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探亲点滴(7)

看到大家对养老问题的关注,不由得再多说几句。

其实,老母亲很多年前,就对我们兄妹几个说过,将来等她老了,就去养老院,几年前,接她来美国生活了两年,回国以后,她就到住家附近的几所养老院探访,并私下里选好了中意的。

我想,母亲无论是跟着哪个儿女生活,兄妹几个都是很孝顺的,不让老人家劳累,希望她能享享清福,尤其是手术以后。然而,越是这样,母亲心里越是孤独,她觉得每天只是吃吃睡睡,完全成了废人,家里人忙忙碌碌,上班,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大滩的事儿,保姆也只会照料她的生活,没有人可以聊天,真正与她沟通交流。

去了养老院,就是另外一种生活,首先,每月按时交生活费,得到应享有的照顾,她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很多老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只要自己愿意,随时会有人聊天儿,也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尤其,母亲自己选中的养老院,就在原来的住家附近,几十年的街坊邻居,不时有人顺道进院里看她,她也会在天气好的时候,拄着拐杖走出养老院去串门,在那里,老母亲找到了归宿感。

儿女们平日里,各自忙自己的事,有空了去看看她,尤其小妹住得离母亲最近,几乎每天晚上都去看母亲,为她洗洗刷刷的,陪她说说话,再者,小妹是医生,老人家吃的药和身体状况,她随时照应着,这点最安慰。

目前养老院的条件并不大好,院里有位医生,每天为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头痛发热的给些药,院里每个星期也有不同的菜谱,天天不重样的饭菜,而且还有多种选择,几个服务员,每顿把饭送到房间,送开水,打扫卫生,帮着洗衣服,甚至倒便盆,不过,生活条件只能说是最基本的。

养老院里住的多数是孤寡老人,即使有儿女的,很多儿女对老人也不好,除了每月交生活费,很少去探望,与其相比,母亲更觉得自己幸运。不过,社会上对养老院仍然有着不同的看法,我家小弟就一直不同意,听母亲讲,每次小弟喝醉了酒,就会跑到她那里哭,求妈妈,要背妈妈回家。
 
有时候想,若是我生活在国内,母亲或许会选择跟着我生活,可能比现在住养老院要好些,可是,我们生活在这么遥远的地方,面对年迈的亲人,有着更多的自责和无奈。

儿子这次回去,带他去看外婆的时候,没说上几句话,儿子就哭了起来,后来他说,是因为看到外婆那么年老体弱孤独,觉得心疼。

常常想,人来到世上就是来受苦磨练的,辛酸苦辣,生离死别,再过几年,等抚养大了孩子,送走了老人,我们自己也由中年步入了老年,到时候,我们会怎么样呢?真是没有多少令人向往期待的好时光了。但愿我们能学着坚强,尽量乐观地生活,与妈妈相比,实在找不出理由,不去热爱生活。
 

煤矿工人 发表评论于
抛却人们的习惯思维,养老院实际上也一个很好的选项。年轻人无论如何孝顺都不能
弥补年龄的差距。其实就是共同语言。人老了,最高境界是夫妇双方磨合地无隙无
缝。次之,天天拌嘴也强过一个人的安宁。子女填不上那种相依为命的老来精神依
靠。养得子孙满堂,莫如半路夫妻一场。再次之,有一群老头老太叽叽喳喳也还胜
过子女天天早晚的问候。
中部 发表评论于
写的很感人!
忒绿 发表评论于
远离父母的孩子,就多花点钱给老人们的生活增添的舒适吧,也稍微抚慰一下你不安的良心。
忒绿 发表评论于
母亲爱孩子的时候是倾注了所有的爱,无条件的爱;
然而,当孩子爱母亲的时候,爱就打折扣了。
难道只是人的天性?
这样问的时候,爱就已经打了折扣。
Jellyjolly 发表评论于
你妈妈是幸福的虽然住的是养老院但每个孩子都挂念着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
在水一方789 发表评论于
其实作为父母亲来说,不给子女增加负担也是爱子女的一种体现,孝顺就是孝和顺两个字组成的,子女们平平安安,幸福快乐地生活就是对老人最大的安慰了,多抽点时间打打电话,陪她聊聊天吧,老人最怕就是寂寞了。
丰盛胡同13号 发表评论于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我同样正面临,无奈!!
晓青 发表评论于
心酸又无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