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年华:我看《关云长》

亚特兰大笔会是由一群居住在亚特兰大的中文写作爱好者组成。笔会提倡中英文写作,互相交流提高。欢迎有兴趣的人士加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看网络上把“关云长”贬得不行,反而勾起我的兴趣来,昨晚上早早把孩子哄着了,自己静静地看了一遍,太太过来晃了一眼,问:“这曹操是好人还是坏人?”我没好气的甩下一句:“你不知道曹操?”她说:“我当然知道曹操,但是在这里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大概她是姜文的粉丝,雅不愿自己的偶像演出反派角色。我心想这女人怎么这么肤浅?一上来就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连我儿子都起码还看个几分钟,才好下结论哪个是 bad guy 。我心里既然存了这个“女人肤浅”的定论,就没啥好脸色给太太看了,太太是善解人意的,知道书房不是她收拾敌人的地方,于是微微一笑,继续敷她的面膜去了。

        冷静下来一想,不得不佩服俺家太太的眼力,一眼就看出了电影的症结所在,这部电影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正是企图抹平世人对曹操的成见。它努力尝试把曹操描写成推崇法治、崇尚和平的政治家,并透过下田劳动与民同乐的镜头,来彰显曹操人性温柔的一面。不错,曹操的政治理念里面有法家的精髓,但他同时也是一个玩弄权术的阴谋家、善于连横合纵的纵横家,他的帝国很大程度是建立在他自己的领袖魅力之上。而且,编剧把法家和法治混淆了,法家强调治乱世用重典,但最终还是依赖君权来执行刑法的。不过,法治是个时髦的概念,用在电影里,有助于提高曹操的正面形象。而历史上的曹操,显露人性的地方很多,他有软弱的时候,有狼狈的时候,有犹豫不决的时候,有贪小便宜的时候,但是这些都不是他历史形象的主要塑造材料。要想演活曹操,也不应该从这些小节着墨。如果过分强调小节来渲染历史人物的人性,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因此,这部电影对曹操的尝试是失败的,把个枭雄写成了个婆婆妈妈的老大爷,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无疑姜文很用心的诠释角色,务求有深度有内涵,无奈编剧肤浅粗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说到电影的主角关云长,更是让人叹息导演和编剧的无能和浅薄。首先,找甄子丹来演关云长这本身就是先天不足,关云长身长九尺,最有名的卖点就是“面如重枣,须长过腹”,电影里的演员站着比“曹操”还矮,舞弄一把青龙偃月刀,有点不自量力的感觉,也因此导演安排他把大砍刀折断了,或者拿着刀柄当单刀用,成了名副其实的“单刀赴会”。在千里走单骑的过程里,本来是带同一小队亲兵“护送”两位嫂子上路,我们于是可以想象关云长横刀立马,高瞻远瞩的徐徐前进,后面一队亲兵加两个妇女放心仰赖地跟从,何其孤胆气壮?在电影里,却变成关云长独自驾车“接送”一个未过门的刘备小妾,怎么看怎么觉得凄凉窝囊。编剧又莫名其妙地安排关云长对这个小妾有着莫名其妙的感情,说是爱意无其暧昧,说是暗恋无其纠结,说是仰慕无其热忱,实在是看着别扭。本来,要说关云长爱慕两位嫂子,所以爱屋及乌的对刘备死心塌地,这也无可厚非。毕竟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实在没有其他的理由,去合理地解释关云长对刘备那一根筋的忠心。但是编剧又不想糟蹋关云长的英雄形象,所以只好安排他半推半就地拒绝那个小妾的表白,来表示温柔乡里陷不住英雄,好像英雄就不能有伟大的爱情似的。

        最可笑的是,一个“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勇猛将军,被描写成念念叨叨的滥好人,不断重复的理念就是一个虚无的“天下太平”,用的手段却是以杀止杀。后半段在荥阳城里,他歇斯底里地咆哮着“谁要杀他们我就杀谁”,实在有点后现代无厘头式的幽默。其实小说里的关云长尽管义薄云天,他的性格特点是“傲”。在那个烽火连天,厮杀终日的年代,他还保留一丛垂落到小腹的大胡子,无论从保养或者行动上都不是容易的事,这恰恰表明关云长艺高人胆大的傲气。他挂印封金、不好女色、许多场合当众让曹操难堪、“刀下不斩无名之辈”、温酒斩华雄、华容道上放曹操、单刀赴会、刮骨疗伤,等等。随便抓住一两点,都可以把他的人性特点表达出来,无奈编剧放过这些轰轰烈烈家传户晓的故事,单单在自己捏造的故事里做文章,而偏偏又眼高手低,为了迎合世俗口味而乱加佐料,就好象国家级的大厨放着鲍参翅肚不用,跑到美国来炒杂碎,结果是老中不屑一顾,老美也不一定叫好。

        这类电影文学,妄图呈现历史英雄比较人性柔情的一面,其实是不折不扣地唐突英雄。这年头还是给孩子们留点神话吧,没有英雄的时代是悲惨的,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当所有的历史英雄人物都被人性化地拉下了神坛,这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也就接近枯竭了。

       
土豆沙拉 发表评论于
读了诗酒的评论,我是不去看那个电影了,省得浪费时间。谢谢诗酒。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