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

一无所长,唯余文墨,一息尚存,笔耕不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十几年前,我回国探亲,偶尔到潘家园古玩市场闲逛。那天,人不多,各个摊位、店铺,门可罗雀。我走马观花,眼中多为现代仿品,颇为扫兴。一家小铺老板,四十多岁,抄手坐在门口发呆。见我走来,立即站起,热情邀请进去参观,买不买不要紧,给我增加点儿人气。说得我不好意思,只好客随主便。他喋喋不休地介绍着他的存货,瓷器、玉器、木雕、杂器等等。我看见一个角落里摆着几面铜镜,其中品相较好的两面,一为黑漆古的柿蒂纹镜,缺点是太小,没有铭文。另一面小菜碟大小,俗称规矩镜,半球钮,镜面被绿锈浸出一片翠色,仿佛玉的质感;镜背有六博和羽人神兽等纹饰,最吸引我的是一圈铭文,“保八子九孙昌中央”。纹饰和字迹都十分清晰,基本完好,算是不错的东汉旧物。拿在手里,由铭文想到儿子,长在国外,接受西方文化熏陶,不像我们这辈难忘故土,常冒举杯邀明月的傻气,应该给他一个能够长久保存的中国东西作纪念,最好做传家之用,让后代们染上一点传统文化色彩。好东西买不起,铜镜正符合要求。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店家看我一副落魄下岗工人模样,活得不易,一跺脚,一咬牙,只当扶贫了,一千元人民币成交。我不认为这个价钱便宜,也不认为太贵。就文物的不可复制性来说,它是无价的。只要我能承受,多少钱都合理。

 

        我故作神秘地想给儿子一个惊喜,特别郑重地说送他一件珍贵礼物,没想到他瞥了一眼就没兴趣了。黑不溜秋,脏了巴叽,什么玩意!我不甘心,用夸张的语调详细讲解纹饰与文字的意义,启发他想象两千年前一位貌似貂蝉的美女拿着它,对镜梳妆整容,说不定就是貂蝉本人的日常用品,这铜镜窥探过她的花容月貌,八成刘关张三人车轮战都奈何不了的吕布也在这上面露过几次脸。以后遗落民间,不知又鉴映过多少美眉帅哥,如今传到你手里,这是多大的缘分!是的,它可能照过鸡皮老媪,但是你别光想着是照老太太的家伙饰儿。老太太那也是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绝非刘姥姥!要不你就当它是照妖镜吧,观音菩萨铸的,孙悟空玩过,无数妖怪在它面前现了原形,多神奇啊!我口干舌燥换来一句干巴巴的“知道了”,那不经意的口气像极了朱元璋听完手下臣工汇报后的御批。我算知道什么是对牛弹琴了,太不给面子啦!转念一想又暗自窃喜,幸亏没有全不识相,一顺嘴把古人说的以人为镜、以史为镜等陈糠烂谷子吐出来,那非得惹得儿子老人家彻底烦透了。

 

        铜镜到我家已有十几年,儿子一次也没再看过。倒是我翻出来两次,擦拭了一回,正反端详过半天。八子我是没有啦,九孙看来也别想,唯一的儿子似乎并不在意把它作为传家物件,实在有点辜负当初买它的心意。不过我也不全是失望,从儿子对铜镜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毫无当今一些人的贪婪心理,从没有问过铜镜价值多少,未来行情走向。他不是不知道国内的收藏热,但是并不以为然。这一代人自有独特的文化趣味,价值观念,我们强加灌输老套子,效果不佳不说,很可能还适得其反,引起厌恶情绪。于是我只好听任铜镜藏于匣中,也许有一天有个后辈会多看两眼。或者孙辈中有个女孩,把它用作“过家家”的道具,玩着“对镜贴花黄” 游戏。真能这样,铜镜也算“得其所矣”。

 

        有时,我真有点犯糊涂,这到底是为儿子买的,还是给我自己玩的?

大坐家 发表评论于
谢谢,问好!
和平鸽 发表评论于
我最爱读你以物抒情的文章,淡淡无华,回味无常。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