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天
早上起来,领导感觉好了很多。早餐桌上,领导提出坐巴士环城观看市容,可我和女儿却想逛街和参观教堂,领导对逛街和参观教堂没兴趣,还嫌累。在双方都固执己见的情况下,最后一致通过了领导提出的分头行动的方案。
(P1)吃完早饭,我和女儿直奔大教堂(Se)而去。在大教堂的旁边,正好要经过一个自由市场。相片中那一个个玻璃的金字塔就是市场顶上的通风口,既保证了市场的风雨无阻,有保持了里面的空气流通。
(P2)走进自由市场,卖家不是很多,顾客就更少了,也许是过了时间?蔬菜水果倒是蛮新鲜的,品种也算多。
出了自由市场,顺坡而上就到了大教堂(Se),大教堂的左面,是波尔图的守护神 -- Vimara Peres 骑在马上的雕像,Vimara Peres 在868年把波尔图从摩尔人手里夺了回来。大教堂的大门前有好大一片开放式的露台。在露台的一角,耸立着 一个Manueline pillory (我不知道该如何翻译,Manueline 是葡萄牙特有的一种建筑风格)。站在露台边放眼望去,迷宫般的街道,星罗棋布的住宅,静静流淌的杜罗河尽收眼底,好奇妙的一幅市景图。
(P3)耸立在露台一角的Manueline pillory。
(P4)耸立在露台一角的Manueline pillory。
(P5)露台一角。
(P6)从露台边望出去,高耸的科莱瑞格斯塔和如织的民居。
(P7)左边是格利沃斯教堂(Grilos Church),右边的民居有种是曾相识的感觉。
(P8)左边红瓦房的后面是格利沃斯教堂(Grilos Church),波尔图的教堂真是多,那些在远处的我就叫不出名字了。
(P9)静静流淌的杜罗河。
在露台上拍完相片,我们走进了大教堂。这座动工于1110年,但完工于13世纪的罗马式教堂,不仅是波尔图最古老的古迹之一,也是葡萄牙重点保护的罗马式古迹之一。随着近千年风云变换日斗星移,大教堂也历经了许多的改动,而每一次的改动,都会留下历史的烙印。在建成后600多年的歌德时期,大教堂里添加了哥德式典雅的回廊,到了巴洛克时期,大教堂的外观有了较大的改变, 1772年,大教堂的正门部分进行了改造,仅保留了原始的罗马式玫瑰花型的玻璃窗,罗马式的玫瑰窗下面,却是巴洛克式的门廊。大约在1732,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和画家Nicolau Nasoni在大教堂的外面靠东面的一侧添加了一段优雅的巴洛克长廊。到了18世纪,又在大教堂里面回廊的墙上覆盖上了蓝白两色瓷砖画。尽管大教堂随着时代的变化做着改动,但其整体外观依然罗马式,尤其是它的内部,厚厚的墙壁,半圆和尖顶的拱门,用作装饰的立柱和圆拱,都是力量和稳固的象征。大教堂不仅以它雄伟的结构和非凡的气度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它还是英国公主菲莉帕•兰开斯特和结翰一世国王结婚、“航海家”亨利王子受洗的地方。
大教堂里不许拍照,所以没有留下照片。
(P10)哥德式典雅的回廊。
(P11)大教堂里面的构造。
(P12)大教堂里面的构造。
(P13)大教堂里靠南面的回廊和有镶有蓝白瓷砖的墙。
因时间有限, 不可在大教堂久留。还有别的地方还等着我们去看呢。只能跟蜻蜓点水似的,算是到此一游了。
(P14)市政厅。
(P15)街头一瞥。
(P16)教堂,可惜我不记得名字了。
(P17)仍是街头一瞥,看来当地人对红色有偏爱啊。
(P18)波寥(Bolhao)自由市场。好大的一个自由市场,分楼上楼下几层呢。吃的、穿的、用的都有得卖,可我只关心吃的。看这摊子的架势,一定是大蒜的粉丝。
(P19)波寥(Bolhao)自由市场。好新鲜的水果,品种还真不少。
(P20)阿尔玛斯教堂(Capela das Alams)。这座教堂建于18世纪,但它的外墙全部被瓷砖所覆盖却是20世纪初的事情。这一伟大的杰作,是出自于画家及陶艺家爱德华•雷特之手。这独特而又迷人的蓝、白色教堂,吸引了多少游客的目光,又曾谋杀了多少游客的胶卷啊!
(P21)地铁站。
(P22)杜罗河——被誉为波尔图城市的新鲜血液。正是有了它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流淌,才使得波尔图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P23)杜罗河畔。
(P24)墙头上的信手涂鸦,是艺术,还是污秽?看者自去评说。
(P25)街景。正前方是Church of the Gathered(Igreja dos Congregados),右边是圣本笃火车站(São Bento Station)。
(P26)好醒目的电话亭。
(P27)路边的橱窗。琳琅满目全是酒,一定是卖酒的店家啦。
(P28)“酒干倘卖无”?不懂葡语,到现在也没整明白到底是干嘛的。
(P29)路易斯一世大桥(Ponte Dom Luís I)。这座金属结构的大桥建于19世纪,如此命名是为了表彰国王路易斯一世,那位以他的白话诗和对海的热爱而为葡国人熟知的国王。工程开启时,他还在位。这座单拱桥横跨于杜罗河之上,拱高172米,成为连接波尔图和维拉诺瓦契盖亚(Vila Nova de Gaia)两座城市的纽带。这座桥不仅桥身部分全部采用锻铁而令人惊叹,而且在当初选择设计师时就采用了不拘一格比赛竞争的方式让人佩服。一些知名的建筑师纷纷前来应赛,获胜者是出生德国的建筑师兼土木工程师Théophile Seyrig。Théophile Seyrig曾经是古斯塔夫•艾菲尔(Gustave Eiffel)的合作伙伴。
(P30)大桥下,河水清清,没有污染。鱼儿游水,童子戏水,这番和谐,无需创造。
(P31)通往河边的老街。老街旁的餐馆,别看这会儿没人,到了晚上,可就是另外的一番景象了。
(P31)圣弗朗西斯科教堂(Igreja de São Francisco)。这座建于14世纪的教堂,妙不可言的结构充分体现了洛可可(Rococo)和巴洛克(Baroque)后期的建筑风格。令人难忘的是教堂里面的装饰非同一般,所有的立柱、墙面和天花板全都是木头,上面的点缀是精心雕凿的玫瑰花环、动物、和小天使,极显奢华,堪称一绝。也是到了波尔图不可不去的地方之一。
(P32)圣弗朗西斯科教堂(Igreja de São Francisco)。
(P33)站在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外面的露台,看过马路对面的房顶。
(P34)在圣弗朗西斯科教堂马路对面的一家教堂,只是不知道教堂的名字。
(P35)亨利王子雕像。
(P36)街头一瞥。
到了该回旅馆和领导会合的时间了。真快,马不停蹄的跑了一天,穿行在这除了下坡就是上坡的历史古迹之间,不经意间停下来身旁都是颇有年代或特色的建筑,眼睛是享了福,腿脚可遭了罪。不过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和领导会合后,在领导的带领下来到离旅馆不远的一家中国餐馆吃晚饭。餐馆门前的橱窗里和里面的装饰全是中国的灯笼扇子工艺品和字画,那风格和别的中国餐馆不大一样。坐下后,上来的年轻服务生却是葡国人。正疑惑着,走过来一葡国女子向我们做起了介绍,一口流利的英语让我们吃了一惊。当知道我们也是从中国大陆出来的,她便与我们聊了起来。她说,她的祖父是早年去到那里的华侨,和当地女子结婚后,开了这家中国餐馆,那时中国餐馆在此地算是风毛麟角了,她祖父干得不错,生意做得很红火,不仅受到了当地官员的接见,还上了当地的报纸,那报纸被装在镜框里挂在了门前的橱窗里。身在异乡为异客,她祖父心中始终放不下的是那份思乡的情怀。借着开这餐馆,也算是对祖父的中国情节的一份安慰吧。当祖父年纪大了干不动了的时候,他那只有着1/2中国血统的父亲,二话没说就接过了餐馆。子承父业,是因为把这餐馆传承下去是她爷爷的心愿,她父亲不想违背。她父亲和当地的女子结了婚并有了她,她只能算有着1/4的中国血统吧。等到她父亲老了,也干不动了,她义无反顾的又从她父亲手里把餐馆接了过来,这也是她父亲的心愿。她说,她也不愿意违背。尽管她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作为外语,她说是在学校里学的),可她认识的中国字却没有几个,不知她是否能炒中国菜,但她会做辣椒酱。她说,她餐馆里的辣椒酱都是自己做的。每年,在辣椒大量上市的时候,她就会买好多好多的回来做辣椒酱。她端给我们一小碟,味道真还不错。她已和当地的一男子结了婚,女儿都已6岁大了,她说,等她攒够了钱,她会去中国看看。尽管眼下经济不好,生意有些惨淡,可她说,她无论如何也得坚守,因为那毕竟凝结了她上面两代人的心血。听着她的讲述,又为她的那份执着所打动。真诚地希望她能把餐馆顺顺当当的开下去。(忘了说了,她餐馆里的菜味道还不错,蛮地道的。)
余下的时间,就是做出饶有兴致的样子洗耳恭听领导坐在巴士上一日游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