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歌声响起来

试在网络虚拟世界里留下一片真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歌声响起来

为圣诞节日礼物的采购,出入大店,小店,到处是圣诞节的歌声和装饰的橱窗,空气里弥漫着越来越浓的节日气氛,不管你是不是基督徒你都能感受到圣诞的喜悦,它被商家推动的比教堂的神更生动,对大众来说圣诞节已越来越是一个民俗。

歌声响起来,使冬日的时光变得温馨,友善,圣诞的装点催促着人们花钱的速度与逼近的节日同步,浮躁焦虑喜庆混合着。而我每年依照着荷包的丰满程度也尽量为自己为社会增砖添瓦。这是过日子,有了心情就是过节,有了歌声就是庆祝,装点而品味就让生活平添了诗意的栖居,我这么想着高兴地花着时间和金钱,自己给自己添着麻烦和兴致。

圣诞是个巨大的生日PARTY,普天同庆的殊荣和神话无人同日而语。

在日月的渗透中我被西化同化自觉化到了一种自然的地步。我更相信一切力量都不如时间的力量,滴水穿石,没有任何东西不被时间击败,何况渺小脆弱的我,加上我灵魂深处所具有的宗教情怀像一种适合种花的土壤,我被圣灵的故事和圣诞歌声感动。
但是蹉跎至今,我仍在那半即半离的远处,仰视着教堂顶端十字架上的耶和华。我并不为自己的蹉跎和犹疑难为情,走进教堂很容易,真诚的信仰是很难的历程。

每次穿过城里的主要街道,路过一个又一个不同教派的教堂我都会多看几眼,甚至驻足,它们是天主教堂,基督教公理教堂,福音教派教堂,路德派教堂,圣佛兰克,圣玛利亚,耶稣基督。。。。。。还有几个其他的派别,可见一本圣经各自表述,见仁见智由来已久,在同一个上帝面前人们也在意见纷呈强调不同,这不是上帝的意思,是人的本性。那么谁更接近上帝的意思呢?谁都在说自己吧!如果说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但对真理的解释却是五花八门的,人并不是一个模子脱出来的,人因为经历和位置的不同对客观的理解甚至真理的理解不一样。

在我家居附近的小城镇里的教堂有的很气派,古老,也有的很朴素的,由于这些教堂在这里此起彼伏,使这个小城显得古老而庄重。大概有近200多年的历史了,这在美国的历史上是很长的时间。

教堂顶上的十字和巨大的雕花玻璃窗常常给我神秘和庄严的感觉。我虽然在向圣的道路上磕磕绊绊,但一直没有失去寻求和向往,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我会义无反顾地皈依。我相信心的深处人需要把灵魂依托的,我希望神的去处是个最好的,值得信任的地方,这让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在这件事上我是个十分认真而近于苛求的人。

我没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我有机会为自己灵魂的去处做选择。这是一件一生的挣扎不可放弃的实践,我渐渐认识到它其实是每天的功课和学习,不必着急是否在名义上被神庇护着。神如果是博爱的他不会因为我的后进而嫌弃,对不对?

我就这样在远处希望神宽容我的落后。

作为一个凡人,心灵和身体都有软弱的时候,可是我很明白,宗教于我不仅仅是求得怜悯,和死后进天堂的问题。
我是谦卑的,但我不愿意放弃思想的自由,也许是因为我在专制和个人崇拜的社会里长大,逃离了禁锢思想的环境后,对思想的权利看得很重,自由如果一定要与孤独
,寂寞甚至清贫相伴,这也是我必须接受的代价。这实在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与高尚卑鄙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不幸在这些事情上是个认死理儿的人。

 

来美后我参加过不止一次查经班  又选择离开了。

由东岸向西部迁徙又转回来。那一年两年,我体会了没着没落的自由,但没有得到心灵的自由。生存的焦虑,使心如牢役,没有信仰支撑也更容易焦虑,生命有着无法承受的轻飘,使任何有保障的生活都令我向往。过去的生活和思想意识强烈地影响着在新的生活中的情绪,决定,路线。

教会的方式不是我渴望的思想方式。当朋友隆重的天主教仪式的婚礼在不到两年破裂后,我比他更怀疑人们的信仰和主的关照。人不信主,何必违心?更何必作秀?

阳光,海岸,沙滩在精神迷失中凸显着寂寞,我与加州穿着凉鞋的圣诞老人在商城里照了几张相,把兜里的钱换成飞机票回到白雪皑皑的标准得象圣诞卡片上的东北部小城,那年的圣诞节我们一家买了第一棵小小的圣诞树,圣诞的早晨我第一次得到一件礼物:一只戒指,上边欠着一圈小小的黑色石头和极其微小的钻石,在我们的婚姻里连结婚在内这是第一件叫做首饰的东西。从那起,我想我们应该在一起共度平淡的日子,无论下一个圣诞节的圣诞老人是穿踏雪的皮靴,还是穿短裤和凉鞋。

宗教凝聚人们同心同德也是它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并不是每个信徒到教堂都是来探讨为什么活着,和灵魂的问题。

我在中西部居住了好几年,近距离地接触过路德教教会,教堂,教民和牧师还有他们的家庭,到现在我和牧师一家还是朋友。那是我离基督教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最近的一段时间,神学院古老庄重的建筑和它背后的树林是我们每天都去散步的地方,有一天我带着刚刚可以走路的儿子爬上教堂的台阶,他竟坚持要我带他进去,我们就推开了那挂着一对WREATH的大门。我对教堂一直有一种心底的敬畏之心,那以前自己也没有迈进这个门槛的经历。

一进大门的前庭,有一个黑色大理石的像喷泉似的水池,我想这是给洗礼用的地方,第二道大门引进大堂,里面没人,一排一排的木椅,前台的整个后墙背景是五彩的花玻璃拼成的耶稣基督的形象,阳光正从玻璃的后面照射过来,五光十色特别的精彩,震慑人心,我不由地抱起儿子,屏住呼吸,站在走道里仰望,我不知道小儿在想什么,他紧紧搂着我的脖子我听见砰砰的心跳声。两厢里的大雕花玻璃窗也散射进光线,在这高高的穹顶下,人显得很小。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坐在前排椅子上,祈祷什么,我只是紧紧地抱着儿子小小的身体,紧张地看着十字架上的受难的耶稣基督。我本是有心请愿,祈祷的,希望神赐福于我的孩子,可是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也不习惯这样的庄重,我感到压抑。呆了几分钟我转过身往外走,注意到教堂的后半部分的二层楼上整个都是管风琴!非常壮观。我放下儿子领着他的小手走出教堂大门,阳光分外刺眼我不由得眯起眼睛。那一次意外造访给儿子留下很深的印象。以后我们经常在神学院的图书馆,水池旁,树林里,钟楼的台阶上玩耍。也认识了神学院学习的路德教会的朋友。他们的生活虔诚朴实认真。我也参加过他们查经的聚会。

以后他们毕业离开去了各地,我还住在那附近,教堂,和那些古老的建筑在岁月中依然,粉色的石墙,青蓝的石瓦房顶,钟楼的青铜大钟。那一群建筑门楣上刻着一七五几年建造的记号。

进入了新世纪后,我们也离开了那里,往东北方向移动,一晃又是十几年了,每当圣诞的歌声响起来,我都会想起中西部认识的人和那古老美丽的神学院。

 

 

 

 




bymyheart 发表评论于
回复花自飘飘零的评论:飘飘对宗教的理解很有见地。有一些灵魂他们始终在追求一种信念和灵属,也许这是宗教的基础吧?祝飘MM节日愉快。
花自飘飘零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这么细致深刻的感受:)
对于宗教,其实真的有很多不同的见解。里面的人未必真的虔诚清澈,外面的人也不见得就迷茫堕入凡尘。。。
我一直觉得,宗教是神圣的,每个人的内心都需要一种属于自己的信仰来滋润,那一种信仰是什么呢?我想,它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在灵魂里出现。
祝心心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bymyheart 发表评论于
回复DUMARTINI的评论:
谢谢杜姐。节日总是带着很多记忆,也重新看清自己的脚印。祝姐姐节日愉快。
DUMARTINI 发表评论于
谢谢心妹说的故事,很动人,这些文字和心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