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试飞员、总参陆航部试飞大队大队长宋义。
徐勇凌翱翔蓝天的照片。
图为试飞员张景亭(前)、杨耀坐在L-15高级教练机中挥手。
中评社北京5月1日电/北京晚报报道,如今的飞机越来越安全,速度越来越快,构造也越来越复杂。每一架新型号的飞机在投入使用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测试。正在服军役或者受雇于飞机制造厂的试飞员们,要驾驶着新开发的飞机进行各种飞行测试,以确保它们的安全使用。
血压瞬间由高到低
美国空军试飞员布莱恩.额尼斯上尉说:“50年前的飞行员跟今天的飞行员有很多共同点,尤其是在试飞方面,我们总要在飞机正式投入使用前发现新的问题,或者测试新功能。”
为了测试这些最新型的飞机,飞行员必须首先克服重力的影响,因为在高速飞行时,强烈的重力会拖拽着它,导致事故的发生。
布莱恩.额尼斯上尉说:“如果我以重力的5倍力量提升,每件东西的重量都变成实际重量的5倍。情况会怎么样呢?血压、骨骼、肌肉,都会受到影响。如果没准备好的话,血压会从最高点降到最低点,这时你就会头晕,两眼发黑,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了。”
气囊充胀血往上涌
重力防护服是一种可充气的袋子,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重力的作用。气囊充起来后,对大腿会形成一种压力,促使血液向上涌。试飞员们每几个月就要重新调试一下,看看试飞员是否过量饮食,防护服它是否还合适。
飞行员在空中与膨胀压力和重力作斗争时,地面上的测试工程师要密切注视空中,以防危险的发生。 控制室是保持低风险和保证安全的最关键部门,如果发现飞机在向极限靠近或者已经达到极限,控制室的任务就是发出终止测试的口令。
起飞之时最为可怕
对试飞员来说,危险时刻存在。测试最可怕的阶段是飞机刚起飞时,飞行员要故意放弃对飞机的控制,然后再恢复对它的控制。
布莱恩.额尼斯上尉说:那种感觉就是失控,飞机自动地巡航飞行,你可以随意移动这些控制棒,可以四处张望。但是,飞机却按照自己的意愿飞行。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有时候飞机会径直往下落。我的大脑总有一个声音在问,如果恢复不了控制该怎么办?当然,飞行试验当中最刺激的就是它的未知性,即使风险降低到最小,仍然有不确定因素,否则就不用进行测试了。
讲述
中国歼-10首席试飞员
工作就像在刀锋上跳舞
首次试飞心跳过速
他是全空军中挑选的歼-10“五人首席试飞员”之一,他总共驾驶歼-10飞了1000多架次,提出1000多处细节改进。这个人就是雷强。歼-10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直到1998年3月23日才成功完成首飞,期间经历了10年试飞考验。雷强回忆说,首飞当日天气并不理想,能见度勉强达到5公里,由于紧张而满脸通红的他看起来像喝醉了酒,脉搏更是跳到了152次。当雷强深吸一口气走进机舱启动发动机以后,心里就完全平静了。17分钟后,飞机安全着陆,首飞成功的雷强说了一句话:“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战斗机。”
命运如同走钢丝
提起试飞员和飞行员的区别,雷强说:“当我在部队还是一名飞行员的时候,一旦在空中遇到特殊情况,我只需要按照手册的规定进行处理,但是手册上的规定是试飞员用血的教训换来的。而作为一名试飞员,面对的通常是一架全新战机,我的工作就是探索战机的性能,并帮助设计者完善战机。”
在不少人眼中,试飞员是离天空最近的人,也是离死亡最近的人,因为每一次试飞都是“刀锋上的舞蹈”,他们的命运就像走钢丝般惊险。
零伤亡奇迹中国造
目前,全球唯一现役的第四代战机(按俄罗斯划代为第五代)F22,在试飞阶段就有两名试飞员丧生。在第三代战机的研制中,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战机均出现过多次坠机事故,而中国的歼-10在试飞中实现了“零伤亡”,创造了试飞史上的一个奇迹。
试飞千次改进千处
与老一代试飞员不同的是,雷强从飞机设计之初就开始介入,全程参与,共为歼-10提出1000多处细节改进。他也是飞机的“设计师”。“在试飞歼-10之前,我只要坐上飞机总有认识的东西,但是首次面对歼-10时,我完全傻眼了,60%以上基本都不认识。”雷强说,通过一次次试验,他不但熟悉了歼-10,还“帮助”歼-10一步步走向完善。
为了驾驭好歼-10飞机,雷强坚持记录飞行心得。无论多忙,他都坚持学习英语,现在与外国试飞员交流时已没有语言障碍。面对被称为“死亡禁地”的三角翼飞机失速尾旋这一特大风险试飞科目,雷强也毅然选择挑战。在俄罗斯培训时,他被称赞是“世界级的优秀试飞员”。他总共驾驶歼-10飞了1000多架次,整个歼-10的试飞员队伍,大约只有10多个人达到这个水平。
歼-10翻转灵敏异常
对于歼-10的作战性能,雷强说,他第一次首飞做滚转时吓了一跳,飞机竟然如此敏感、敏捷,那是二代机做不到的。此外,歼-10可在80公里范围内发射导弹,作战半径超过1600公里,如果空中加油,还能够翻倍。雷强说,装备歼-10以后,我国的战斗机就可以有效地夺取制空权,同时实现对地精确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