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视频:一部用了19年才接受的作品
1993年春节过后与新婚的妻子一道返回了位于武汉汉口航空路13号的我们共同为之服务的同济医科大学。那时,我们还没有自己的新房,所以,返校后最初的一个多星期里我们依然住在各自在综合楼的单身宿舍里。
这个综合楼是1990年才竣工启用的。在此之前,我与另外六位同年毕业后留校或外校分配来的青年教师住在704栋一单元七楼的一套三室一厅里,其中,我和我的两位大学同班程锦泉和彭勣(勣字由责+力组成,音同吉)住在其中的大间。我们三个都是来自洪湖的同乡,大学期间的关系算得上比较亲密。那套三室一厅的另外两个小间各住了两个人。由于我毕业后任职学生政治辅导员,我的办公室就在学生宿舍区里。办公室内除了一张办工桌和一个立式书架外,里面还有一张学生宿舍通用的上下铺,是专供辅导员在工作紧张时期休息用的。由于这个独特的工作配置,我事实上很少回到那间单身宿舍住。除了刚分配到那间宿舍的最初几天我曾在那里住过外,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所以,那里仅留下了一张空床。
1990年后原单身宿舍的其中四位伙伴也搬进了综合楼,住在二楼靠中间部位的一间房里。两年多过去了,他们逐渐搬离了那里,但依然保留着各自的铺位。程锦泉住进了自己在环境医学研究所的办公室里,彭勣已经与一位美丽的武汉女孩结了婚,住在了女方家里,另外两位也各自找到了更自由的空间。所以,春节回来后我就和他们商量暂时借用他们的宿舍作为新婚用房。
对于新婚的夫妻来说,一张满意的婚床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我们俩都是大学的青年教师,但即使在那个年代我们也是非常贫穷的夫妻,每月的工资仅够吃饭,连招待一、二个朋友上餐馆吃饭都感到非常吃紧,更谈不上有钱买豪华的婚床了;再说也没有合适的新房来安置一套特别的婚床。于是,我就将固定在墙上的一对钢制上下铺卸了下来,并且将木质床板也从床架上整体拆了下来,然后将两个床架用螺钉紧固对接起来后倒过来放置在地上,再把两副床板放在原本是底面现已成为上面的床架上,略作打扮就成了一张有四个金属脚、两米见方的超大号或King size床铺。妻子对我的大胆设计和完美的手工感到了非常的满意,因为它横竖睡着都可以,令人感到很是惬意。
正是从那时开始,我承担起了每天做饭炒菜以及其它的家务活,因为妻子那时可以说什么也不会做。一直到当年下半年九月出差之前,都是我在烧火做饭炒菜。那时的她仅仅只会织毛衣,因而发誓要为我打一件毛衣,还煞有介事地买来针线开始打了起来,但进度非常的慢。我本有两件二姐织的毛衣和毛裤,所以,也不急着要她完成。结果,将近十年过去后,那件毛衣依然只完成了一只袖子。后来出国了,连针线和那只完工的袖子都早已不见了踪影。
在那间房里安顿下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几件常用的家用电器,我带着太太到武汉的几家商店转了几个圈,先后买回了一台21寸的TOSHIBA彩色电视机(¥3250),一台小号的海尔冰箱(¥1600)、一台全自动小天鹅洗衣机(¥1200)和一台SONY牌的MINI组合音响(¥3400)。购买这些物品的款项都是双方的父母和其他亲友资助的。这个MINI SONY有一个CD唱机、两个可自动翻转的磁带仓以及收音 / AUX功能,因而还可以作为一套小型的功放机使用,而一对共计250瓦最大输出功率的音箱足以震撼这栋楼了。在此之前我就已经储备了一些音乐磁带,但还没有一张CD光盘。
这台MINI SONY是最后买的一个大件,是在位于汉口江汉路以北附近的电子一条街上买的。买后的当天拎着新机器的时候就在那一带买了二张CD音乐光盘,一张是莫扎特的《安魂曲》,另一张就是贝多芬的第五和第六交响曲,都是由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的演奏版,当然,都是盗版,因而非常便宜,也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在当年余下的日子里,我陆续又添置了几张原版CD音乐光盘,包括被评为皇冠级的奥依斯特拉赫与法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合作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布鲁赫的《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的几首钢琴奏鸣曲等以及其它作曲家的作品等,这些原版CD动辄140多元人民币,少则也要50多元人民币,这对于那时的我来说都是非常昂贵的奢侈品,因为那时我们俩的月工资加起来不到300元人民币。好在新婚的妻子从未因为我甚至没给她买结婚戒子或尽可能多的新衣服却大把花钱在这些东西上与我闹过哪怕是一丝的不愉快。
这里要欣赏的勃拉姆斯《A小调小提琴和大提琴双重协奏曲》(Double Concerto for violin, cello and orchestra in A minor, Op. 102)也是在那一时期买的原版,是由斯特恩(Isaac Stern)、马友友(Yo-yo Ma)与阿巴多(Claudio Abbado)和芝加哥交响乐团(Chicago Symphony)合作演奏的,价格129元人民币,比那张最贵的奥依斯特拉赫的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便宜了11块钱。在Youtube上有这个演奏的录音版。这里是其中完整的第三乐章。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RMeyDdplj4
http://youtu.be/cRMeyDdplj4
然而,尽管买的时候对这部作品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第一次听完它时似乎没有感受到任何的独特之处,很长时间里也一直令我感到失望,因而我一直没能喜欢上它,直到今天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在wikipedia对它的介绍中也提到了一些对它的尖刻的批评,有著名音乐评论家认为它是勃拉姆斯最难以为人接受和乏味无趣的作品。
由于前些日子的努力,我将自己的音乐CD都倒进了电脑硬盘上,转录的文件是无损失的.WAV格式,再把它们拷贝到一部小巧的Olympus WS-710M型录音/播放机中,为了保证音乐播放的品质,我配上了一付BOSE IE2耳机。这个耳机的音响效果非常的好,唯一的缺点是播放机本身的最大音量不够大。有了这套东西后,我每天早上乘公交车上班时便可以听听音乐。所以,最近几天里是在听这部双重协奏曲中度过的。终于,我发现了它的一个特色,它的每一个乐章都有大段的篇章展示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八度和声,并且与整个乐队也形成了一致的旋律格调!这是一种最合一的情景。
第一乐章开篇由乐队以鲜明的第一主题合奏引出一段大提琴诚挚的独白,接着由温柔的木管引出小提琴的独白,随后两个独奏弦乐器以对答方式交相辉映并最终达至完美的八度和声而招来乐队的渲染和烘托。两个独奏乐器的对答式风格贯穿整部作品,每一次的对答最终都走向了八度和声基础上的旋律格调。我们将在第二乐章也再次见到这种格调,而这一乐章本身是一段充满了温情的东西。第三乐章略显活泼,但不是太热烈,因而显出了勃拉姆斯的某种特有的含蓄的热情。但是,这部作品中没有一个可以让人朗朗上口的优美的、富有特色和情调的旋律,这可能就是它被评论家指为“乏味无趣”的原因之一吧。不过,根据自己这些天的经历,多听几次后就应该可以感受到它的音乐之美了。
现在就让我们来一同欣赏由大卫•奥依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姆斯蒂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 )与乔治•斯泽尔(Geroge Szell )和克利夫兰管弦乐队(Cleveland Orchestra )合作的完整无缝的版本。
第一乐章 Allegro(A minor)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KkfE61DBKQ&feature=related
http://youtu.be/PKkfE61DBKQ
第二乐章 Andante (D major)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Qlg5TcgYd4&feature=related
http://youtu.be/HQlg5TcgYd4
第三乐章 AVivace non troppo (A minor -> A major)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102b2BJ3SQ&feature=related
http://youtu.be/z102b2BJ3SQ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七月,由于有一个原住户不得不住回来,而此时妻子已经怀上了身孕,我就与自己宿舍的两位室友商量并协助他们找到了新的住处,于是我和太太搬回了我自己的单身宿舍。到了九月开学后不久,我受命去洛阳组织一个卫生保健技术培训班,为期一个月,临行前我把母亲接了过来。在我不在家的日子里,我母亲悉心照料自己的小儿媳,为她做了很多风味独到的家庭食物,太太非常的享受和满意。当我从洛阳回来后不久便开始准备第二年初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岳父把岳母送来后在旅馆住了两天就回湖北西部山区的老家了,两位老人家就住在位于综合楼二楼太太以前的单身宿舍里,直到十一月下旬孩子出生后。在那段时间里,两位母亲合作得非常的愉快。所以,春节前岳母便放心地返回了老家。
那一年的春节前,我父亲也从洪湖来到了这里,与我们这个新添了可爱的小宝宝的年轻之家一道在武汉过了一个简陋但却充满了温馨和愉快的节日。
生活就是这样,它需要每个人付出自己的诚挚、耐心和善意。如此,和谐与幸福便时刻环绕在你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