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戏局和帝国模式的探讨(全职团队讨论稿)

致力于做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和政治层面的研究,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兰德机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欧债戏局和帝国模式的探讨(全职团队讨论稿)

一、欧债戏局

二、帝国模式的探讨(一)

 

一、欧债戏局

欧债危机从来都是一场戏,这场戏的总导演是美国,表演者是欧元区诸国,买单者则是周围看戏的。从今年刚开始写欧债危机,笔者曾判断雷曼事件可能会重演。绕了一圈才发现,大家都入戏太深了,在后来理解了地缘政治游戏规则之后,笔者就明确指出欧债的终点是不死不活,不是解散也不是完成财政统一。演这场戏的目的是美元回流,收割新兴经济体,在世界范围内完成新的财富分配。之前连续写博文阐述了相关的论证,有心的朋友可以查阅之前的文章。

最近从一篇新闻中,从侧面论证了这个事实,具体可以看这个链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4631213号美联储悄悄拯救了一家大银行),笔者虽然在数据上暂时无法像国外的机构一样获得一手的最新资料,但从逻辑上已经提前预测了美联储将为欧债国家进行兜底。在上次6大央行救市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在通往2012的路上,美元这只方舟上唯独将中国央行拉下了,要知道中国央行的是世界上资产规模最大的央行,也是外汇储备最充足的央行。这条船上的老大是美联储,其余都是一干尾随的小弟,那中国央行就成了局中的落水狗,不要以为自己储备多就能解决问题,对于美联储来说,联合一干小弟导演一场危机的最重要目标就是获得利益,分享利益。

笔者很早之前就阐述这样的观点,2010年开始的人民币国际化,美元储备的多元化,其中包括大规模投资欧元资产,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买办们大量对外输送的利益,也恰恰是对手们的盘中餐。在美元贬值近10年的时候即将进入反转点之时,有人突然冒出来说,美元贬值很痛心之类的话语,这正如老刘所言,这个国家要么是一群金融白痴长期把持国民经济命脉,要么有一群彻头彻尾的卖国贼在配合美国的大戏。现在这场大戏即将进了下一轮高潮了,这次主要表演者将不再是欧债国家,而是一旁看戏的中国。如果比较完美的话,那这些美元买办将是美国经济复苏的最大的功臣,或许美元这只方舟上早就为他们预留好了上等的舱位,不需要担心2012年的风浪。

 

在接下来的金融去杠杆化,和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黑洞面前,美元将持续性的回流美国和欧洲。从中国的外汇占款连续2个月减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美元的强势,不仅仅导致了全球大宗商品的顶部反转形态,对于中国股市来说,也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人民币连续盘中跌停,这并不是偶然,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最后央行不得不拿外汇储备暂时顶住了对方的进攻。但形势并没有得到逆转,后面的进攻将愈加猛烈,中国的命门在于外贸顺差,所以昨天的博文中已经指出了这一问题,现阶段的大规模反倾销,只会授人以柄。美元买办们并没有真正醒悟,而是在最后时刻用更加隐蔽的手法,来完成自身的使命。

2012年的全球都将面临美元饥渴症,中国不需要考虑再去拯救欧债,而是需要考虑拯救自身。通过救助欧债,来绑定欧盟或德国,来对抗美元,这只是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从侧面也印证了这点,欧债国家除了想得到欧元或美元,不会给中国任何实质性利益,甚至都不愿承认市场经济地位,因为一旦承认,就无法和美国联手施行大规模的贸易制裁。中国经济对外的盟友,不能像以前那样寄希望于欧美。而需要将目光投向俄罗斯、巴西、非洲等地区。中国需要注意手中的外汇储备,这是一张牌,不能再盲目的四处出击了,而是需要集中兵力,配置成流动性更好的美元资产,以应对后面的危局。

中国无法再继续政府投资拉动经济这条路了,凯恩斯主义并不能拯救经济,只会让债务黑洞继续扩大,导致彻底的崩盘。除去出口和投资,那只有拉动内需。所以做到有效的公平分配,是经济上的唯一自我拯救之路。最近笔者听到明年事业单位将再次大规模加薪的消息,深感忧虑,这样的分配模式只会让社会的财富天平进一步倾斜。现在急需要做的是调节政府、资本家、民众三者之间的财富失衡,大规模削减政府支出,在政府内部做到同工同酬(还有很多合同工在做同样的事情,工资却连一半都不到),向大资本所有者征收暴利税,同时向民众和众多私企实行大规模的减税,不仅仅是要减少所得税,也要考虑社保的减负(类似上海的公积金政策,已经到了税负的极点,大部分收取的公积金和社保成为闲置资金,却有人想拿它来添股市的窟窿,其实只有让它们回到民众手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货币效益)。在改革分配模式的同时,笔者更担心分配的执行有效性和公平性。中国更需要一个至高无上的法律体系和监督体系,来保障这一次新的财富分配运动,完成自身的进化,这也是历史给予中国的机会。

 

二、帝国模式的探讨(一)

从帝国这个名词概念来看,帝最早是神权的代表,国是一个地理概念。简单的寓意就是一定区域内神的旨意的到达。这样可以看出帝国的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硬件,是指这个国家的地理区域,人口这些硬指标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其中地理要素大于人口要素。第二个是软件,是指意识文化层面的相对统一和认同,这一点要大于组织结构,因为不管何种组织架构,如果思想体系无法统一和认同,那这个帝国再强大,也会很快瓦解。

硬件标准比较简单,比如日本,再强也无法成为真正意义的帝国,因为缺乏地理纵深。还有德国,要么成为欧洲的心脏和主导,要么永远困于这块马赛克之中,目前来看,还没有蜕变的迹象。再看俄罗斯,有这个体量,但不解决人口问题的话,这个帝国将逐渐衰亡。放眼全球,现有的帝国和潜在的帝国也就是美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之前的大英帝国,包括更早的荷兰、西班牙之类的,注定是短命的帝国竞争者,海外殖民地与本土大陆的地理分割,造成无法进行融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帝国一般先是用武力来完成地理领域的统一,再是完成意识领域的统一。武力需要依赖于技术的发展,从青铜到铁器,再到火器,后面还会有更高级的,比如生物武器。帝国的扩张和控制力也是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扩大,看看中国、俄罗斯历史版图的变化,应该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意识层面的统一,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往前的过程。从最早的神权到王权,再从王权逐步过渡到民权,这也见证了人类认知的历史过程。

神权的代表如古埃及,在国家机器和组织尚不够强大的情况下,法老将自己视作太阳神的化身,以此来获得权威和认同。后面中国的秦帝国、汉帝国,则是神权和王权的某种结合,一方面以君命神授的概念来强调神的旨意,另外一方面,灌输孔孟之道(后来发展到三纲五常)来获得自发的忠君意识。近代欧洲国家的王权也是从罗马教廷的神权过渡而来,后面的宗教革命冲击了原有的神权权威,解放了民众的思想,也间接削弱了王权。在新的宗教倡导平等自由的新思想冲击下,王权意识自然没有生存的根基,这也是欧洲的王权社会短命的根本原因。民权社会的兴起也意味着民权意识开始取代王权意识占据主流,思想的解放,同时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这可以算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从竞争的角度也可以解释这个转变是符合进化规律的。神权社会是固定不变的,几千年来可以是一个神,无法超越,可以说是没有竞争,社会发展的速度极其缓慢。王权社会相对固化,但还是可以容许一部分的竞争,比如中国的科举考试,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从一定程度上帮助王权社会实行了部分新陈代谢的功能,大大延长了王权体系的寿命。到民权社会,整个国家体系的作用是给所有人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舞台,进行良性的充分竞争,社会由此也进入快速发展周期。

中国从秦帝国开始,到最近的清帝国,几千年来一直在王权社会的池子里饶圈圈,归根结底,是人们的思想被儒教中的信奉天命,循礼正名这些教条禁锢住了。同时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对儒教进行了很好的互补,入世者遵循儒教的模式行王权之道,而更多的智者在看透世事之后,并不是去要求平等的民权,而是选择逃避世事,同时在思想上选择了另外一端,即道教和佛教。这并不能怪他们,如果没有民众的思想基础,以个体力量与王权谋皮,无异于自取灭亡,那选择避世,陶醉于另外一种思维体系,或者等到自己认可的明君出现,再重出江湖,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儒道佛三教可以说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每个中国人多少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好处是这套哲学体系有很完整的逻辑,包含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处世的行为模式,思想上的深层次探知,所有的人都能够从这套哲学体系中吸收自己所需要的思想精华,并在系统性思维上远超过西方社会的思维体系。也恰恰是这个自成一体,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思维体系,使得大部分民众在思想意识上没有真正的突破,不少人在愤懑中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并不代表他认为所有人都该平等,只不过他想的是自己终有一天,也能成为心目中那个王侯将相。中国几千年来的官本位思想也是源自于王权意识,虽然官与民在法理上是人人平等,但在人们的深层次意识中,依然是官在上,民在下。

儒教讲究的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及仁义礼智信,优点是使得中国社会比较容易融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即使在法律体系欠缺的情况下,民众依然能够遵循道统守则来保持社会的稳定。另外一个作用是,使得王权模式能够在社会中扎下根来,因为在最小的社会细胞--家庭中,父即可以享受集权的快感,那继续往上就是下级无条件服从上级,而这跟集权链条的顶端就是一国之君。但坏处是显而易见的,在新的王朝兴起的时候,君王主要是受到大部分民众的拥戴,所以才能站上权力的巅峰,刚开始的王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多数民众的利益。但没有权力约束的制度下,没有人能永远做圣人,权力的失衡必然导致利益分配的失衡。最终失衡到极致,而这种王权模式无法做出自动调整,那么新一轮的崩溃就会到来。当然儒教后来在明代发展到程朱理学,已经完全僵化,对社会的思想禁锢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套模式完全是在守护原有的王权体系,而不是在竞争中往前突破。大家也知道明代正好是中国对外航海的年代,那时候中国完全有能力超过欧洲获得海上霸权,但正是因为儒教这套守成的思想体系,自己主动封杀了对外的联络,最终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当然,和当时我国的财力和外交习惯和国家特性有关,我们的船出去是送东西的,不象欧美的船出去是抢东西的)

反观当今,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破坏了原有的那套传统的思想体系,另外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民权社会的理念。最早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其实已经宣告了民权社会的开端,但这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我们在意识形态的路上,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真正的大师能够站出来,指出民族的方向。我们既不能回到过去,重新搞那一套愚忠愚孝的儒教,也不能完全投入到西方的怀抱,因为几千年的思想文化不是一天能够扭转的。这个转变是亦步亦趋的,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轻重缓急都需要有比较好的分寸。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民权社会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马上照办西方那一套制度体系,因为制度只是衣裳,真正的内涵在于思想文化土壤的转变。权利的平等,均衡博弈和民权社会中统治意识的转变,这个才是现阶段最紧急的事情。俄罗斯人民用了痛苦的10年,来获得走向民权社会的意识。目前的俄罗斯,从制度上来说,是照搬了西方那一套,但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普京还是他们心目的王权代表,俄罗斯的总统还是有着相当於王权的权力,并没有太多的变化。虽然俄罗斯式的民主只是假民主,但普京已经意识到了,他代表的不再是独裁式的王权,而是他必须要为民权低头,这样他才能有生存的空间,才能将俄罗斯带入新的辉煌,这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的选择。

民权社会最根本的一点在于平等意识,因为只有平等才能相互制衡,才能充分竞争,进而发展生产力。从中国社会体系中最小的家庭细胞来看,之前家长式的权威开始在逐渐弱化,自我意识在逐渐觉醒。所以中国从王权社会往民权社会过渡,也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过程。我们可以保留一部分儒佛道教传统中顺应潮流的部分,比如信、中庸,阴阳平衡之道等等,同样也要坚决摒弃愚忠、愚孝之类的旧观念,这些是王权体系的利器,但却是民权社会的绊脚石。我们需要接受西方的平等自由思想,这样才能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民众的进步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进步。但也需要摒弃西方那种你死我活的竞争思想,共生共存是真正的自然和谐之道。更无须完全否定自身,去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从个人来说,模仿永远是悲剧,更不要说一个国家。

王权可以借用神的旨意,或者说通过造神运动来统一思想,强化自己的统治。但民权社会,唯一可以强调的就是爱国主义与国家意志。我们是多民族国家,光说民族意识还是显得有些狭隘的。苏联和美国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一个是民族马赛克,另外一个是民族大融炉。这个国家是全民所有,那么只有每个人从心底里面去认同这个国家,从思想意识上以国家利益为最终导向,那我们才算真正的进入民权社会。我们不需要去寻求救国救世的大英雄,民权体系中,每一个公民都是这个国家的英雄。所以我们看俄罗斯的普京和美国的奥巴马,就明白中间的差异,普京是英雄式人物,但奥巴马在真正意义上只是一介平民。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恰恰是每一个公民能在自己权力与国家平等之时,同样将自己的责任延伸到这个国家之上。当然,我们同样需要统治者能看到世界发展与社会进化的潮流,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出相应的转变,以顺利引导这个国家向民权体系进行过渡。

改革开放,中国失去了很多财富,原有的思维体系被削弱,但从回报来看,民众思想意识的逐步转变,是整个社会体系进入下一轮进化的根基。作为民众来说,需要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历史位置,以何种心态和方式来面对将来的社会变革。同样,作用统治者来说,必须是顺应历史的潮流,往民权社会的方向进行转变。治大国如烹小鲜,中国不适合在短时间内做出巨大的政治制度改革,但在通往民权社会的这条路上,统治者依然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分配模式的转变、独立监管体系的运行、权力约束体系的建立等等。最近,我们再次看到三民主义在时隔100年后重新放在了显要的位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预示着统治着摆脱了思想意识上的困扰和争端,正在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不管是统治者和民众,都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努力,形成共振的合力,我们这个国家才能看到希望。中国要真正成为帝国,不能永远在历史的圈圈里面打转,要么顺应潮流选择进化,要么就是被历史的车轮所淘汰。

这一章节主要讲了思想文化中的转变,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后面将继续对帝国的组织模式、资本的定位、矛盾调和等等进行探讨。

 

备注:文中关于儒佛道教的描述和思考,部分是受到了金观涛、刘青峰所著的《兴盛与危机》一书的相关内容启发,在此表示感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