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高中—人生的十字路口
高中之所以被大家视为关键时期,是因为高中毕业人们将面临一次人生历程中第一次重大的选择。这次选择,将基本决定你一生从事的职业和人生的大致趋向。因此无论家庭和本人都会全力以赴,力争在这个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上,有个理想的结果。而高考就成为关键,一考定终身,并不言过,由此可知在这个独木桥上竞争,是多么残酷。但对很多考生来说,高考往往又是一个理想的破灭。使他走向另一条路,而这一条路也许并不差,但高考依然是一个遗憾,在一生中留下阴影。
一 我的理想
1955年我在太原五中由初中升入高中。五中是全省重点中学,历史悠久、师资雄厚、学生素质好,能上五中的高中,对一个学生来说已经有了先天优势,为高考竞争的胜出打下了基础。这时的学生们开始考虑对人生的选择。有一次,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作文题—我的理想,这个题目在当时大概都会遇到,因为五十年代是一个充满热情和幻想的时代,连小学都会出这样的题目,更何况我们是高中生。但我们是真正面临这个严肃的问题,必须做出现实的选择。因此比较小学生,我们的文章就更加现实,幻想成分不多,可操作性更强。
我从小学开始,不只一次写过这篇文章。只是每次都不太一样,大多是什么时髦就写什么,也并不真正懂得自己应当有个什么理想,只要老师满意打个高分就行。然而这次的作文,就认真起来。一是年龄已到懂事之时,另外面临高考,必须认真考虑有个现实选择。那时所谓理想,其实是一种职业选择,并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那么浪漫,充满虚幻。这种职业选择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社会倾向,比如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好的职业,如五十年代当工人,六十年代当军人,是人们的理想。六十年代无人选择当臭老九。二是家庭影响,如父母从事的职业,往往是子女继承的理由和选择。三是个人爱好。但大多数人在高中还不很确定。
我确定的理想是做个建筑工程师。其社会因素是当时国家正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是最大的任务,工程师成为大家的目标。除了少数数理化差的学生,几乎大多数学生都学理工,想当工程师。我数理化强,当然适合工程师。二是父亲的职业就是工程师,从小就居住在厂里,受家庭影响,也想做个工程师。三是个人爱好方面,我从小喜欢美术绘画,基础较好。选择建筑工程师,既有美术又有工程,是个完美的结合。于是这篇作文的主题就是非常显明地确定了。
二 皎皎者易污,遥遥者易折
我初中时学习成绩就好,各科均衡发展,当然数理化更强些,因此基础比较扎实。学习对我已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种爱好。而且考试我不仅不怕,倒想经常试试,好享受好成绩的喜悦。上高中之后,虽然课程加重难度加大,我也没有过多的紧张和压力。我依然爱玩,如篮球还继续玩。而且五中与迎泽公园只一个小土墙分隔,我常常晚自习后去滑冰,滑冰水平长进特快。我依然爱好看课外书,不过书的类型已从纯文学转向科普类,比一般同学有更多的科技知识。在音乐方面, 我继续保持兴趣,并学习自己填词谱曲,还写了几首小曲自己演唱。因为有了条件,还学会了拉二胡,可以说音乐上比初中时的单纯爱好有了质的提高。但是美术方面,由于没有美术课,课余时间有限,基本不再画画。但我还是经常看些美术书,保持一种欣赏的状态。而在课程学习方面我却有明显的提高,整个高中的三年,一直稳定地保持全班尖子生地位。尤其是数理化各科,更是突出,几乎所有考试很少失误。有几个学期,我的代数、几何、三角,平均100分,说明全学期全部考试不失一分。由于这种机率很少,老师还拿这个成绩单到外班传看,因此我也是全年级有名的好学生。
57年反右运动,中学生并不搞,只在老师中进行,但政治影响也波及学生,少数所谓先进分子也活跃起来。我们几个同学在宿舍闲聊时比较苏美两国的科技水平,我认为美国当时水平高于苏联,班里有个同学以此批评我的言论错误,我当然也不服,互相争论了一番,但事情很快过去,我也并不在意。当时高考即将来临,学习紧张,大家都投入紧张的高考复习中。这个同学将此事报告了班主任,班主任并未对这件事表态,我也并没有把它当回事。
三 清华梦
高考临近,因为我相信自己的实力,所以并不紧张,继续实行我的复习方法,书越读越薄,每门课复习费时越来越短,这样复习次数就越来越多,效率很高,效果也好。
高考前报志愿,由于自己是五中这样一个重点中学的尖子生,虽然当年学校并未实行排名,但我肯定名列前茅,另外高考前的高中全市通考,我的数学99分是全班唯一的高分,而且各科成绩都平衡而优秀,所以我有信心和条件报考最好的大学和专业。根据自己的美术特长和各科均衡的学习成绩,我决定第一志愿报考清华大学土木系,建筑专业。我想成为梁思成的学生,实现成为一个建筑工程师的理想。为此,我预先征求了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们的学习很少干预,这次也很开放。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父亲一人的工资不仅要养活我们三个兄弟姐妹,还要支持大家庭的亲戚们。姐姐已经上了大学,我和弟弟也将上大学,花费会很大。但父亲说:“只要你们有能力考,不论学费多少,父亲都支持”。父亲的表态使我感动,也坚定了必须考上清华的信念。
高考如期进行,因为我对自己有信心,因此并不紧张。考试很顺利,考完后核对也很满意。尤其是数理化分数很容易评估 ,应该是高分。文科虽然难准确评估,但也未发现大的失误,只是作文题“大跃进中一件事”,感到写的比较平淡,没有什么激情,不够生动,可能会扣些分。总得来说对高考评价,我还是满意的。我对清华录取充满期待,放松心情,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然而同学们陆续收到各自的通知书,我迟迟等待着,却什么也没有收到。父亲、姐姐开始着急,忙去学校询问。这时班主任不得不说出没有录取的原因:他给我的操行评语是“有不利于社会主义的言论,不允许录取”,并推卸责任,说是与班长共同商定的。我找了一个班干部落实,说是班主任定的。总之,此时已是木已成舟不可挽回。班主任自知理亏,于是答应修改评语。到底怎么改的,我至今不知道。令人气愤的是既然写了这样的评语,为什么不告诉本人,让本人有辩解的机会;既然写了不允许录取,为什么又让本人不知情地去高考;既然是他自己写的评语为什么又推卸责任。我当时的怨恨之情,可想而知。
在怨恨中,清华梦破灭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不得不放弃了原来理想的路,走向另一方,而且一直走到今。两条路孰优孰劣,无法比较,但这次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趋向,同时也改变了我对社会和人之间的看法。我最终从梦中清醒,变得现实而渐渐成熟。
2006年五中百年校庆,高中同学在分别近半个世纪后第一次聚会,暮年相聚已不相认。在闲谈之间说到班主任,大家骂声不绝,我才知道,因他而受伤的人不少,有几个人连高考资格都被取消,即使考也不允许录取,即使录取也是差的学校。我们班近一半人读了师范学院当了教师,不少人分到县里。全班没有一个考上清华北大,也没有培养出什么出色人才,倒是我和我的一个高中最好的同学,被认为是全班的佼佼者,在班里一个官最大,一个最有钱。然而,我这个官只是个芝麻官,他那个钱多也只不过是自己有一个不算大的企业,可想而知这个班的总体水平。有同学分析说班主任当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政治条件差,所以就以极“左”面目出现以求生,说来也很可怜,但伤人也让人恨。一个信教的同学告诉我,“你现在不是挺好的吗?应当感谢上帝,同时也应当宽恕那些伤害过你的人,这样你会清净而健康,快乐而幸福。”我虽然不信教,但对这样的祷告也信服。不必总是怨恨那些伤害过你的人,他们也是受伤者,这只是社会的悲剧 。于是我长期的对于此事的悲愤情结有所缓解,心平静了许多。按老子祸福的辩证关系,这应该是因祸得福,使自己后半生没有生活在虚幻的梦中,而是回到现实,也许避免了更多的不幸。失败和挫折是一种财富,我也因此而得益不少。
庆幸的是,现在的高考已完全靠自己的实力,分数决定录取,虽然还有不足之处,但公平是最大的进步。梦是美好的,梦破是痛苦的,而清醒是现实的。由当一个建筑工程师的空想变为当一个纺织工程师的现实,我自己感到还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