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电话给父母问安,随口说道自己这段时间在博客上打发时间。干了一辈子文字工作的老爸马上说:“你把写的东西传到我这儿,我看一看。”
我一激灵,额上马上微汗,缴械求饶:“老爸,我写的,都很小资,就不让您堵心了。”然后赶紧转移话题:“您的博客怎样了?”
老爸说:“能怎样?前一阵子写的文章给封了。”
我太知道忧国忧民的老爸会写些什么敏感文章了,就劝道:“老爸,搞个网站也不容易。您那些政论文章,搞不好会让人家网站被封。您有高见没什么,可别砸人饭碗。”
老爸说:“写些歌功颂德的文章有什么劲儿。要能够推动历史。”
我马上说:“老爸,推动历史的可是老百姓,不是清流之类的文人。”
然后我们父女默契地止住了这个话题。
我虽然从小喜欢文科,但是父母不觉得我的风花雪月会有什么发展,便做主决定了我的大学专业。从那时起,主业就不再是文科的我,开始学自己全无了解,也无激情的东西,并且一直走了下去。但是脱离了文科后,从不是文科专业的角度再看文科,就别有一番风景。
学问这东西许多地方是触类旁通的。比如历史说,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人民大众书写历史;哲学说,一本书,重要的不是那些惊人警句,而是组成这部书的千言万句:经济学上说,衡量一个国家的富裕与否,要看人口中绝大多数人的平均生活水平, 而不是两极:数学上有高斯曲线来解释同样的现象,等等。
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例如一桩婚姻,不是以浓情蜜意或者破裂边缘的时期来衡量整个婚期的质量,而是应该看那么多平淡日子里两个人的相知和相倚;职场生涯里一般是高高低低地起伏。而一个人在行业里的贡献和发展也是要看岁月里的一点一滴积累;孝顺,不是看身后的葬仪排场,而是看日常对老人细水长流似的关心和照顾; 不管怀抱初生的婴儿, 父母如何欣喜, 仿佛抱着沉甸甸的幸福, 真正重要的是以后的经年累月里抚养孩子中的数不完的零零碎碎。大喜大悲的,可以大书特书的,不是生活的主旋律,只是其中辉煌的乐章。
以不是文科的思维看人情世故,就会心平气和地接受一种更加务实的生活态度。不去巴望奇迹,也不欣赏极端。似水流年里从容不迫地一步步地向前走。
谁推动了历史?平民。谁推动了生活?平淡的日子。就是这样。
p.s. 当年老爸觉得我的才智有限,文字不能够脱离小儿女的情态,不让我学文。N年后,我这个不才的女儿只能做到在博客里写写散乱的随感,不敢让他看见。但我感激他没有让我学文。让我有贴近现实的生活。我喜欢脚在大地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