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 对误解形成的一点心得

正直、善良、宽厚、心存感激、珍重友谊。嗯,还有,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海盗 ...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记得刚到“百年老店”不久时,有一次正与杰森谈事。行政的艾瑞丝进来递给杰森一个包裹,杰森说了谢谢后,面无表情的艾瑞丝用一种冷冷的口气问杰森,“这是你私人的吗?”杰森说,“是的。”我对艾瑞丝那么问有点反感,感到艾瑞丝好像在提醒杰森不要把私人的东西寄到公司。私人的又怎样?难道公司小气到这点方便都不能提供么?另外,东西寄到家里,要是没人,还得上班时间去取,最后还是公司受损。当时我没有吱声,究竟不是我的包裹。

艾瑞丝走后,我问杰森,“艾瑞丝为什么问你这是不是你私人的包裹,她在乎吗?”我没提及艾瑞丝的冷淡。杰森不经意道,“行政负责登记公物,所以问一下。”

原来如此。艾瑞丝并不是在乎这是不是私人包裹,她只是确认一下以免弄错了。我心里的反应显然是错的,好在我干什么都慢半拍,没有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从侧面了解了一下,事情也就清楚了。以后,我遇到行政的人问类似的问题,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另外来久了,也就逐渐了解到艾瑞丝就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对谁都是这样。

有时事情就是,“I know you think you understood what I said, but what you heard was not what I meant.”当面对不确定的挑战,“毋忧拂意、毋惮初难”的意识,总是很有帮助。

林卡 发表评论于
认识到这一点,需要经历。经历过各种原先想象不到的情况,才会在心里对一件事的推测有所保留,才会变得比较“老成”。多问多交流,大概是消除误会的最佳方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