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


去看露天交响音乐会。有咱沈阳小伙子表演,老帅了。那感觉,不知道是杨丽萍学会了弹琴,还是朗朗学会了跳舞。

那天的音乐会,是庆祝城里的交响乐团100周年。除了免费的音乐,还有免费的饼干和免费的冰激凌。最受欢迎的,是免费的水瓶。就是那种金属的,被子女坛判定不适合日常使用的水瓶。到场的观众上子女坛的不多,所以以为那是罕物,争相排队索取。

去音乐会的路上,路过城里的艺术大学。以前叫艺术学院,最近改名为艺术大学,紧跟国内改名的风潮。

不能全怪他们跟风。此艺术大学是本地土产,已经有90来年的历史了,至今仍然是家族经营,现任校长是创办人的曾孙女。

学校建立之初,也就几十学生,跟初建的哈佛规模相当。如今,这所学校已经有17000学生,学年学费20000左右,加上学生的生活消费,实在是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流动资金。

学校赚了钱,也挺回馈社会的。就见他们左一栋右一栋地购买那些老房子。有时候,单单就是为了保护那座老建筑,不让不懂艺术的商人把房子推倒盖新房,学校就挺身而出,将房子买下,呵护起来。

房子买来,有的当校舍,有的当宿舍,都派上了用场。可惜,这些房子零星散落于城市的各个街道角落,学生们穿梭在这些建筑之间,就有了交通问题。所以,学校也开辟了自己的交通服务队,负责运输学生老师于各个教学楼、宿舍楼之间。

他们的这支运输队,规模上仅次于城市公交muni系统,和ucsf的交通服务系统。每次说到加大经费紧张,我都想到ucsf的交通系统,那个庞大,那个蛮横,实在是罄竹难书。孩子学校的两个孩子,今年夏天突然失去了父亲,就是因为父亲乘坐ucsf的通勤车去上班,发生惨烈交通事故,当场身亡。每次看到他们横冲直撞的通勤车,我都有点儿不寒而栗。嘱咐孩子们,看见ucsf的车,躲远点儿。可惜,那通勤车也负责转载病人从一个医务中心到另一个医务中心。病人们也要小心啊。

扯远了。回来说艺术学校,不,艺术大学。

路过艺术大学的时候,一群女学生正在校门口等红绿灯,准备过马路。孩子们真年轻啊,特让人怀旧。她们跟美国长大的孩子不一样,不胖,不横,看上去还象孩子。她们来自咱的祖国。她们说一口流利的大陆普通话,虽然也夹着烟卷儿,感觉上却依旧是我们熟悉的干净。她们就是我们刚上大学时的样子。

这些孩子,在艺术大学里所占比例,不很夸张地说,覆盖面得奔80%了吧。

祖国富裕了,年轻的孩子都跑来学艺术。学校的老师,不少也是咱祖国的艺术家。咱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老师,就差一个外来的校长,所以跑这么远,来求学与谋生。当然,也图这里的好空气。

下面,就感觉咱同胞要为人类艺术史添砖加瓦了。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