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助人为乐”的思考

本人天生一副热心肠,而且心灵手巧,乐观开朗,常于助人。对方呢,多是些普通的相识,或者根本就不相识,突然发生的事情,更无从了解对方。也正因为如此,才不断结识新朋友。但是鱼龙混杂,其中也难免混有一些,善于,长于“利用别人”的世俗小人。

推断他们的感觉,或许是:既然属于“免费的午餐”,那末,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傻瓜才不吃!于是实施“掠夺式开发”,当然是多多宜善了。每次事先事后,对方口头上难免是千恩万谢的,——这是起码的“文明表现”吗,但他们心中大概却在窃笑:这个愚兄憨弟,算是让我撞上了,千万抓紧,别让他跑了。于是得寸进尺水涨船高,实施“求人求到底,用人用到尽”的为人原则,完全靠在你的身上,并且不断地挑战底线,直到把你逼得不得不说“NO”,

于是朋友反目。从此断交。这当然是你的错了,因为是你在“退步”吗。虽然实际上,自己因此少了一个负担,但是心中难免觉得不是滋味。为什么?需要反省:自己既非圣人,也非教徒,不过是个好心人,热心人而已,助人不仅“为乐”,同时也希望别人心存感激——还是自己的错,自己内心的功力不够,心存杂念吗。

 

大大小小的事情做多了,难免经历一些创伤,慢慢地悟出一些门道。总结出自己的助人原则。此乃人生秘笺,本不该公诸于世,但今天兴致,随便谈谈:

 

当今世上,除了肝胆相照,两肋插刀的挚友,红尘中人,粗分,大概不过三类:

A肯于主动帮人,经常热心助人的一群,一般较为自信,善良,阳光,且热情开朗;

B,经常靠别人帮助者,因为自以为是弱者,因此极少帮助别人。想都不会去想。

C,信奉“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顶上霜”的一族。说白点,就是较自私的一群。

很荣幸,我是属于A类,上天给了我能力和一副好心肠。感谢上帝。

但是助人也要有原则:

1。帮人应在急难处。如浪费自己的善心,时间和精力,去助长他人的懒惰,投机利用心理。

那就是自己的错。不能慧眼识人,不懂“当断则断”。难免日后“必受其乱”你怪谁!

2。力求雪中送炭,避免锦上添花。

3,力求‘曲突蓰薪’之举,力避‘焦头烂额’之灾。

4,助人以“渔”远胜于助人以“鱼”;

5,也要留点心眼,减少被“小人”利用的次数。

 

判定,识别的标准:

1,  是否急难之事。如果实属:原本可以自己动手解决,所以要开口求人,只是为了自己省事,

省力,省钱,甚至实质内心深处,是在想方设法利用别人“捡便宜”,获取他人的免费劳动.

2。同样的‘急难之事’经常反复发生。几经多次求助,却不思亡羊补牢,不想设法积极防范。

3,不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是轻易开口,反复请求麻烦别人,成为习惯者。

 

善意提醒:不要心存侥幸,认为感情投资,贵在长线。有招一日,万一自己有困难,需要求到他,他会像你当初你帮他一样帮你。如果这样想,那你很可能会失望。因为这完全于对方,看他是属于哪种人。事先很难看清楚。

进一步思考:

常听人说;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实际就是为自己。不必为自己脸上贴金,骗不了人。

虽然表面上是,自觉,主动,热心地帮助他人,但内心潜在的目的仍是为自己,如:投资名利,或是投机攀附等。常言说得好:穷在闹事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市俗常态是也,不足为奇。

杯水之恩涌泉相报?文学语言,极尽夸张,说说而已,原本就也不可能真做。

善有善报?轮廽转世?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好人有好报?有些道理。常理而言,好心对人,热心助人,至少可以换回些笑脸。

自觉,主动?热心助人,为乐?解难。

 

从付出方考虑:

!,出发点:善心,爱心,同情心,或出于宗教信仰;

2,努力的程度:持续的时间,付出的体力,智力,等。

3,帮助的形式:爱心,语言,体力,实物,金钱:

 

从受益方考察:

受益人性质:

1,  好人,坏人,

2,境况:紧急的,严重的,或普通的,细小的,经常性的;

3,受益的大小,多少,轻或重;

 

从受益的范围考察:个人,群体,社区,大众,国家,人类,万物,地球。

 

施方与受方的关系:夫妻,家人,朋友,泛泛之交,相识者{同事,同学,邻居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