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是一种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特征是肠道壁无器质性病变,但整个肠道对刺激的生理反应有过度或反常现象。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有时粪中带有大量粘液。
IBS是适应精神紧张和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肠功能障碍的肠运动性疾病,常有痢疾感染史,检查无器质性疾患,临床表现为腹痛、胀痛、腹泻、便秘交替。因此,患者的发病多以精神因素为背景,心理因素在本征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作用。
除外器质性病变,IBS尚有以下特点:①腹痛通过排便减轻;②每年至少发生6次以上;③如果出现上述腹痛至少持续3周;④排除无痛性腹泻;⑤排除无痛性便秘。即IBS为肠管机能亢进性疾病,并伴有腹泻和排便异常。病理包括:㈠肠道动力学改变,㈡肠道分泌和吸收功能改变,㈢免疫功能改变,㈣激素水平影响。
IB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多,女性在20岁和50岁左右呈现高峰,男性在30岁呈现高峰,女性多于男性,约占3/4。本征属中医学泄泻、腹痛、便秘范畴。
病因
㈠精神因素:IBS患者症状的发作与加剧与情绪紧张密切相关。如严重的焦虑、抑郁、紧张、激动和恐惧等因素影响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引起结肠运动与分泌功能障碍。国内等报告IBS因情绪紧张等因素诱发的占45%,国外有人报告高达80%。
1.儿童时期有胃肠失调常延续到成年发生IBS。追踪儿童反复腹痛者6~8年后1/3发生IBS,1/3仍具多种功能性胃肠症状,1/3无症状。腹泻型IBS患者80%仍具有儿童期的胃一结肠反射过敏。
2.IBS患者中,具急性菌痢史者较多,通过粪便反复病原检查,不能证实为慢性菌痢,而被认为系痢疾后结肠功能失调,此常以“痕迹反应”解释。
3.所谓“旅行性腹泻”患者中,虽部分由于感染因素所致,但多次因旅行而致泻者,多属IBS,系由于旅行中情绪因素、生活及饮食改变所致的肠道功能失调。
㈡饮食因素:饮食不当或饮食习惯的改变可诱发本征,如过食生冷、嗜食辛辣、香燥之品等;脂类食物对结肠运动功能影响较大;高蛋白饮食常可导致腹泻;进食纤维过多的食物可引起功能紊乱,
㈢感染因素:本征者不属于感染性疾病,但在肠道感染之后,易诱发结肠功能紊乱。如微生物或寄生虫所致感染性肠道炎症,也能改变结肠的反应性,诱发或加重IBS,尤其是在患痢疾之后,本征的发病率可增高。
㈣肠道菌群失调:正常人肠道以厌氧菌为主,需氧菌以肠杆菌占优势。改变饮食种类或过量食某种食物后肠道菌群比例失调;长期口服抗生素药物者,粪便中革兰氏阴性菌减少;IBS患者粪便中需氧菌明显高于正常。
㈤遗传因素:很多患者从童年开始即有本下,有的患者从青春期开始亦有本征,并有家族史,在同一家庭或家族中,可有多人患IBS疾病。因此,本征可能与遗传有关。
㈥其他因素:某些疾病的影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类癌、糖尿病、肝胆系统疾病等,亦可引起IBS;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常可作与IBS同时存在;另外,常服泻药、灌肠及其他生物、理化因素,如妇女月经期等,也常可诱发IBS。
以上出自: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lujie_156422878.htm
避免食物:
* 奶制品。牛奶和奶制品中天然含有乳糖,而有些IBS患者也是乳糖不耐受者。(酸奶和硬奶酪似乎不会导致任何症状,因为他们的菌含量在大部分乳糖消化之前就将其转化为乳酸了)。要知道自己是不是乳糖不耐受者,让医生做个简单的呼吸试验就查出来了。
* 脂肪。身体不宜消化。
* 柑橘类水果。在所有的水果中,柑橘类水果(如桔子和红橘)似乎是最常见的疾病诱因。
* 产气食物。如:洋葱,豆类,椰菜,卷心菜,红椒,青椒和碳酸饮料。
* 辛辣食物。
* 小麦制品。
* 糖。有些IBS患者也是果糖不耐受者,很难消化果糖。蔗糖和食糖也可能诱发症状。
* 巧克力。 巧克力不仅含有咖啡因,还有大量的糖和脂肪。
* 无糖口香糖和糖果。因为人工增甜剂不能消化。
多食用:
* 纤维。纤维可以缓解便秘,但对于疼痛和腹泻可能无济于事。
* 水分。每天喝6-8杯水。(不要喝碳酸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