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文火箭升级周恩来变成他的副手

王洪文在大会上  

       就在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信作了批示后的二十多天——1972年9月7日,毛泽东从上海调回一个年轻人,说是来京“学习”,连此人自己也一时闹不清来京干什么。

  此人只有三十七岁,标准的“少壮派”。在“文革”中,他靠造反起家,成了“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的“司令”。后来,成为“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的副主任。在上海,他排名于主任张春桥和副主任姚文元之后,是那里的第三把手。

  毛泽东十分看重这位年轻人,称他是“工农兵”干部——工人出身,在农村干过,又当过兵。早在中共九大时,王洪文便跃升为大会主席团成员,还作为上海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毛泽东还从湖南调来了一位中年人。此人五十一岁,名唤“华国锋”。其实他本姓苏,单名铸。1938年参加游击队时苏铸取了个化名“华国锋”——取义于“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后来他以“华国锋”这一化名闻名于世,以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苏铸。其实,如今他的子女,仍用苏姓,并不姓“华”。

  华国锋是山西交城县南关街人氏。1945年任中共交城县委书记。1949年南下。1951年6月出任中共湖南湘潭县委书记——成了毛泽东家乡的“父母官”。由于这一历史的机缘,他得以结识毛泽东,引起毛泽东的注意。

  1958年,华国锋任湖南省副省长。翌年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1968年8月,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69年,当中共九大召开时,华国锋与王洪文一起进入大会主席团,同时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70年12月,华国锋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兼湖南军区第一政委、广州部队政委、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代理主任。

  1971年2月,华国锋除了仍任中共湖南第一书记外,还兼任国务院的一些工作,与农业、财政、商业方面的领导,表明他开始迈入中央。

  毛泽东还看重李德生。李德生比华国锋大四岁,河南新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他在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参加中共。李德生是“打”出来的,从排长、连长、营长、团长逐级提升。解放战争时,他已是第二野战军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副军长。回国后,升为军长,进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仍任军长。因主持总结“郭兴福教学法”引起广泛注意。1968年后,升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北京军区司令。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他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从江西调来邓小平,从上海调来王洪文,从湖南调来华国锋,从南京调来李德生,这表明毛泽东在考虑中国政治舞台的新布局。因为在爆发“九·一三”事件之后,他要召开中共十大,以对林彪、陈伯达问题作出决议,对林彪、陈伯达以及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倒台所造成的政治局内的空缺,作出组织调整。

  当然,毛泽东也在考虑,从陆续调到中央的邓小平、王洪文、华国锋、李德生四人之中,选择接班人。

  不过,在邓小平、王洪文、华国锋、李德生四人之中,起初最受毛泽东青睐的,还是王洪文。

  对于王洪文来说,1972年9月7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王洪文坐飞机离开上海,前往北京。随行的只有他的秘书廖祖康。

  是中共中央召开中央委员会议?不像,因为徐景贤、王秀珍、马天水都在上海。

  是出席别的什么会议?也不像,因为去开会带个小包就行了,这一次他带着箱子。

  下了飞机,轿车直抵北京钓鱼台九号楼。从此,王洪文和廖祖康住进了二楼的侧楼。

  九号楼二楼,住着两位“大人物”:一上楼梯,那里住的是姚文元。往里,则住着张春桥。

  从这一天起,王洪文成了张春桥、姚文元的邻居。九号楼二楼,成了“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一、二、三把手的大本营。

  最初,就连王洪文自己也闹不清楚调他进京干什么。当时,张春桥给他挂长途电话,据说是来北京学习。学习什么?不得而知。

  一到北京,王洪文对那种昼夜颠倒的工作时间表很不习惯。无奈何,张春桥、姚文元是那样工作的,他也不得不“同步”进行:每天不再是早上六点起床,而是下午三四点钟起床。起来后,看看文件。吃过晚饭,出席各种会议。略事休息,从午夜起开始办公,处理文件。直到清晨,吃过早饭,拉上灯芯绒窗帘,遮住那明亮的阳光,开始睡觉。

  这是毛泽东的工作习惯。张春桥、姚文元不得不与毛泽东“同步”。王洪文呢,也只得随之“同步”。这种类似于上海国棉十七厂的夜班工人的工作时间表,使初来乍到的王洪文感到疲惫不堪,不住地抽烟。

  

  在上海,王洪文的“小兄弟”们你来我往,热热闹闹。进入钓鱼台,王洪文如同变成了垂钓老翁一般需要平心静气:“中央文革”办公室给他送来四卷《毛泽东选集》,还有烫着金字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文集。这些都是他来京学习的课本。   一是读书,二是开会。七机部的会议,关于河南的会议,关于湖南的会议……一个一个的会,要他去参加。他只是一个列席者而已。只带耳朵,不带嘴巴。坐在那里旁听,如此而已。这种“旁听生”生活,也是他来京学习的项目。各种各样的会场,成了王洪文的“课堂”。

  王洪文感到困惑,感到寂寞,他不知道调来北京究竟干什么。实在闷得慌,他只好给马天水挂长途电话,听听上海消息。自从他离开上海之后,张春桥指定由马天水主持上海的日常工作。上海依然是“三驾马车”,只是由“王、徐、马”变成了“马、徐、王”。如今的那个“王”,是王秀珍。她成了上海“工人造反派”的领袖人物。

  王洪文并没有意识到,他的邻居——张春桥,正用嫉妒的目光注视着他。

  张春桥只是对王洪文说,中央调他来京是让他来学习。至于学习的时间多长,为什么来京学习,张春桥都没有明说。

  张春桥的心中,一清二楚。

  林彪的自我爆炸,陈伯达的下台,使排在张春桥之前的两个名字勾销了,张春桥从第七号人物递升为第五号人物,即毛泽东、周恩来、康生、江青、张春桥。

  林彪是当时中共中央唯一的副主席。林彪来了个“嘴啃泥”之后,副主席空缺了。

  张春桥的眼睛,盯着那空了的位子。特别是毛泽东下令筹备中共十大之后,张春桥以为机会来了,正在谋算着怎样才能成为中共中央副主席。

  张春桥借助于种种去中南海的机会,尽力去接近毛泽东,企求着伟大领袖的垂青,以便谋得“接班人”的地位。

  一天,在中南海,谈完工作之后,毛泽东忽然问了张春桥一句话:“王洪文会不会写文章?”

  毛泽东的话,使张春桥感到意外。他答道:“王洪文也能写写。当然,比起姚文元来,要差得远。”

  “灵敏度”极高的张春桥,立即从这一句问话中,窥见毛泽东心中的奥秘——他,正在注意着王洪文!

  回到钓鱼台,张春桥琢磨着毛泽东为什么问起王洪文。他意识到,毛泽东正在考虑中共十大的人事安排。毛泽东突然问及王洪文,莫非他看中了王洪文?

  他当然无法启唇问毛泽东。他,求助于江青。

  江青如今与张春桥已是有着多年的“战斗友谊”,无话不谈。她告诉张春桥重要的动向:“前几天,康老跟主席谈话。康老说,他过去一直是搞工人运动的,所以很关心‘文革’中涌现的各地的‘工人领袖’。他对主席说,上海的工人运动搞得很不错,王洪文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才……”

  张春桥一听,脸色顿时变得惨白。他明白,康生在背后耍弄着伎俩,想方设法限制他的权力的进一步膨胀。

  果然,几天之后,毛泽东更详细地向张春桥询问王洪文的情况。但是,毛泽东没有说明意图。

  毛泽东终于明确地提出,让王洪文到北京来。

  1972年9月7日,王洪文奉命来到了北京。就连王洪文自己,也不知道来北京意味着什么。

  毛泽东的召见,使王洪文深感意外。

  在书房里,毛泽东紧紧地握着这个三十七岁的年轻人的手。七十九岁的毛泽东,自从“亲密战友”林彪的反叛,使他的心灵蒙受了很大的打击,老态明显地增加了。

  召见之际,张春桥在侧,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

  毛泽东对王洪文问长问短,显得很热情,问他念过几年书,当过几年兵,称赞王洪文集“工农兵于一身”——当过兵,务过农,做过工。

  毛泽东犹如考官一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要王洪文谈观点,说见解。

  “你在北京多看点马列的书,多听听各种会议的意见……”临别时,毛泽东对王洪文说了这番话。

  毛泽东没有说明调王洪文来京的原因,张春桥又不便点明,王洪文在北京住了下来,闷得发慌。

  厚厚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王洪文翻了几页就索然无味。

  没有小兄弟可以吹牛,他觉得寂寞极了。

  他望着桌上的电话机,打电话到上海解闷。

  马天水的笔记本上,有一段当时王洪文的电话记录:

  “到北京以后,太寂寞了!有时,一整天开会,又累得很!这几天,一连出席七机部的会、河南的会、湖南的会。下午三时出去,夜里三时回来。我看不进书。调到上面来,真不习惯,巴不得早一点回上海……”

  也就在这个时候,张春桥向毛泽东反映了王洪文想回上海去的念头。

  “他怎么能回上海去呢?”毛泽东笑了,“我想提议他当副主席呢!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还没有经过政治局讨论,你不要传出去,也不要告诉王洪文。”

  张春桥的旁敲侧击成功了。他终于巧妙地从毛泽东的嘴里,得知了意图。

  张春桥的心情是矛盾的:王洪文这个上海国棉十七厂保卫科干部,是他在“安亭事件”中一手扶植起来的,成了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成了中共九大中央委员。如今,王洪文坐上了“火箭”,从他的部属跃为他的上司,抢走了原本注定属于他的副主席的位子,这使他大为不快。当然,也有使他觉得宽慰的,因为王洪文毕竟是他的人,王洪文来到中央,增强了他的势力。王洪文不论怎么样翻跟斗,也翻不出他的手心。


  醋意和欣喜双重对立的感情,在张春桥的心头交织。   至于毛泽东为什么会看中王洪文,或许是王洪文在中共九大发言时留下那美好的印象,或许是1971年9月10日那千钧一发的傍晚王洪文所表露的忠诚之心……张春桥没有问,也不敢问。

  于是,毛泽东下令,调王洪文进京学习。

  最初,确实只是学习。毛泽东几次找他谈话,了解他,观察他。

  王洪文进京近两个月,1972年11月2日下午二时三十分至六时四十分,张春桥在上海康平路小礼堂接见了上海工会代表大会的部分委员(内中大都是王洪文的“小兄弟”),在谈话中透露了关于王洪文的重要信息。

  现把张春桥讲话记录中涉及王洪文的部分,摘于下面:

  老王到北京已好久了,快两个月了(王秀珍:9月7日走的),哦,马上就两个月了。我听到有的人说他是犯了错误,到北京去办学习班的(众:没有听到这个反映)。你们没有听到,消息比我还不灵!我听到外地都在传,有人说,因为有人要解放陈丕显,王洪文不同意,所以犯了错误,所以到北京去办学习班。……

  洪文同志在北京,主席同他谈了几次,问他的历史,提出各种问题,听他的观点,这样帮助、教育他。

  洪文同志在北京着急了,一个是要看很多很多的书,一个是联系群众困难。

  洪文同志与马老通电话时,说很寂寞。……

  洪文同志还会回来的。中央考虑要培养同志,调一些年轻同志到中央参加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回原来的单位。这次,参加中央,包括政治局的活动,第一名就是他。以后还会从各地再调一些,现在先叫他去。当然,洪文同志将来不回来,也有这个可能。

  洪文同志的好处是做过工人,当过兵,当过农民。主席说,你、我两个,要搞调查研究,他(王洪文)自己做过工了,当过兵了,这方面洪文同志比我优越,我还需要调查研究。……

  往常剑戟森森的张春桥,嘴巴是很紧的,大抵是“小兄弟”们急切向他打听王洪文的消息,他才说出了毛泽东关于王洪文的“最高指示”。

  “毛主席称赞洪文同志是‘工农兵干部’!”

  “是毛主席点名调洪文同志到中央工作!”

  “老王不简单,如今在北京参加政治局会议!”

  “小兄弟”们飞快地传播着“特大喜讯”——因为王洪文是他们的靠山。

  经过一段“见习”,王洪文在北京崭露头角了。

  在中国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命运,都标志着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一个旧的阶段的结束。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在党章中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虽然毛泽东在中共的领导地位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上确立的,但中共七大可以说开始了毛泽东时代。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刘少奇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修改党章报告。大会强调了反对个人崇拜,强凋了民主集中制与集体领导,确立了刘少奇作为二号人物的地位。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打倒刘少奇,确立林彪作为第二号人物的地位。大会全面肯定了毛泽东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共九大是林彪集团的全盛时期。

  “九·一三”事件之后,全党开展了批陈(伯达)、批林(彪)运动。召开一次新的党代会,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中共九大的政治报告是林彪作的,党章中写入了林彪的“大名”,如今林彪成了“死有余辜的反革命集团的首领”,“亲密战友”成了谋杀伟大领袖的元凶,这在全党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

  中共七大与八大之间,相隔十一年;中共八大与九大之间,相隔十三年。照此推理,中共十大起码是在1980年左右才考虑召开。然而,那载着“林彪同志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的党章,怎么还可以继续使用下去?林彪所作的政治报告,尽管是康生和张春桥为之捉刀,毕竟多处明显地用上了林彪那些特有的“习惯语言”,诸如毛泽东“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等等,打上了林记印戳。毛泽东不得不在中共九大结束才几年,就提出召开中共十大了。不言而喻,中共十大的主题是批判林彪,确立新的接班人的地位。这确立新的接班人的地位,也是迫在眉睫的:中共九届一中全会破例只选举党的一位副主席——林彪。林彪死后,中共变成唯有主席毛泽东,而副主席一位也没有!何况,在二十一名政治局委员中,一下子倒了三分之——林彪、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七人,亟待补充新人。

  毛泽东的人事新布局,终于在1973年5月20日至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披露端倪。这次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二百四十六人出席会议,会议的主题便是讨论中共十大的准备工作。

  5月20日晚,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毛泽东没有露面,但会议的一切按毛泽东的意见进行。周恩来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各省市区党委、各兵种大军区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印发了三个重要文件:

  一是印发了林彪、叶群的反动笔记。林彪的日记是他的内心独白。人们感到震惊,这位“语录不离手”的“副统帅”的内心,竟是那样龌龊、卑劣!印发这批笔记,为的是进一步开展批林整风。

  二是印发《中央关于党的十大代表的产生的决定》。这是经毛泽东阅定的,规定中共十大的代表条件:

  (1)所有代表必须是中共党员;


  (2)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特别是第十次路线斗争中(引者注:即指与林彪集团的斗争)经过锻炼考验表现好的,联系群众,为群众信任的,也要包括一部分犯了严重错误,作了检讨,愿意改正,并取得群众谅解的;

  (3)本人历史清楚。

  三是印发毛泽东核定的《中央政治局关于修改党章问题的请示》。中共中央政治局本是中共最高领导机构,在这个文件中,却要向主席请示!

  会上传出最敏感的消息,莫过于接班人问题了。会议宣布,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把王洪文调到中央,王洪文、华国锋、吴德列席中央政治局并参加工作。

  这么一来,王洪文结束了学习阶段——或者更确切地说,结束了“实习”阶段。从1972年9月7日王洪文进京“实习”,经过毛泽东八个多月的观察,对这个年纪比自己小四十二岁的年轻的接班人,投了信任票。于是,王洪文正式从上海跨入中央,尽管在名义上还颇含糊——“列席中央政治局并参加工作”,还处于“过渡时期”,但是他的接班人地位已经充分“显影”了。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会议对王洪文委以如下重任:

  一、与张春桥、姚文元一起负责起草中共十大政治报告;

  二、由王洪文负责党章修改小组,起草修改党章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新的章程草案。

  在确定王洪文为接班人的同时,毛泽东还考虑另一个人作为候补者,那便是华国锋。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华国锋,那年五十二岁,他比毛泽东小二十八岁,比王洪文大十四岁。华国锋担任过毛泽东故乡的“最高长官”——从1952年任湖南湘潭县委书记、湘潭地委副书记兼湘潭行署专员,直至1968年4月8日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华国锋给毛泽东留下了很好的印象。1970年10月,毛泽东在与美国作家斯诺谈话时,便以赞扬的口气提到了华国锋。

  至于吴德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则是考虑到他是中共北京市委书记。

  另外,会议还宣布解放十三名老干部,即谭震林、李井泉、乌兰夫、李葆华、廖志高、江华、江渭清、王稼祥、秦基伟、李成芳、方强、陶鲁茄、曾希圣。

  会议结束后两个多月,中国各省市忽然都办起了“学习班”。这些“学习班”戒备森严,“学习”什么,外界莫知。

  全国举办的三十四个“学习班”,都是从8月12日开始,为期一周,19日结束。

  那是根据中共中央8月8日的通知,在全国各地以“学习班”名义,举办中共十大预备会议,讨论由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负责起草的十大文件,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草稿)》、《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草稿)》、《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

  在这些“学习班”结束之后,8月20日,一百零四名委员在北京出席了中共十大的选举准备委员会会议。

  这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有关人事安排的会议,任务是协商中共十大的主席团名单和中央领导机构人选。

  毛泽东依然没有出席会议,由周恩来转达他的意见,即重视对于新生力量的提拔。

  周恩来宣布,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王洪文担任选举准备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为周恩来、康生、叶剑英、江青、张春桥、李德生。

  这么一来,连周恩来都成了王洪文的副手!

  由于毛泽东的一手提拔,王洪文一下子跃居到仅次于毛泽东的地位!

  至此,王洪文作为接班人的地位,已经完全确立,只欠东风——由中共十大得以确认了。

  1973年8月24日下午,王洪文又一次在人民大会堂,登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主席台。与四年前不同的是,九大时他坐在一大片主席团成员之中,并不十分醒目。这一次,在十大上,他成了国内外瞩目的人物——主席台中央,在毛泽东的一侧是周恩来,另一侧便是他!

  又是别出心裁,这一次主席团的名单,采用了不同于任何一次全国党代会的主席团名单的排列方式:

  毛泽东

  周恩来 王洪文 康 生 叶剑英 李德生

  张春桥

  (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

  江 青(女) 朱 德 许世友 陈锡联 李先念 姚文元

  董必武 纪登奎 华国锋 吴 德 马天水 马 宁

  马金花(女) 于会泳 邓小平邓颖超(女) 王 体王六生

  王必成王永祯 王秀珍(女)……

  在这张名单上,王洪文已成为中共第三号人物!

  在这张名单上,张春桥单列一行,因为他担任了大会秘书长!须知,中共七大的大会秘书长是任弼时,中共八大的大会秘书长是邓小平,这表明张春桥已在党内掌握重要实权。

  年届八十的毛泽东是中共众望所归的最高领袖。与四年前九大时相比,他已明显地苍老,尽管当他登上主席台时耳边不绝地响着“万岁,万万岁”的热烈呼声。

  七十五岁的周恩来显得瘦削,脸上浅褐色的老年斑明显增多。他已查出身患癌症,他的步伐依然是那么坚定,目光还是那样敏锐。

  与年迈的毛泽东、重疴缠身的周恩来相比,三十八岁的王洪文步履轻捷,充满着活力。他依然穿着一身军装,但比出席九大时多了领章、帽徽。

  在毛泽东用一口湖南话宣布“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始”之后,周恩来拿起政治报告排印稿,念了起来。

  十大的政治报告由张春桥、姚文元起草,共分三个部分:关于九大路线;关于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胜利;关于形势和任务。虽然报告的基调仍是肯定“文化大革命”,但在批判林彪集团时用了一句颇为形象的话:“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


 在周恩来念完政治报告之后,王洪文成为一千二百多位代表目光聚集的焦点。他开始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王洪文在报告中,完全肯定了中共九大,只是说九大党章中那段关于林彪作为“接班人”的话必须删去:   “四年多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九大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是正确的。九大通过的党章,坚持了我们党一贯的根本原则,反映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新经验,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起了积极的作用。修改草案的总纲部分,保留了九大党章关于我们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等规定,结构和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条文部分改的不多,总的字数略有减少。九大党章总纲中有关林彪的一段话,这次全部删去了,这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也是林彪叛党叛国,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的必然结果。……”

  王洪文在报告中,强调了“反潮流”,为那班“造反英雄”们助了威:

  “要有敢于反潮流的革命精神。毛主席指出:反潮流是马列主义的一个原则。许多同志在讨论修改党章时,联系党的历史和自己的经历,认为这是党内两条路线斗争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党在民主革命前期,曾经几次出现过错误路线的统治,在民主革命后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在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占主要地位的情况下,也有过某种错误路线、某种错误观点一度被许多人当作正确的东西加以拥护这样的教训。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同那些错误的东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且取得了胜利。事关路线,事关大局,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就要出以公正,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坐牢,不怕杀头,不怕离婚,敢于反潮流。……”

  在一片掌声中,王洪文兴冲冲地结束了讲话。

  中共十大与前几次代表大会比较,是节奏最快的一次:七大开了四十九天,八大开了十二天,九大开了二十四天,而十大按预定的议程,只开五天。这因为十大肯定了九大路线,不用在制定政治路线上多花功夫,着重于补上因林彪集团下台而造成的空缺。

  8月24日举行开幕式之后,花四天时间分组讨论。王洪文突然成为接班人,成为小组讨论的热点。

  党内毕竟有许多正直的同志,即使在那样的政治高压之下,还是有人对王洪文提出了异议:安亭拦车卧轨,能算是“革命行动”?二十多万人用暴力踏平“联司”,能算是“革命行动”?让这样的“造反司令”充当接班人,合适吗?妥当吗?

  在这个节骨眼上,上海组有人作了长篇发言,盛赞王洪文,给了王洪文有力的支持。此人不是张春桥,不是姚文元,却是那个“老干部”马天水!

  马天水的发言,令人作呕。

  “我觉得洪文同志到中央工作以后,进步很大,看问题、讲话,都很深刻,很全面,对我教育很深。……”

  马天水历数“造反司令”王洪文在上海的“造反”功绩,然后,竭尽吹捧之能事:

  “我和洪文同志相处工作多年,我觉得他看问题、想问题很全面,有组织工作、领导工作的能力,不是一个只会冲冲杀杀的人,这一点我可起誓!”

  “春桥同志、文元同志长期在中央,上海是洪文同志主持工作。我觉得:洪文同志至少比我强得多!……”

  这一席又“起誓”又拍着胸脯说的话,倘若出于张春桥、姚文元或者王秀珍、徐景贤、陈阿大之口,也许“感染力”就差了许多,由久经沙场的“识途老马”说出,便产生很大影响。

  就连江青,虽然没有直接听到马天水的发言,但很快有人向她汇报,她跑来紧握马天水的手:“马老,你讲得好,讲得真好!”

  8月28日,王洪文的名字,再度出现在中共中央委员名单里。

  耐人寻味的是,“王”与“邓”都是四划。在公布主席团名单时,“邓”在“王”前;公布中共中央委员名单时,“王”在“邓”前。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中共中央于1973年3月10日,决定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毛泽东对邓小平多次采取了保护性措施: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江青要求开除邓小平党籍时,毛泽东未予同意。当戚本禹编了一本《中国赫鲁晓夫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言论集》,内中亦收入邓小平言论,毛泽东亲笔圈掉了邓小平的名字。

  曾被作为“中国第二号大走资派”打倒的邓小平,被选为中共十届中央委员,使他成为大会的一个热点人物。

  在中共十届中央委员的名单中,还有马天水。他因为对张、姚、王曲意逢迎,从候补中央委员成为中央委员。

  8月31日,中共十届一中全会在京举行,王洪文擢升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名列第三。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 王洪文 康 生 叶剑英李德生

  (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

  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 王洪文 叶剑英 朱 德 李德生

  张春桥 周恩来 康 生 董必武

  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 王洪文 韦国清 叶剑英 刘伯承

  江 青(女) 朱 德 许世友 华国锋

  纪登奎 吴 德 汪东兴 陈永贵 陈锡联

  李先念 李德生 张春桥 周恩来 姚文元

  康 生 董必武

  至此,王洪文作为中共第三号人物、作为接班人的地位,在全党内完全确立。

  1966年的“造反英雄”,成了1973年的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取林彪而代之,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

  张春桥在十大期间,见到上海国棉十七厂代表杨小妹,说了一句“名言”:“十七厂贡献了一个王洪文!”

  外国记者敏锐地发表评论:“毛泽东选定了年轻的上海工人首领王洪文作为接班人。”

  还有的国外评论,说得不大客气了:“毛泽东习惯于自己指定自己的接班人。他最初选择了刘少奇,被他发动‘文革’打倒了。他又选择了林彪,而林彪却反叛了他。这一次他指定王洪文为接班人,天晓得这个年轻的接班人后来会怎么样?”

  在召开中共十大的日子里,张春桥忙得喘不过气。他担任大会秘书长。须知,这个职位向来是由党内重要人物担任的——中共七大的秘书长为任弼时,而中共八大的秘书长则为邓小平。8月30日,中共十届一中全会公布选举结果: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张春桥呢?他的名字出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名单中。

  望着中共十届一中全会新闻公报,张春桥的心情是沮丧的:忙忙碌碌起草了中共十大的政治报告,忙忙碌碌担任了大会秘书长,结果只落得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在他的名字之前,如今不仅多了一个第三号人物王洪文,还增加了叶剑英、李德生。

  望着叶剑英的名字,张春桥由沮丧转为恼怒了。本来,在林彪集团覆灭之后,张春桥以为凭着他在庐山会议上的一身冷汗,理所当然会得以擢升。不料,林彪的倒台,却导致了“二月逆流”的平反,那一批在怀仁堂里坐在张春桥对面的老帅、副总理复出了!


  1971年11月4日,毛泽东在接见成都地区座谈会代表时,便宣布为“二月逆流”平反。毛泽东说:“你们再不要讲他(引者注:指叶剑英)‘二月逆流’了。‘二月逆流’是什么性质?是他们对付林彪、陈伯达、王、关、戚。王、关、戚那个‘五·一六’要打倒一切,包括总理、老帅。老帅们就有气嘛,发点牢骚。他们是在党的会议上,公开的,大闹怀仁堂嘛!缺点是有的。你们吵一下也是可以的。同我来讲就好了。那时候我们也搞不清楚。”

于是,老帅们、副总理们一一恢复名誉。就连被打成“二月逆流黑干将”的谭震林也平反了。显然,他们没有一个会与张春桥握手言欢的。


本篇文章来源于 www.xilu.com 原文链接:http://junshi.xilu.com/2010/1109/news_343_120147_5.html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