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有机会参观了徽州的徽派建筑。
宏村
古人的读书屋,学子要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苦。门都做成冰凌的样子(那时没玻璃),以激励学子苦读。这是文化中植入骨髓的东西。
这是书房对面的门,金榜题名时就可享有荣华富贵。
祠堂里的字匾,说是朱熹的墨迹。看字的最上端,像不像古代女子的面庞侧影。
~~~~~~~~~~~~~~~~~~~~~~~~~~~~~~~~~~~~~~~~~~~~~
虽然还没去过印度,但这次去世博,趁晚上人少时,没排队进了印度馆。里面的透明投影银幕还很新奇的,好像光束影像, 360 度可以观看,穿越几千年的古印度文明到现代。可惜没拍到照片。
印度馆夜景
印度精英
舞蹈造型
家居摆设
(以下从世博网摘录)
上海世博会印度馆是一种“看似不可能”的建筑,它不仅有一个巨大的赤红色中央穹顶,造型类似著名的泰姬陵,还将是一个集多元宗教特色于一身的建筑。
印度馆的建筑灵感来自位于艾哈迈达巴德的Siddi Syed寺,集多元宗教特色于一身。即便在印度国内,这样的建筑也并不多见。
在独特的外表里,印度馆的主题“城市与和谐”通过由古至今的印度城市时空之旅,得以生动演绎。参观者通过“时空隧道”,先历经公元前3000-前2000年莫汉佐达罗和哈莱潘的古印度时期,再穿越中世纪印度,直至现代印度。
通过展馆陈列,中世纪时期的Mohallahs城市生活形态也被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在那个时代,人们从属于特定的同业工会进行生产和贸易,各个领域密切相连,和谐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