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英文是:butterfly,即“奶油butter + 飞fly”。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传说在很久以前,居住在英国郊区的人们,在早春时节看到在森林中飞翔的黄色粉蝶(yellow brimstone butterfly)。当她们在阳光照射下,就像飞舞般的奶油(butter flying)一样。于是,蝴蝶就被取名为butterfly。
生物学研究表明,温带地区的蝴蝶,大都较小型而色彩单调,而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的蝴蝶,都具有美丽鲜艳的颜色。英国的蝴蝶,就属于单调的奶油一类。这就是英语造词的原则。
看看汉字,也可以知道“蝴蝶”的由来了。两个“虫”就不用解释了,而“蝴”来自“胡思乱想”,犹如梦境一般,飘飘然而飞飞也;“蝶”就是形容那种小虫的翅膀宛如两只小碟。很形象啊!
再看蜻蜓:Dragonfly,即“龙dragon + 飞fly”。
根据语言学家Eden Emanuel Sarot的考证(见其著作“Folklore of the Dragonfly: Linguistic Approach”),dragonfly这个名字起源于罗马尼亚的一个传说。
据说魔鬼把圣·乔治(那个著名的骑白马杀死飞龙救出公主的英雄)的坐骑变成了一只巨大的昆虫。于是,罗马尼亚人就把这种昆虫叫“圣乔治之马“(St. George's horse)或“魔鬼之马“(Devil's horse)。因为它会飞,所以也被叫作“魔鬼之蝇(Devil's fly)”。“蝇”和“龙”在罗马尼亚语里都是drac,于是,翻译为英语时,就被误译为dragonfly。
其实,这里的dragon,是西方的龙(Western dragon),而不是中国的龙(Chinese dragon)。西方的龙是魔鬼的化身,而中国的龙是吉祥的化身。
中国和日本的民间传说将“蜻蜓”与繁荣、和谐、敏捷联系在一起,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西方人也喜欢“蜻蜓”,因为“蜻蜓”是十字架的化身,代表上帝之爱。
从汉字的造字角度来分析,“蜻”则是描述这种昆虫的颜色,大多数都是绿色;而“蜓”,古汉字同“蝏”,亭亭玉立,因为“蜻蜓”可以停留在空中。在现代仿生学中,是直升飞机的模型。
考古学家和生物学家推测:蜻蜓很可能是已灭绝的“龙”的祖先之一。虽然今天的蜻蜓是凶猛的食肉动物,是蚊子最可怕的敌人,但它们对人类是没有危害的。但在3.25亿年前的情况就不同了,一种被称为“Griffenfly”的巨型蜻蜓的翼展有3英尺(约91厘米)长,它们盘踞在有氧空气中,捕食几乎任何动物,包括我们的原始的、两栖类动物的祖先。这个难道说不是“飞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