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西班牙葡萄牙之行 (五)-- 塞哥维亚(Segovia)

第五天

       塞哥维亚,一个美丽得让人流连忘返的小城,一个有着诸多杰出的建筑遗迹的小城,一个融合着阿拉伯文化、罗马文化、犹太文化于一体的小城,一个有着厚重的历史而依然纯朴的小城。那青砖或碎石铺成的街道,弯弯曲曲幽深绵长,狭窄却非常的干净。全城的建筑以赭石色调为主,或稍深或稍浅。斑驳的墙壁是岁月雕凿的痕迹,破旧却不落败,引人沉思,令人遐想 ……

      百度百科里对塞哥维亚有着这样的描述:“塞哥维亚是西班牙旧卡斯蒂利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历史名城,人口只有5万。城市的创建源于军事,它是控制丢勒大峡谷的战略要地。该城建于公元80年的罗马时期,故称“罗马古城”,是西班牙无数古城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公元8世纪,塞哥维亚被凯尔特人统治。3个世纪后,即1079年由阿方索六世收复。阿方索十世在位期间辟为行宫,从此繁荣了几百年,使天主教盛行。1586-1730年间为造币厂所在地。16世纪末,塞哥维亚因遭受一场严重的瘟疫而走向衰落,19世纪又恢复繁荣。小城古色古香,石头铺成的窄街弯曲而幽深,马约尔广场、阿索格霍广场、罗马渡槽、阿尔卡萨尔城堡、圣埃斯特万教堂等等,处处皆是文物古迹和古老建筑。”

(P1)马德里的火车站站台,我们即将乘坐的高铁。从马德里到塞哥维亚乘高铁(High-speed Train)只需要35分钟。高铁运行期间,车厢内的电子屏幕显示着时速和方位,我们乘坐的这次最快时的时速是249公里/小时。
On


(P2)从塞哥维亚高铁站(High-speed Train Station)到塞哥维亚城内还要乘坐20分钟的汽车(#11,每15分钟一趟)。一下汽车,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七月的塞哥维亚,天蓝得那么纯净,蓝得那么深沉。赭石色的建筑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那么的精神和醒目。
On


      首先来到的地方是罗马渡槽(也有称为罗马水道的)的桥下,因为汽车站就在罗马渡槽的旁边。罗马渡槽是塞哥维亚三大最具象征性的建筑群之一。由于它没有留下有文字记载的它初建的年代,研究人员只能推断它初建于一世纪中到二世纪初(公元53-117年)。罗马渡槽连接的输水通道从起始于瓜达拉马山脉(Sierra de Guadarrama)的里奥弗里奥河(Rio Frio),到达止于小城西北角的阿尔卡萨城堡(Alcazar),全长约17公里。而象大桥似的渡槽只是整个水道的一小部分。那是因为水道在距离城墙1公里的地方,遇到了30米深的山谷,为了克服这一天堑,罗马人用了2万多块花岗岩石块建起了由120个石柱,167个拱(单、双层加在一起),高28.5 米,长约800米托起的渡槽。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象大桥似的罗马渡槽。罗马渡槽不仅仅以它气势上的宏伟而著称,更妙的是,在那个年代还没有水泥,罗马人没用任何灰浆做粘连剂,仅是用花岗岩石块干砌而成,而且坚固异常,至今仍被人称为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难怪这座令人惊叹的镶嵌在壮丽的古城之中的双拱建筑,能成为塞哥维亚小城骄傲的象征。

(P3)久负盛名的罗马渡槽。面对如此巨大的工程,你不得不佩服当初罗马人的伟大与智慧。
On


(P4)能感受得到它的坚固敦实。
On


(P5)就连它的投影,都有着磅礴不凡的气势。
On


(P6)渡槽中间的壁龛,壁龛里的雕像据说是圣母玛利亚。
On


(P7)在渡槽的顶端透过拱洞向城内眺望。
On


       下一个来到的地方是教堂。别看塞哥维亚城虽不大,教堂可不少。这些教堂不仅外观漂亮,而且风格各异,成为塞哥维亚三大最具象征性的建筑群之二。


(P8)圣马丁教堂(San Martin Church)。圣马丁教堂是罗马式教堂但又揉进了一部分西班牙的阿拉伯风格。建于12世纪,因其穆德哈尔风格的连环拱和塔尖备受称赞。
On


(P9)圣马丁教堂的旁边,是胡安布拉沃(Juan Bravo)的雕像。胡安布拉沃是塞哥维亚人心中的英雄。他当年领导卡斯提尔地区的造反,以反对国王查理五世(Charles V)试图强加给西班牙的绝对统治。但不幸的是造反失败,他在被俘后的第二天不幸被斩首。塞哥维亚人为了纪念他,在他死后400年(1921)为他建了这座雕像。
On


(P10)圣马丁教堂的侧后边。
On


(P11)三缇西玛特立达德教堂(Santísima Trinidad Church),建于12世纪的罗马式教堂。
On


(P12)圣安德烈教堂(San Andres Church)。建于12世纪的罗马式教堂,宏伟的砖塔让人印象深刻。
On


(P13)塞哥维亚大教堂(Segovia's Cathedral)。建于1525年,有“大教堂中的贵妇”的美誉,是西班牙修建的最后一座哥特式建筑。教堂中一座名为“慈悲”的祭坛雕塑由胡安•德•胡尼在1571年制作。
On


(P14)塞哥维亚大教堂(Segovia's Cathedral)的一角。
On


(P15)塞哥维亚大教堂(Segovia's Cathedral)的后面。
On


       第三个来到的地方是阿尔卡萨城堡(Alcazar),当之无愧的塞哥维亚三大最具象征性的建筑群之三。三毛曾在“去年的冬天”里是这样描述它的:“这个小镇的景色优美极了,古堡就在不远处,坐落在悬崖上面,像极了童话中的城堡。”对!就是像极了童话中的城堡。来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眼熟,因为迪斯尼那个最具代表性的城堡标志和电影“白雪公主”中城堡的原型都是取自于这里。

       阿尔卡萨城堡(Alcazar)是西班牙众多城堡中的佼佼者,也是最古老、最雄伟、最壮观的一座,它的历史应和罗马渡槽的历史一样的悠久。它被建在两河交汇处陡峭的悬崖上,在军事上易守难攻,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最早是一座防御性的城堡,一座简单的木制的城堡。连绵的战争,使它几经被毁又几经修复。现存的城堡扩建于阿拉伯人统治时期,“阿尔卡萨”在阿拉伯语中是王宫的意思。此时的城堡地处塞哥维亚城边,三面又有一条深深的护城河与外界隔开,吊桥是城堡与外面仅有的连接。虽然在14世纪上半叶经过了大规模的扩建,城堡中,摩尔文化的痕迹依然处处可见,在许多房间都常常可以看到以明丽的颜色在石膏的背景上绘制的摩尔文化中常见的繁复的装饰。15 世纪60年代,西班牙最重要的两个王国——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实现合并。两国联合后,卡斯蒂利亚女王和阿拉贡国王联姻,并在该城堡内举行了历史性的婚礼,从此开始光复战争,实现了全国统一。在以后的几百年中,该城堡成为历代国王的行宫,也曾经一度成为炮兵学校和关押重要囚犯的监狱。在经过了几个世纪的不断改建,整座城堡已经成为了一座融宫殿建筑和军事防御建筑为一体的古典建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那蓝色的屋顶,是采用一种称为“fisura”的片岩为材料做成,这种岩石在太阳光下会产生金属般的光泽而使其成为了城堡的特色之一。虽然日月荏苒,阿尔卡萨城堡依然能以其独特的风格,别致的造型,恢宏的气势,向人们展现着它独特的魅力。

(P16)阿尔卡萨城堡(Alcazar)的正面,昔日的吊桥已被石桥所取代。
On


(P17)仰望塔顶,是不是有点“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感觉。
On


(P18)窗饰。
On


(P19)有着浓郁摩尔风格的天花板饰。(室内光线太暗,又没有脚架,像片都拍糊了。)
On


(P20)站在城堡的较高处朝北鸟瞰,那座靠路右边有着塔楼的建筑就是维拉克鲁斯教堂(Vera Cruz Church)。这座建于13世纪两层楼12边型的教堂,是模仿了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Holy Sepulchre Church)而建的。
On


(P21)站在城堡的较高处侧视城堡,下面是花园。
On


(P22)城堡的尖顶错落有致,这是往一边伸出去的尖顶小堡。
On


(P23)往西鸟瞰,对城堡的地理环境能略知一二了。
On


(P24)手足并用的爬过那152级螺旋形狭窄得只能容下一个人的楼梯,来到了塔顶。
On


(P25)站在塔顶,那360度的鸟瞰真的是让人心旷神怡。远处的大教堂、圣安德烈教堂和最左边的圣埃斯特万教堂(Church of San Esteban)的钟楼宛然在目。
On


(P26)同样的景色。
On


(P27)换一个角度,朝城外远眺。
On


(P28)城堡前面的雕像。
On


(P29)时间不允许我们能有更久的停留,依依不舍的离去前,再给城堡留个影。
On


       本来,在参观完城堡以后应接着去那座有着12边形的维拉克鲁斯教堂(Vera Cruz Church),因为那座教堂的楼上,不仅是远眺塞哥维亚城的最好地方,而且,只有在那里,才能拍到城堡屹立在悬崖上,那个真的很象迪斯尼的城堡标志的样子。但是,走去维拉克鲁斯教堂要25分钟,算上来回和停留的时间怎么都得要至少1个小时,那样会误了我们回去的火车,只好放弃。只怪自己没有把时间安排好,心中到现在都还遗憾着呢。

      既然不能去维拉克鲁斯教堂,那我们就去逛逛街景,也算是对小城风貌的一点了解吧。我们选择了一条与来时完全不同的路线往回走,后来才发现,其实逛逛街景也是一项蛮不错的选择。塞哥维亚城的街道幽深宁静,倘佯其间,随着目光的所及之处,你的思绪能从现代生活的纷乱迷茫中逃逸出来,傍着四周的宁静,去聆听那远古的呼唤,去寻找那千年的期盼……


(P30)去时的路线。楼下商家楼上住家的街道。
On


(P31)圣马丁教堂前的街道。几幢房子紧紧相连,却又风格回异。
On


(P32)楼上的露台,利用有效的空间种些花草,红花绿叶,带来勃勃生机。
On


(P33)大广场(Plaza Mayor)的钟楼。大广场的旁边就是塞哥维亚大教堂。
On


(P34)大广场前的早市。
On


(P35)这些大小不一手编的篮子真漂亮。
On


(P36)这些五颜六色有着当地风味的手工艺品当然是为游客准备的啦。
On


(P37)回来的路上。圣安德烈教堂后面的民居。
On


(P38)伴着大教堂钟楼的民居。
On


(P39)大教堂后面的街景。
On


(P40)小巷人家门口别致的路灯。
On


(P41)小巷的拐角。这一带住着犹太人的后代。
On


(P42)尽管已是斑驳陆离,仍不失当年之风采。
On


(P43)好一块僻静之地。树荫下,是躲避炎炎烈日的好去处。歇一歇,凭栏远眺,远山近景都那么养目舒心。
On


(P44)小巷深深。
On


(P45)不知大门里,是否还留有当年的故事。
On


(P46)外墙上如此繁复的装饰,不知居住的仍是摩尔人的后代?
On


(P47)转过弯,对面的街景豁然开朗起来。左边是埃尔萨尔瓦多教堂(EL Salvador Church),右边是圣胡斯托圣帕斯托教堂(San Justo & San Pastor Church)。这两所教堂都建于12-13世纪。
On


(P48)新与旧,它们是如此的紧密相连却又是如此的毫不相干。
On


(P49)下得山来。
On


(P50)日渐西斜,若能在路边咖啡店的门口歇上一会儿,来一杯淡淡的咖啡,两块香香的酥酥的小点心,也是一种享受哈。
On


(P51)远眺大渡槽。就要离开小城了,心中仍有些不舍,总觉得还没有玩够,还没有看够。心中一遍遍告诉自己,下次吧。临离开前,又来到罗马渡槽的脚下,换个方向,再次留个影。
On


(P52)塞哥维亚的高铁站(High-speed Train Station)。
On


(P52)高铁站的外面,好一派“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虽没有“采菊东篱下”,却能“悠然见南山”。好景,好情,好风光。再见了,塞哥维亚……
On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