、韦应物、岑参、贾岛、张籍、白居易的足迹。我觉得这些古人就在附近看着我。
身上插着茱萸出紫阁峪的时后,我觉得跟已逝多年的父亲更加地亲近了。但是,现在身插茱萸的只有我一人了。
苍天曷有极啊! 苍天曷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