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质感非凡的共同空间 新加坡建筑节导览游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报道/林弘谕 摄影/唐家鸿(2011-10-14)

   每年一度的新加坡建筑节(ArchiFest),特选本地一些著名建筑开放给公众参观,让人们一窥平日不太有机会进入的私宅和商业办公楼,看看一个舒适的家园,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工作环境如何营造!

  记者预先参加了建筑导览游(ArchiTours),走访设计出色的三栋私宅与办公楼,实地感受这些建筑是如何贴切地表现今年建筑节的主题——共同空间。

  1

  生态住宅 36 文德路 Boon Teck Road

  太阳能节源,每年挽救22棵树木的生命。

  2

  生态住宅 33 惹兰利安 Jalan Riang

  家庭式“雨林”

  3

  158 丝丝街 Cecil St

  中央商业区办公楼里罕见的空中花园,获“空中绿意”奖第一名。

  与路人共享太阳能

  那天,同事清理旧杂志,桌面上摆了许多健身杂志和室内设计杂志,结果后者被人一扫而空。两者皆美事,健康的美,观感的美,却有不同受众。

  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曾说,人类为奠定自己的生活基础,无可避免的,一定会先盖一栋屋子,成为承载未来美好生活的神圣殿堂。新加坡有能力盖房子的人不多,但是居者有其屋,自家购买的房子,一定要住得舒适,甚至讲究设计的唯美。

  158 丝丝街Cecil St中央商业区办公楼里罕见的空中花园,获“空中绿意”奖第一名。

生态住宅33 惹兰利安Jalan Riang家庭式“雨林”。

  每年一度的新加坡建筑节(ArchiFest),特选本地一些著名建筑开放给公众参观,让人们一窥平日不太有机会进入的私人住宅和商业办公楼,看看别人如何营造一个舒适的家园,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工作环境。

  记者预先参加了建筑导览游(ArchiTours),走访设计出色的三个私宅与办公楼,游走于质感非凡的设计空间内,这些建筑都贴切地表现今年建筑节的主题——共同空间。

  年轻女建筑师陈佳怡的三层楼排屋坐落在马里士他路一带的文德路(Boon Teck Road),在左邻右舍的较保守设计的屋子中鹤立鸡群。屋前一台大型太阳能充电器,让路人随时可以为电子脚踏车和其他电子器材充电。

  这是一个生态屋,利用太阳能操作卧房的冷气和浴室热水器,一些建筑选用再循环材料,充分展现屋主的环保精神,也体现建筑类型学(Typology)的本质,是本地第一个获得“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Green Mark Platinum Award)的私宅。

  老房子古朴 新设计通透

  走进住家,从大门直接走过可以停放一辆车的前院,然后直接进入客厅,无门;一眼望穿,直透后院,毫无遮挡。她说:“这以前是一所老房子,我买下后把它重新设计,今年3月才完工,可以说以‘镂空’方式建筑,无论是客厅、卧房、楼梯等,都很通透,通风好,采光也足。”

陈佳怡买下了一所老房子,把它以“镂空”方式重新设计,无论是客厅、卧房、楼梯等,都很通透,通风好,采光也足。

  这房子一反客厅装置空调的传统,自然“风光”,因此前院多种树木采阴。为了方便自然光线透进屋子,屋顶采用透明防水隔板,让阳光洒进来。

  发现屋子几乎不见大型灯饰,屋子细致地在红砖砌墙的边周“滚”上节源的LED灯,在晚上发出微弱的灯光,照亮步上二楼和三楼的梯阶,挺浪漫的。

  房子里,多见黑色钢条作为墙面设计,一些地板也使用再生木材,还有简单的水泥地。桌子也采用砍伐的树木制成,原始而富有生命气息。

  每年,这个房子可减少4.62公吨的碳排放量,相等于挽救了22棵树木。这就是屋主对环保的一点心意。

  步上三楼阳台,一套古旧的石桌与石椅迎着阳光,跟这个现代建筑似乎格格不入,陈佳怡说:“这是前屋主的家具,他要丢掉,我就留下来使用,丢掉太可惜!”

  别把所谓的美,错当成只有肉眼看得见的东西。美丽的事物、美好的设计不应该只引来虚荣,它们所赋予人们的是一份自信与对生命的尊重。

  金融区里的“森林办公楼”

  如果建筑师简宝霖没有解说,根本想不到这个商业办公楼的原貌是如此冰冷,毫无美感。

  参观这个坐落于中央商业区的办公楼(158 Cecil St),记者对建筑师所注入的绿意感到无比赞叹,两天后,他成为今年新加坡建筑师学会和公园局颁发的“空中绿意”奖(Skyrise Greenery Awards)的冠军得主。

改造前,这栋位于中央商业区的办公楼如此冰冷(左);改造后,出现在眼前的是这个将共同空间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杰作(右)。(AgFacadesign公司提供照片)

  简宝霖是AgFacadesign公司负责人,当初接受主导重新设计这个商用办公楼时,挖空心思,在现有的建筑大堂的建筑结构基础上重新塑造空间,打造一个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经过改头换面后,出现在眼前的就是这个将共同空间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建筑杰作。建筑物里里外外披上绿色彩妆,横向竖向都种植各式植物,利用总数1万3000盆植物建造绿墙,直攀7层楼。简宝霖说:“从外观看,这些绿墙似乎是连接的,但是它们实际上是分开的。”他带记者到绿墙后,内有乾坤,每盆植物都有钢铁支架支撑,个别置有一个管子,好像医院的吊点滴一样,自动浇水系统每星期三次释放出适量的水分,水分不会溢出盆外,保持干净整洁。

  多楼层的办公楼之间的衔接走道,都以不同植物遮盖原有的钢骨水泥支架,凸显建筑师的巧思。

  晚上灯火璀璨时,办公楼宛若一个赏心悦目的“灯笼森林”。白天,马上变成生气盎然的工作场所,成为金融区里唯一的“森林办公楼”,让上班族拥有一颗跃动的心,为一天的工作冲刺。从办公室望着外头的绿意,多少可卸下工作的紧张情绪。

  营造家庭公共空间

  徐艺建筑设计事务所(iX Architects)主任徐扬敬的家园非常亲家庭,凡事以两个幼女为考虑点,充分利用共同空间。这个双层排屋外观似雨林,入口处两旁栽满浓郁青葱的树木,似乎感受得到“森林”的脉动。

  屋主将原本的前院停车间向前延伸,把篱笆和铁门往外移,变成现在的停车处和林院,原本的前院停车处转变成客厅。客厅最精彩处,是可看到二楼的玻璃楼层,这个小小玻璃房,是主人家和孩子的音乐室,敲鼓弹钢琴,走在玻璃层上,女生就担心裙底春光乍泄。

  由于这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屋,属于窄长型排屋,因此徐扬敬在客厅里使用大镜子,通过反射作用,“加大”共同空间。

简宝霖在冰冷的钢骨水泥中打造了一个空中花园,为建筑物里里外外披上绿妆。

  屋主采用穿通法(Fenestraction),尽量避免天花板阻挡光线,自然透光,阴凉透爽。最能体现共同空间的是屋子里的中央庭院,像个小园林,可荡秋千,花香处处,如果打开滑动天花板,一片天空展现眼前,蓝天白云,还可听到飘忽而至的鸟语!

  二楼两个卧房,中间用透明墙间隔,随时留意孩子的活动。主人房外有一个衔接桥进入音乐玻璃屋。徐扬敬说:“这里的设计有点甘榜味道,窗户打开,也可看到楼下的任何动态,尤其是孩子在哪里玩乐,我们都能注意到。”

  前院左右两边,中央庭院,后院都种植不同植物,连空气中也夹杂绿色的味道。

  公众可参观

  十多栋特色建筑

  城市发展节奏迅速,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物让位给现代商业建设后,人们这块美好记忆已经不断褪色。现代都市的发展蓝图里,还存有多少共同空间?

  新加坡建筑节2011筹委会主席佘志煌受访时指出,这次的建筑节以“共同空间”(Common Spaces)为主题,探讨的是实质建筑的空间使用,以及心灵和社交媒体的共同空间。

  他说,建筑节进入第五个年头,其中建筑导览游(ArchiTours)是重头活动之一,让公众参观私人住宅、商用办公楼和教育学府等。“经过调查,我们筛选出10多个地点,主要由国立大学的学生作为导游,带领公众参观这些具有特色,又能充分表达共同空间使用的建筑,一些是得奖的优秀建筑。

佘志煌:今年建筑节以“共同空间”为主题,探讨的是实质建筑的空间使用,以及心灵和社交媒体的共同空间。

  心灵的共同空间指这个空间如何成为一个让人心灵丰盈的地方,例如不久前开放的马来亚铁道(KTM),将人们的情感拴起来,累积共同记忆。

  社交媒体是一个虚拟的共同空间,似乎广阔无垠,但实际上也拥挤不堪,因为许多事物都在这个平台上赤裸裸地开展,建筑师和设计师在这里互相表达对全球建筑的看法,有可取的,也有纯粹宣泄的,因此这个虚拟空间必须善加使用,而不是被利用成为宣泄的工具,污染了共同空间的自由。

  佘志煌也是DP Architects的副董事。对于今年建筑节主题的挑选,他指出是经过委员会讨论制定的。参与这次建筑节研讨会的世界著名建筑师,都对共同空间持有不同看法与意见。

  建筑节其他活动

  建筑节主旨是让人们更加认同本地的建筑及人造环境,一系列活动设计顾及一般公众和专业两个层面,让专业建筑师、建筑系学生、公众彼此交流。建筑节其他活动包括:

  *展览会

  “共同空间”展品,国际与区域建筑师展品,公开摄影竞赛,学生作品,新加坡建筑师学会设计奖作品,新加坡建筑师学会—国家公园局“空中绿意”奖(Skyrise Greenery Awards)的作品等。

徐扬敬家的设计采用穿通法,尽量避免天花板阻挡光线,自然透光,阴凉透爽。

  日期:即日至21日

  地点:国家图书馆(Festival Hub,入场免费)

 

  *建筑导览游(ArchiTours)

  日期:10月15日及22日

  地点:全岛10多个地点(包括:私人住宅生态屋、高档私人公寓、丰树商业城(Mapletree Business City)、东京海上大厦(Tokio Marine Centre)等)

  收费:10月15日,40元(公众),35元(学生);10月22日,45元(公众),40元(学生)。

  从住家到公共场所,如何有效发挥共同空间?

 

  *研讨会

  日期:10月19日

  时间:早上9时至下午6时

  地点:国家图书馆戏剧中心。收费:250元(公众),60元(学生)

  国内外9位著名建筑师分享主题“共同空间”信息,包括英国的Prof Sir Peter Cook、美国的Phil Kim、日本的Kaoru Suehiro、法国的Umberto Naapolitano等。

  要报名参加建筑导览游、研讨会,或查询更多有关建筑节资料,可上网:www.archifest.sg。询问电话:6226-2668。

《联合早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