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韩寒有什么办法让方舟子闭嘴?
韩寒有什么办法让方舟子闭嘴?
韩寒有什么办法让方舟子闭嘴?
最近两个星期,海内外的中国人都沉浸在过大年的欢乐气氛中,与此同时,一场世纪口水大战正在逐渐拉开序幕。在此时此刻,能够有机会一睹方舟子大战韩寒,真乃三生有幸。韩寒、方舟子互掐,如今已经闹到要对薄公堂的地步,实在有些出乎预料。韩寒一而再、再而三地进退失据,也颇让人大跌眼镜。
首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事件的大概经过。事情始于麦田在年前发博文,质疑韩寒的文章似乎出自一个团队,而不只是韩寒一个人,并推论韩寒的很多文章看似有人代笔。对此“谬论”韩寒当然嗤之以鼻并信誓旦旦在自己的博客里宣布:如果有人能证明他的文章有人代笔,或者能证明有一个韩寒团队,将给出奖金2000万。此举立刻得到范冰冰的赞助,她另加2000万,将悬赏金额提到4000万。由于此事的轰动效应,吸引了广大网民的注意,最重要的是被方舟子盯上。
很显然,韩寒的所谓悬赏是一种孩子气的义气用事,也可以说是一场闹剧,因为它根本没有真正落实的措施,也给人以财大气粗吓虎人的感觉,难怪韩寒对这个悬赏告示的文字也在事后做过多处修改。对搞这样的悬赏的动机,我以为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韩寒货真价实,根本不怕,因而夸下2000万的海口;第二种,韩寒心虚,怕别人纠缠不放,所以重棒出击,试图收到赫阻的功效。
不管出于什么动机,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正是这个悬赏让方舟子来了劲头,迅速加入质疑者的行列。由于方舟子推波助澜,质疑声越闹越大,让韩寒始料未及,韩寒这回更急眼了。连续在博客发文攻击方舟子,脏话、粗话、讥讽秃头生理缺陷的话都上了。韩寒的这招凌厉攻势很快奏效,麦田公开道歉,宣布因证据不足而退出论战。始作蛹者麦田的投降,让韩寒和他的粉丝们士气大振。韩寒得势不饶人,不失时机地赶快对方舟子进行了一番刻薄的嘲讽:“在《正常文章一篇》发表后的7个小时,麦田发表了他的道歉信。我接受他的道歉信。同时我比较担心方舟子老师。因为方舟子老师登台唱了几句,刚准备要唱高潮部分,被人切歌了。愿方舟子能早日走出来。大家新年快乐。”我以为,这种一边宣布自己胜利,一边藐视对手的做法是非常要不得的。他隔空喊话劝降,不应当用这种口气,因此铸下大错。须知,方舟子视名誉和信用为生命,如果他在没有任何体面下台阶的情况下向韩寒投城,无异于自杀。所以,方舟子既然已经淌了这趟浑水,就必须硬着头皮,坚持到底。于是论战进一步升级。
韩寒的最初设想是好的,心态也是比较超脱的。他在1月25日发的《孤方请自赏》博文里,已经决定不再对方舟子的质疑回应了,本来以为事情会很快落幕。就像当初方舟子打假唐骏的时候,唐骏一直不做回应,媒体不再炒作,方舟子也就不得不停战。然而,面对方舟子质疑的炮火,韩寒的定力显然不够。一是因为韩寒毕竟年轻气盛,不愿甘拜下风;二是因为韩寒粉丝众多,为他摇旗呐喊助威,逼其上阵。因此,韩寒未能信守自己的承诺,一直被方舟子牵着鼻子走,一再应战,没法脱身。最后韩寒不得不寻求法院介入。
目前,方舟子的火力主要集中在韩寒的早期作品,包括他的成名作《杯中窥人》和《书店(一)》、《求医》、《三重门》。他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分析后,认为这些作品不可能出于当时的韩寒之手,无论从生活阅历、社会背景,还是知识面的角度,韩寒都不可能写出这些东西,而韩寒的父亲是最可能的代笔人。如果韩寒的这几篇作品真的是旷世之作倒也罢了,偏偏不是。按照方的说法,这几篇东西如果是出于成人之手,便是一般作品,而只有把它们和14岁的少年联系到一起,才有价值。而且,按照方舟子的说法,如果不是他的《杯中窥人》一举夺得《萌芽》新概念大赛头奖,《书店(一)》和《求医》等作品是不是能发表都是问题。
我自己虽然读过几篇韩寒的博客杂文,但没有读过韩寒的文学作品,因而对此没有什么发言权。不过我知道,文学作品不可能没有虚构,即使是写亲身经历的事,即使是散文,也不可能百分百的要求全部真实,毕竟那不是自传。话说回来,即使是自传、报告文学也不一定都能做到百分百的真实,何况韩寒还是个孩子?所以,我认为方舟子有点小题大作,为打假而打假的成分较大。
诚然,韩寒的很多作品会受到他父亲的影响,他父亲的经历也许会被他自觉不自觉地揉进自己的作品中;更进一步说,韩寒也可能把从他父亲和别人那里道听途说得来的一些中外名著里的东西,非常漂亮无误地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而没有真正读过这些名著。不能因为韩寒做了这些,就认定韩寒的作品是别人代笔写的。方舟子在分析韩寒文章的过程中还会发现越来越多所谓的“线索”,但这都没有多少价值。我认为文学作品是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的。就像我们无法分析出为什么莫扎特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写出那么多流芳千古的音乐作品那样,我们也无法分析出韩寒为什么会小小年纪能写出成人才能写出的文章。一句话,因为作品里有些不太和情理的东西就断然剥夺一个人的创作权,未免过于武断和残酷。
从目前所有公布的正反两个方面的证据来看,谁都没有充足的直接证据来说服对方,也就是说,方舟子对韩寒的所有质疑也只是质疑而已。在没有人能证明韩寒的文章的确是别人代笔钱之前,韩寒是清白的。但是,韩寒在被质疑之后,他的名誉无疑已经受到损伤,他在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地位已经开始动摇,他的天才光环也有些褪色。我认为,这些都不重要。我认为,重要事情的是,有价值的事情是,韩寒如果来向世人证明,他,韩寒是货真价实的韩寒,一个很有天赋的作家,一个很有思想的青年偶像。如果一直以来韩寒的作品都是由别人代笔,那么韩寒就只是空有其表,这样的人继续在社会上招摇撞骗,当然是有害的。相反,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的韩寒,如果能向他的粉丝们以及所有中国的青少年们证明,他确实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作家,那么正面意义是巨大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一个写了十几年的作家,要证明自己的知识面和思想深度,是不应当有什么难度的。
所以,韩寒如果想要让方舟子闭嘴,想让大众心服口服,光拿什么手稿出来,光向人们展示几封家书是远远不够的。韩寒可以高调出来和方舟子现场答辩,现场直播,口试加笔试,一比各自的才华,让全国人民做裁判。如果韩寒能把方舟子比下去,不仅可以让方舟子立刻闭嘴,也可以彻底打消亿万人民心中的顾虑和疑团。如果韩寒不愿意这么做,那他还可以选择沉默,从此永远保持沉默,不对方舟子的质疑回应,虽然不能立即为自己正名,但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总比越描越黑要好。时间久了,事情也就过去了。这种事情闹到法庭,只会让其生命力更加长久。作家归根结底是要用作品说话的,很难想象,一个人会一辈子让人代笔,也很难想象,一个靠人代笔的作者会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
附:
方舟子博文目录和发表时间
“天才”韩寒《书店(一)》分析
(0/73020)2012-01-31 11:03
[转载]从医药角度对《求医》一文的…
(0/28829)2012-01-31 08:35
两封奇怪的韩寒家书
(0/110076)2012-01-30 12:37
三度剖析韩寒《求医》之谜
(0/58355)2012-01-30 11:26
对韩寒起诉我侵犯其名誉权一事的五…
(0/104527)2012-01-29 17:39
点评韩寒及其父亲的回应
(0/148225)2012-01-29 15:05
对“天才”韩寒《求医》的医学分析
(0/151038)2012-01-28 10:40
简评韩寒父亲韩仁均《说说我自己》
(0/90323)2012-01-27 15:53
“天才”韩寒作品《求医》分析
(0/157570)2012-01-27 10:57
“天才”韩寒创作《三重门》之谜
(0/229918)2012-01-26 09:29
“天才”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之谜…
(0/171558)2012-01-25 11:09
“天才”韩寒的写作能力
(0/171683)2012-01-24 08:57
微博20日(2011年12月31日~2012年…
(0/40773)2012-01-24 08:55
韩寒的悬赏闹剧
(0/94030)2012-01-22 10:15
“天才”韩寒的文史水平
(0/298241)2012-01-21 10:14
再说造谣者韩寒——二答韩寒《人造方…
(0/246752)2012-01-20 11:15
造谣者韩寒——答韩寒《人造方舟子》…
(0/253783)2012-01-19 22:51
答韩寒《正常文章一篇》
韩寒博文目录和发表时间
转发——《质疑鲁迅》,作者方尺规。…
(7960/337638)2012-01-30 21:04
我写下的这些都可以成为呈堂证供
(13606/645462)2012-01-29 03:51
答春绿
(5260/425370)2012-01-28 18:55
看着手稿真欢乐——附16岁写孔庆东文…
(6105/425131)2012-01-28 02:44
我的父亲韩仁均以及他的作品
(10859/454691)2012-01-27 14:08
《光明和磊落》——我的手稿集
(28806/606882)2012-01-25 05:29
孤方请自赏
(11911/775613)2012-01-20 20:36
人造方舟子
(21362/965163)2012-01-19 21:30
超常文章一篇
(6978/689948)2012-01-19 00:31
正常文章一篇
(18845/903767)2012-01-18 16:59
小破文章一篇
huangshang 发表评论于
"韩寒的所谓悬赏是一种孩子气的义气用事". 三十岁的孩子。 呵呵
庞士清 发表评论于
方韩之争,论点纷纭。如果将事实真相比作太阳,那么这些论点就是远近不同、大小不等,围绕着太阳运转的行星。而其中一些有海外学历的博士教授们的论点,可谓是离太阳最远的那一颗。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与韩寒的人生经历,正像有12个小时时差的东西半球一样,不可同日而语。彼此误会之深,焉能不看走眼!
中国的大学教育被喻为独木桥。留过学的博士教授们当然是独木桥上一路顺风,最快到达彼岸的佼佼者。但谁承想一个只身游过来的小子竞然捷足先登,正在岸上风光不说,还对独木桥不以为然,对桥上过来的人有所不敬。出国求学的确不易,撇开异域生活,语言障碍不谈。仅论文一项,对理工科博士生而言,没有一篇不是以大量的实验、丰富的数据为依据;而对文史哲博士生来说,没有一章不是对原著及作者通读吃透后的产物。五年十载,满腹经纶之外,练就得正是一套严谨缜密的治学方法。学术生涯,社会使命,靠得就是这把龙泉宝剑。然而对于这一切,韩寒则是另一个世界的孩子。从小受父亲的影响,觉得写作既了不起又好玩。环境许可、条件所及的图书自然读了不少,写作的欲望及能力与日俱增。上中学住校后,应该是韩寒倍受煎熬的时期。一方面,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读书、写作。另一方面,各科成绩的要求裹挟着社会及家庭的压力,如狼似虎,苦苦相逼。孤注一掷的韩寒在书的引领下渐行渐远,回望上独木桥的路已绝。就在他四面楚歌时,和他相看两不厌的文字、文学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力量及后来艳光四射的辉煌。
随便讲一个故事,周围的人没听过;有心问一本书,老师不知道;偶然提及一位并未远去的大家,同学无反应。韩寒来劲了,此时不下笔,还待何时!如此才有了令博士教授们质疑的《三重门》。留洋博士教授们铁定地认为,不读《红楼梦》是万万写不出评论《红楼梦》的文章的。一般人也习惯地认为,不读张爱玲的书如何能写出评述张爱玲的篇什来。这般认为差矣!韩寒的成功之路正始于此。殊不知,虽未读曹雪芹,只要读了俞平伯、周汝昌、冯其庸等红学家们的书。荣宁二府如在眼前,十二金钗似在身边,赏心悦目之余,不觉指指点点,落墨纸上便是妙文。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远眺。同样不读张爱玲一字,只要读了夏志清、刘绍铭、李欧梵等众学者的著述,不仅对张爱玲的生平事迹了如指掌,还对她的峰巅时期、传世佳作、中文造诣、英文功力;警世的名言、惊人的才气;甚或傅雷当年对她小说评价的得失、甚或胡兰成民国女子一章如何活色生香烂熟于心。知晓了这一切,不禁产生了自己的联想,下笔成章又是雄文。文中不妨立有自己的妙论:这位民国临水照花人,真正是新旧时代交替的牺牲品。否则如此绝世才女怎会短暂辉煌一下而落寞寂寥大半生呢。不仅如此,红学家们的书籍、研究张的专著还会连带出更多的书名和人名。少年韩寒正是用这种阅读及书写方式编织成了一张野心勃勃的巨网悬挂在《三重门》内。在当时这是身处绝境的韩寒证明自己的唯一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日趋成熟的韩寒逐渐厌倦了别人咀嚼过的馒头,发誓下笔为文,字出己意,甚至连一个典故都不用,开始彻底背叛自己的过去。
韩寒成长中的这一变化,使得他在公共场合并不情愿谈论过去的写作。已经决绝了的东西有何兴致大谈特谈呢。同时面对媒体他也并不忌讳承认自己没有读过《红楼梦》。韩寒倒是随意率性地快活着,可怜这些言谈举止浪掷了博士教授们多少时间精力和一肚子学问刨根问底。既然韩寒短期内不可能读得完那么多古今中外名著,知道那么多古今中外名人,韩父用稍多些的时间就能读完、知道了吗?须知韩寒父亲应该拥有知青或相似的经历,不仅上有老下有小,本职工作不可误,各种“运动”、“学习”也不可少呢。
毕竟韩寒当年汲取的养分成就了他今天的大树,这才有了点击率上亿的博客杂文,这才有了近期用心良苦的“韩三篇”。韩寒一路证明自己走到今天,浑身是胆真乃常人所不及,其中的艰难困苦亦真不足为外人道。韩寒的另一项证明,就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雄健的赛车手。这也使博士教授们满腹狐疑。芸芸众生,前途茫茫,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已是不易,为何他同时在不同的行业里大放异彩?的确,现代教育文理早在进入高中时就分道扬镳,大学里的专业也是越分越细,艺术体育更是争奖夺利。通识全才早已绝迹,我辈只有敬仰古人的份。张衡是我国古代少有的科学家,须知他的诗赋并不输于当时的任何一位辞章巨臂。岑参、高适以诗人之才在西域边陲建功立业。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身有残疾,英年早逝。仅36年的生命中不仅诗名远扬,同时还是击剑、射击、拳击高手。他至今是希腊人民心中争取民族解放运动的英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更是多项领域里的博学者,同时是艺术家、建筑师、医学家、工程师、数学家及发明家。当今韩寒能文思与赛车齐飞,真正得益于早年退出三重门不上独木桥。其实在中国高等教育自毁前程与重搭独木桥的十二年间,招工、参军、各单位用人时,自学成才是和走后门并行的两条人生路。直到恢复高考头两年,大学仍敞开大门,广招社会上勤奋自学之有用人才。77、78及头两届研究生中,处处是自学成才者的身影。陈丹青即是其中之一,他自己都说以当年之资过今之独木桥绝无可能。自学成才从古代至不久前的过去,曾屡见不鲜,偏偏在当今中国成为不可能与不可信。甚至连这一词语也消失了,故韩寒说他自己造就了自己。李白在科举盛行时,不屑一考,以天马行空的诗才名动京华。稍晚的杜甫虽屡试不中,仍凭着不懈的努力,以诗笔留青史,光照后世。
应当承认博士教授们的一套治学方法是在正常的坐标系统中建立起来的。实际运用中果然剑指眉心、削铁如泥,逻辑、理性、效率、结果均堪称一流。但是在韩寒建立的非常态坐标系统中却施展不开,甚至完全失灵。以至于其方法本身技术性能越良好,其结果偏离事实真相就越遥远。所以他们精准细微地分析论证出:韩寒少年时期的行文出自其父之手而成年后的博文则由整整一个团队操刀。不仅如此而已,当年的参赛复试也都是韩氏父子造假。可叹的是,他们自己也感到十几年用得得心应手的龙泉宝剑,在韩寒这儿的确力不从心。这边厢文科教授才推论出韩寒参加复试是事先背好后临场默出的,那边厢就有理科博士鉴定出韩寒是直接带了父亲的手稿当场交给监考老师的。终于又有了惊人发现,韩氏父子口中的“重”字居然发音不同,老爸写的书,韩寒连书名都不知道。试问,应该相信韩氏父子连一个书名都没串通好就欺骗了国人十三年好呢?还是相信韩寒住在学校荒废功课苦写《三重门》,而老爸只字不知更靠谱呢?在自学成才无迹可寻的年代,如果韩寒告知老爸,他打算两耳不闻各门课,一心只写三重门,老爸当即不打他半死也会将他通宵骂死。辛运的是,韩寒钟爱的文字没有让他失望,春衫少年获奖出书后退学,老爸也只好认了。自由了的韩寒,赛车、写博文风雨兼程,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屑一顾独木桥了。
方韩之争显现了各自的局限。博士教授们因怀疑在先,导了一幕“疑人偷斧”的滑稽剧。韩寒因受伤过度,演了一场“来者不善”的打斗戏。韩寒应该记得,文字、文学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文明是你拥有的真正力量。而博士教授们也正是从中汲取力量的同道人。张爱玲有句名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只有了解对方并非恶意的初衷,才能看到他们迈向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脚印。同时也才能使自己从整个事件的伤痛中尽快复原。而博士教授们也应该懂得,韩寒这样经历的少年,不可能像独木桥上昂首阔步过来的孩子一样,四平八稳地成长。因此不必逐项罗列质疑他少年轻狂的言行。君不见,他这会儿正深深懊悔、频频道歉呢。希望博士教授们能够欣赏“韩少”的成长变化从而欣喜“韩生”的成熟理性。
韩寒少年时期的阅读经验,令他保持了一颗学校教育无法培育出的赤子之心。这是韩寒的终身财富。不必为曾经的阅读方式自惭形秽,更不必全盘否定自己的过去。须知,所谓阅读得深与广,非如此而无以广,否则何谈博览群书的快乐。至于深,则必如博士教授们般攻读,而钻研精进的乐趣也正在于此。既深且广,固然好,恐怕我辈又得向中外先贤们致敬了。能做到广中求深或深从广出在当今已实属难能可贵。希望韩寒仍能带着一如既往的赤诚和勇敢,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殿堂大显身手。历史铭记着每一代为这一殿堂添砖加瓦的人,无论他来自学术的象牙塔抑或芳草青青的大地。
needtime 发表评论于
自己没有作弊的话, 不用做任何事情。
不要随他人起舞啊!
teamo19961 发表评论于
好文章,赞一个。
224339 发表评论于
有个法子可以试试:他请方舟子证明一下他的大学期间的重要考试都是他自己做的,没有作弊。请方舟子示范一下怎样的证据和程序就算和各地证明了“是”,然后他可以效法。
紫萸香慢 发表评论于
我怀疑方拐子打假的目的不是什么正义感。开始是出于正义感和忌妒心的混合。打出名了以后又有了权力感:看,多痛快,我是打假教主,我指哪儿哪儿就倒,我打哪儿我的教徒就跟着一块上。
而且我还质疑他平时的生活来源从哪里来?大家都知道他在美国没什么家底的。这些年在网上打假,在生活昂贵的北京怎么生存?不妨假定,他其实也做收钱打假的事。平时打一些有名的人物保持知名度,然后别人看着谁不顺眼或想打掉竞争对手,就出钱让方打假。方也擅长此道,你想,如果把一个人放在放大镜下,总会找出毛病来的。他会把这些毛病夸大,扭曲,最后说你是一个不诚信的人。他的生活费就是这么来的。
zqy68 发表评论于
最近有关韩方之争的文章和评论铺天盖地,博主的这篇文章客观,公正, 赞一个!
众说纷纭,谁也代替不了当事人,拭目以待当看客吧~
XLD 发表评论于
我想韩寒很快就能回过神来,镇定自若地写几篇短文,然后将方舟子晾在一边不予理睬。
本来这个方舟子就是想楷点油儿而已,早晚他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twqiao 发表评论于
我也没怎么看过韩寒的文章,但是方舟子的一个论点
这几篇东西如果是出于成人之手,便是一般作品,而只有把它们和14岁的少年联系到一起,才有价值。
我觉得非常荒唐,谁说小孩子写的文章就一定不如大人写的好呢?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看到一个比我还小的女孩子写的日记(也就16岁左右吧),实在是比当时在报纸上可以读到的成人写的文章好得多。我当时的同学也有文笔了得的。顺便说一句,我那个同学要是现在出名了,有人质疑她的文章是不是她写的话,我一定替她作证,哈哈哈哈。
电视辩论就更荒唐了,韩寒是作家又不是讲演家,为什么要电视辩论呢?
北极企鹅 发表评论于
我要是韩寒才不会理会象方轴子之流--没那闲功夫。他去打官司,那是下下策,公堂上就没有猫腻儿?尤其是中国的法庭。
我要是韩寒我就发一篇言词激烈的文章就把那些人打的闭嘴!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他去打官司,说明他身边的人都很幼稚,看不清,要相信是自己写的还去打什么官司,告什么告?
博主写的很好,赞同,好文!
lanxf126 发表评论于
对薄公堂拿出证据是最合适的。
和方上电视辩论没有意义,因为方不会服输,且对韩寒也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