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真正的三大名校之一--国防科大(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国防科大成立的前前后后
“哈军工”在“文革”中被XXXXX集团肢解之后,重新站出来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气魄,着手筹建国防科技大学,改革国防尖端人才培养的格局,解决国防技术力量后继乏人的问题。
1977年7月23日,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在自己家中接见由“哈军工”主体组建的长沙工学院临时党委负责人张文峰和主管教学工作的高勇,说他在1975年就想在军队搞一所国防科技大学,从高中直接招生(这是针对“文革”中废除高考、招收只有初中文化的工农兵学生说的),鼓励他们上报以长沙工学院为基础、组建国防科技大学的方案。
一个月以后的8月25日,长沙工学院临时党委《关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的意见的报告》,经过国防科委上报中央军委。9月1日,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在报告上写了批语:“华主席、叶、李、汪副主席、瑞卿(中央军委秘书长--笔者注)爱萍(国防科委主任--笔者注)阅,由爱萍同志处理。”
9月21日下午,国防科委电话通知长沙工学院速派代表到北京,参加国防科技大学筹备工作会议。24日晚,学院临时党委副书记张文峰,临时党委委员姜国华、刘月庭、常乐义和机关部门负责人苏克、李敏及工作人员高在明、任学文乘飞机抵达北京。次日,慈云桂、高勇分别从上海、哈尔滨赶到北京。学院8名代表、2名工作人员都被安排在北京友谊宾馆。
9月25日晚7时30分,主持筹备工作会议的国防科委副主任李光军在友谊宾馆接见学院代表。他说:你们8月25日的报告,华主席和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副主席已经审阅,邓副主席9月1日作了批示,请爱萍同志处理。经国防科委党委常委研究,决定请张文峰等学院主要领导同志来京面商筹备工作。先听听你们的意见,还要听二、七机部和二炮的意见,主要是对国防科技大学的服务对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和体制、机构、基本建设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搞出一个成立国防科技大学的方案。
9月26日,国防科委在友谊宾馆召开关于长沙工学院的情况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长沙工学院的代表,国防科委五局申健副部长,尹延荣、赵本立处长,二机部代表李觉、姜振竹,七机部代表刘煊、石峰、王安国,二炮代表严家安、袁健、林坤等。李光军副主任主持会议,他传达了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圈阅长沙工学院8月25日报告和邓副主席在报告上的批语以及国防科委党委常委的态度和处理意见,然后,长沙工学院临时党委副书记张文峰汇报长沙工学院向中央军委写报告的动因、原委和在‘哈军工’主体(长沙工学院)基础上建立国防科技大学的有利条件以及学校目前的师资力量、人员素质、教学科研成就和国防科技大学成立后服务方向、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的设想。整整汇报了一天。最后,李光军副主任请二、七机部和二炮的同志根据张文峰介绍的情况,回去酝酿对未来国防科技大学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问题的意见和要求,争取两天内向国防科委提出来。
9月28日上午,二炮代表袁健、林坤到友谊宾馆提出对国防科技大学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的意见。下午,七机部代表石峰来谈对国防科技大学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的意见。
9月29日,国防科委机关工作人员和长沙工学院的代表,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和意见,在一起研究起草国防科委向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成立国防科技大学方案的请示报告。要点是:国防科技大学建制由七机部转归国防科委;学校的领导机关既是国防科委领导学校的机构,又是大学;服务方向为七机部、二炮、国防科委、二机部,所培养的研究设计人才,主要向七机部输送,维护、使用人才主要向国防科委各基地和二炮输送;学校培养目标,是战略武器尖端技术的高质量攻关人才;准备成立七个系(导弹、原子、自动控制、电子、航天、军用数理、指挥)、六个研究室(系统工程、核战斗部原理和使用、近现代控制技术、雷达、激光、航天);规模:学员3000名;学制四年至五年,前三年打基础,后一年或一年半预分到对口单位学专业,最后半年回校进行总结提高、考核毕业;在办好普通班的基础上择优办研究班,并为部队办技术指挥人员进修班;生源: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合格者,部队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技术兵考试合格者,研究机关的实验人员和工厂技术工人德智体合格者。进修班学员由部队选送。
9月29日晚,李光军副主任打电话给住在友谊宾馆的申健副部长,传达张爱萍主任指示:国防科委党委常委中,有些人不了解长沙工学院的情况,在常委审批向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国防科技大学的请示报告之前,请申健同志先向常委们汇报长沙工学院的情况和未来国防科技大学的服务方向、专业设置、规模、学制等问题的建议,让常委们思想上有准备。张文峰同志指示我替申健副部长准备一个汇报材料,供他汇报时参考。我立即着手起草,通宵达旦,于10月1日凌晨4点写完。
我们是在北京欢度粉碎“四人帮”后第一个国庆节的。国防科委机关组织我们到天坛公园参加游艺活动。晚上在前门饭店楼顶观看天安门燃放焰火。10月3日组织我们游八达岭长城。10月5日上午,到新落成的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国家计委副主任、原哈军工政治部主任张衍和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原哈军工教育长徐立行,先后到友谊宾馆、前门饭店看望了我们。
10月3日下午,申健副部长在前门饭店一楼会议室向长沙工学院的代表传达国防科委党委常委会议讨论筹建国防科技大学方案的情况和指示精神。他说:李光军副主任要主持别的会议,他让我来传达。节前我们开会的几期简报,张爱萍主任和常委们都看过了。10月1日晚和10月2日下午,我把长沙工学院的情况和筹建国防科技大学的几个问题向常委作了汇报。10月3日晚和4日下午,常委讨论国防科技大学筹建方案,张主任和李光军、李耀文、钱学森、朱光亚副主任,栗在山副政委和政治部徐平副主任等在家的常委及司、政、后机关负责人都参加了。一致认为,我国国防尖端科技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实验、生产、使用人才紧缺,后继乏人。长沙工学院有哈军工的基础,师资力量比较强,成立国防科技大学后要培养战略尖端武器研究设计领域的高质量攻关人才和突击力量。办学要有针对性,要有自己的特色。服务范围,除了为二、七机部培养高质量研究人才之外,还要为国防科委各基地、二炮培养高质量的维护使用人才。原子系要保留。要办材料工艺专业。体制要上报军委,列入军队序列,名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专业设置,先要对服务单位进行调查,面不要铺得太宽,本着攻关的精神设置。常委们主要讨论了学校的主攻方向,要求先把体制、任务上报中央军委解决,其他问题以后解决。学校规模,1985年前学生4,000,总人数7,500。多数常委认为,目前学生人数以3,000为宜。申副部长传达之后,大家进行了讨论,着重于领会精神,并研究了编制和机构。
10月6日上午,钱学森副主任在国防科委办公楼五楼会议室接见长沙工学院代表,就国防科技大学专业设置问题和大家座谈。他说:“我是来学习的,对学校工作不熟悉。我回国以后,陈赓大将把我拽到哈尔滨,参观军事工程学院,然后要我去搞导弹。”
钱副主任从“哈军工”谈到即将建立的国防科技大学。他说:“要很好地领会邓副主席指示。我们这个国防科技大学就是要拔尖,就是要在23年内(即在2000年内)在国防科技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不是办一般大学,也不办全国28所重点大学那样的大学。别人已经能办的事,我们就不要办了。也可能要求国防科技大学给部队有多年工作经验、需要学习提高的技术骨干,办一些短训班,但这不是你们的主要任务;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未来23年向国防科技现代化进军的,特别是在国防尖端科技方面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主力部队。为什么找到以长沙工学院为基础建立的国防科技大学呢?因为除了学校本身的条件比较好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大学不可能有的条件--可以到二、七机部和国防科委各基地对口办学,这些单位的技术设备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是国家集中财力物力搞尖端的地方”。
钱学森说:“学校的专业怎么设?要针对学校要干什么来设。要针对服务单位二、七机部和国防科委各基地、二炮最需要、最缺乏的尖端科技人才来设;而培养这样的人才,国家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行当,你们就是要培养这样一些行当的人。但是1980年前后近期的任务,你们是赶不上了。1985年以后23年的任务,你们第一批毕业生刚刚出来工作,当然负担不了这样的任务。你们主要是培养未来23年赶超任务所需要的人才;要配合1985年以后23年的任务,比如战略导弹怎样发展?我们这一代导弹是笨家伙。这一代解决了战略导弹的有和无的问题,下一代战略导弹必须改进,不再是笨家伙,而且机动灵活,精确制导;要解决弹头再入空气的各种技术难题;既能保存自己,又能有力地打击敌人;要解决多弹头发射的快速、准确、机动问题。国防科技大学要培养这样的人。不是现在设计系统的技术人才,而是第二代、第三代设计系统的技术人才。这个行当现在还不存在,要在将来建立。”
当慈云桂谈到要不要搞导弹、卫星的总体专业时,钱副主任说:“技术总体工程专业,现在全国高等院校是没有的。搞技术总体很重要,这也是现代科技的一个特点。我们搞国防尖端的,20年来对此深有体会。有一种论调,说系统工程人才不能专门培养,只能从实际工作中产生。如果这样,搞总体的人才就无法有计划地培养了,只能听其自然了,这怎么能满足尖端武器研制的需要呢?”
在大家谈到长沙工学院原有的材料工艺专业要不要保留时。钱副主任说:“材料工艺要区别对待,一般的材料工艺,范围太广,我们没法都搞,我们还是搞别人没有的东西。如果研究出一种国防尖端武器需要的材料,比如复合材料,那是尖端发展方向,全国又没有,这个专业我们就办,当仁不让,拼老命也要干。”
钱副主任说:“国防科技大学,学生怎么个教法?慈云桂搞巨型计算机,怎么教学生?是在科研实践中教学,只有自己研究,自己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又是干这一行的;老师既是研究员,又是教员。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是灵活的,有时去教书,有时去做研究工作,身兼二任,像慈云桂这样,又是系主任,又是研究所所长。常委们在讨论时认为,我们要办的专业,都要有自己的研究所,搞预先研究。不研究,专业就没法建。教材从哪里来?从研究中来,从预先研究中来。你是不是真懂了,首先看你能不能去搞教学,讲不清楚,学生一问就答不上来,说明你没有真懂。再一个问题就是过去把基础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分得太清,是否能提出基础课老师能讲专业课,专业课老师也能讲基础课?基础课面宽一些、广一些。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广度是软弱的,不知道新东西,就会流于一般,联系实际也不深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要尽可能在学校学好,在国防科技大学打好这两个基础,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不管事物怎么变,都容易把握,因为客观规律不会变。当然,加强基础,也不能像毛主席批评的那样,搞烦琐哲学,讲课要单刀直入,不要故弄玄虚。毛主席讲,物理课要从现代物理讲起,让学生一下子就能抓住要害;不要扯过来,扯过去,让学生不得要领。在学校打好两个基础,三年行不行?在校学了基础知识,底下要到将来的工作单位去对口学习专业。学生必须预先分配,明确学生将来分到哪个单位,让单位知道来对口学习的学生,将来就是自己单位的人,他才能给你开门。学生在工作岗位真正看到实际需要,就能结合工作需要,考虑自己的学习问题。学校要派教师跟着学生到对口单位组织教学,教师在那里教,也在那里学;所在单位的技术人员,也要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这叫‘对口办学’,把国防科技大学与二、七机部等对口单位捏在一起,共同培养人才。然后,学生再回校总结提高,考核毕业”。
钱副主任说:“现代国防尖端科技,任务复杂,规模庞大,牵涉到各个方面,要有科学规划,要组织协调配合,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这就必须加强管理,必须有一支了解现代科技特点和规律、善于组织协调的军政干部队伍。这样的军政干部,也不是其他军、政学校所能培训的。因此,张主任要求国防科技大学拿出一部分力量,为部队举办培训驾驭尖端科技队伍的军政干部短训班,用新科技知识充实军政领导干部,帮助他们总结管理尖端科技业务的经验”。
钱学森副主任最后强调“又红又专”。他说:“要在23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这是一场硬仗。只有又红又专的科技队伍才能打赢这一仗。没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不行,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爱党爱国的优秀品德也不行。因此,既要保证教师、学生有5 / 6的业务学习和工作时间,又要加强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你们学校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政治工作队伍比较强。过去老五院(钱学森是老五院院长--笔者)每个室都设有政治委员,负责抓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防止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不强调又红又专,放松政治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可能成为废品。光抓业务,忘了政治,结果是很糟糕的。要办好国防科技大学,决心不大不行,因为我们国家没有办过这样的大学,我敢说全世界也没有这样的大学。中国科学院也办了一所科技大学,他们的任务也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方毅同志也下了狠心要办好中国科技大学,它是为中国科学院实现赶超任务而办的。他们重理论,基础科学比我们多一些;我们重应用,是要拿出尖端武器来的。他们是动文的,我们是动武的,所以国防科技大学让解放军办最合适”。
10月8日下午4点30分,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在国防科委五楼会议室接见长沙工学院的代表。他首先问:“会开得怎么样?”听大家说“开得很有劲。”高兴地说:“有劲就好嘛!人活在那里没劲,不如死了好。你们学校的问题,光军同志已经都说了,会开了好几天,大家提了意见,科委党委常委开了会,已经给你们传达了。我看了你们的简报,你们赞成常委的意见。你这个学校,报告上提的名字是‘军事工程大学’,75年邓小平副主席提的名字是‘国防科技大学’,‘军事’、‘国防’一个样。这次又专门讨论了。关于学校性质、任务,你们原来讨论时重点不明确,这次讨论,重点明确了,就是要成为真正的国防科技大学。你们培养的人,主要是战略武器尖端技术研究设计人才,不是搞一般的科学技术。具体地说,既要具备一般理工科知识,又要具备尖端武器研制知识。既有共性的基础知识,又有特性的专业知识,掌握尖端科技。学校培养的人才,出来干什么?当然是搞尖端武器的研究设计。能搞研究设计,搞维护使用当然没有问题。即使所培养的全都是搞研究设计的,以后他们也可以搞维护使用。可能有人认为,研究设计人才搞维护使用是大材小用。实际并非如此。我们是在使用维护中发展武器的;研究设计只有在使用维护中发现问题,改进研究设计。这不叫大材小用,仅仅是任务的分工。到工厂搞试制生产也很重要,你研究设计的东西能否生产得出来?没有生产知识,根本发现不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维护、使用是相互联系的,但各人的侧重点不同。将来学校主要是为七机部服务,加上二机部、二炮和科委各基地,为这些单位培养人才。四个单位,两种性质。七机部和二机部属于设计、生产方面,二炮和科委各基地属于使用、维护方面。从数量上看,大量毕业生要分配到七机部去。科委各基地和二炮,目前需要的人并不多;将来二炮需要的人,数量会逐渐增加。七机部的数量为什么比二机部多?因为七机部原来就是靠长沙工学院培养人才的。长沙工学院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以后,这部分培养任务不能甩掉,还要继续负担起来。而七机部所需的发动机、弹头、遥测、遥控人才,全国其他大学没有这样的专业,对不上口。二机部情况不同,它除了九院之外,其他大学的理工科毕业生,也可以拿来用。所以,你们培养的人,主要分配到七机部,再就是二炮、科委各基地以及二机部九院”。
张主任说:“我看简报上有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提法。不要这样提,你就高级,人家就低级?高级、低级有什么标准?常委要求培养‘高质量’人才,不要培养一般的、半不拉子的,要有真才实学,能过得硬的。北京有个大学生,问他1/6比1/3那个大?他说1/6大。上海有个大学生,问他1/2 + 1/2等于多少?他说等于2/4。这样的大学生,你说是高质量还是低质量”?
“关于学制,常委研究时认为不好统一,还是把专业建立起来之后,经过调查决定。一般在校学三年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然后对口到工厂、研究所、基地、部队学专业,在实际中学,时间一年或一年半,然后回校总结提高,毕业分配。过去叫实习,“文革”中迟群搞什么‘开门办学’,他那个门一开,就开到资本主义那里去了。无产阶级的门,不能开到资产阶级那里去。真正质量高的高中毕业生,录取到校之后,学制可以适当缩短。有个初中三年的学生,参加数学比赛,获得一等奖。后来调到门头沟矿务局当挖煤工了。他自学了大学全部数学课,对数理逻辑特别有研究,做了学术报告,今年29岁。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想要他。招收了像这样高质量的学生,学制当然可以缩短。学制与教材有关。教材不能面面俱到,应有尽有,而要少而精,该学的必须学,该学的也要区别那些是重点。这个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条。学校办得好,不外有三条——人材、教材、器材。教材与人才是统一的,没有好的人材,编不出好的教材,也讲不好课。你们回去要把三材的底摸清楚,看看有多少教师适合办国防科技大学,有多少不适合?解决师资力量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组织教师自学,让高水平的把低水平的带起来,要说服他们自觉学习,为办好国防科技大学、也为自己能够参加办好国防科技大学的战斗,准备一点资本。也可以从学生中间选拔师资培养的苗子。二是请兄弟单位支援。对此不能希望过高。因为大家都要医治‘文革’创伤,都在网罗师资力量。还是毛主席说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这件事要马上做,扎扎实实做。要选出一些教师到七机部、二炮、科委各基地学习。二炮和基地不要同时去,到二炮还不如到基地。基地是搞实验的,那里的技术力量比二炮相对强一点,因为它不断地搞实验。一般是第一发弹先在基地试射,然后二炮的同志去发射,基地进行辅导。二炮和基地是一个性质,到基地去学就够了。搞发动机的 、搞控制的、搞地面设备的教师,要到七机部去学习和调查,回来研究设什么专业、设什么系。至于每个专业、每个系培养多少学生,由二、七机部提出,你们就是去学习、调查。你们把调查、学习的人选好了,科委给你们办手续,开介绍信,说明去干什么。这件事很重要,是解决培养人才的针对性问题。”
张主任说:“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不要笼统提。学校还是以教学为主,搞科研还是为了培养人才。搞研究所、研究室的目的,不是为了搞一个完整的武器,而是为了在科研实践中培养人才。一个大学不可能单独搞出一个武器,学校的研究所能单独搞出核弹头来?那样九院就可以撤消了。再如导弹发动机,你们能搞得出来?那样七机部的发动机工厂也可以封起来不要了。不可能!但你们的研究所、研究室在教学的同时,也可以搞一些力所能及的成品,比如你们的巨型计算机,在全国的协作下,也可以搞出整机,可以搞出某些部件。但不要搞一般的东西,不要笼统提,要区别对待。我的想法是,学校搞研究所、研究室,主要是为教学。主要目的达到了,也可以出些成果。你们真正的成果是高质量人才。”
最后,张主任谈了学员是否一入学就参军的问题以及学校体制由七机部转归国防科委的移交手续问题。他说:“在科委党委常委之下,在司、政、后机关之下,不另设什么领导机构,学校的各项工作分别归口科委司、政、后各业务部门。整个学校由科委党委领导。学校既是国防科委领导院校的机构,又是大学,两块牌子。学校的党委、首长,直属科委党委领导。就是国防科委领导下的国防科技大学。”
10月9日上午8点,学院代表对张爱萍主任的指示进行了初步学习讨论。9点,到七机部汇报学院体制、任务的变化,请示解决遗留的问题。接受汇报的是七机部副部长陆平及机关各部门领导人杜鸣珂、张寿良、张锡琪、雷立德、石峰、邓家德等。张文峰同志系统详细地汇报了来京参加筹备会议的经过和初步议定的关于国防科技大学服务方向、任务、专业、规模、学制、生源、机构设置等方面的情况。他深情地说:“学院被林彪‘四人帮’破坏后,南迁长沙,困难重重,日子不好过,如果没有七机部的关心、支持,元气难以恢复,更不会有今天。学校归国防科委领导之后,和七机部的关系仍然是最密切的。(陆平:这是客观任务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将来部里还得继续给我们作指导。学校的同志们都说,在七机部领导下问题好解决。今后不管怎么样,七机部仍然是我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来源和分配的主要单位,也是科研协作的主要单位。学校的印刷厂,今后要继续保证七机部的印刷任务。有两个问题要请示:一是部里原定给学校盖的六千平方米学生宿舍,能否按原定计划拨款,使之如期完工,为扩招学生做准备?二是原来主要为七机部服务的材料工艺系,占了许多基础课教师,要是继续办,希望七机部能兑现给学校调进四、五十名师资的承诺。”
陆平副部长说:“中央批准成立国防科技大学,七机部核心组是坚决拥护的,‘四人帮’对教育工作破坏很大,科技队伍出现了断层,后继乏人。邓副主席亲自抓科学技术。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先行,教育必须跟上去。”
“办国防科技大学,75年就提出来,揪出‘四人帮’终于实现了。张主任要求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我完全拥护。长沙工学院成立于从哈尔滨到长沙的搬迁之后,损失很大,但在短短几年内做出了很大成绩,出人才,出成果,为建立国防科技大学奠定了基础,很不容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学校同志艰苦努力的结果,七机部只是在中间办了点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为了总结经验,请你们不要客气,有意见就提出来。七机部和将来的国防科技大学还是密切合作的单位,这是客观情况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将来七机部所需的对口人才,还是要从国防科技大学来。对口办学,学生毕业后当然要分到七机部来。今后领导关系变了,我们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支援的关系不变。在领导关系正式移交之前,我们要对学校负责到底。移交过程中总有些具体的问题要解决,我们要好好考虑移交中会出现的问题,及时妥善解决。有些事要和国防科委联系解决。移交过程要搞好衔接,不使正常工作受影响。基建问题我们计划局要好好研究,六千平方米学生宿舍的建设计划不能落空。材料工艺是七机部的薄弱环节,材料工艺系非搞不可。师资力量问题要统筹解决,还要跟国防科委研究。”
七机部干部部副部长张寿良说:“长沙工学院和七机部有着特殊的关系,我们之间有着特殊的感情。从哈尔滨到长沙,学院为七机部培养了大量干部。七机部的发展,是与军工、长工为我们培养人才分不开的。1970年以后,又成了一个单位,关系更加密切。今后学校归国防科委领导,与七机部的关系仍然密切。学校无论在不在七机部,我们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和特殊感情是建立在共同事业的基础上。七机部要出成果,首先要学校给我们培养高质量人才。今后学校提出任务,只要是部里力所能及的,我们一定积极去办。我们在培养学生方面,也会有事要找学校解决的。两家关系搞得好,对两家事业发展都有利。”
七机部计划局领导石峰说:“事业决定我们是一家,不拆墙是一家,拆了墙也是一家。成立国防科技大学之后,七机部原定的基建投资指标不变,七机部继续提供,负责到底。希望学校今后办得更好,为七机部提供更多高质量人才。”
10月10日上午,我们在前门饭店继续学习讨论张爱萍主任接见时的讲话,听了国防科委给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成立国防科技大学的请示报告稿的传达。下午,申健 副部长来谈学校筹备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传达张爱萍主任的三点指标:一、培养维护使用人才,不是目前部队所需的维护使用人才,而是针对未来、针对下一代战略武器所需的维护使用人才;二、国防科技大学还要为海、空军培养尖端技术使用人才;三、穿不穿军装?要做好两种准备:常委意见是“力争”,但不能绝对保证,要从党的事业出发,“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张文峰同志说:“筹备工作,科委首长高度重视,李副主任、申副部长一抓到底,工作做得细,从起草文件到生活安排都很周到,我们很受教育和鼓舞,增强了办好学校的信心。张主任和钱副主任指示很重要,把国防科技大学的性质、任务、服务方向、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都指明了,今天又指明学校还要为海、空军培养尖端技术使用人才。在领导关系上,国防科技大学既是国防科委管理院校的领导机构,又是科委的一所学校,两块牌子,这对我们是个新问题。对于当前的筹备工作,也明确了要抓紧专业调查、基建加速、教师进修及移交工作等。回去之前,还有几个问题想提一下:一、是否研究设计人才只为二、七机部培养?维护使用人才只为二炮和科委各基地培养?我们觉得基地、二炮也同样需要研究设计人才,不宜分得这么死。二、学员入学不穿军装是对的,但在政治思想作风上的要求也要重视,也应和地方大学有所区别。要发扬‘军工’时重政治思想教育,重作风养成的优点。政治与技术结合,才能是高质量的。三、学校领导班子问题,我们坚持由科委首长、最好是张主任兼学校的首长,工作我们做,决不牵扯他的精力。这样做,对学校建设的好处很大。希望科委常委、首长一定要考虑学校的领导班子问题。四、学院不穿军装,战术教研室还要不要?不穿军装,领导班子成员怎样交流?学校作为国防科委管院校的领导机关,干部不穿军装,不军不民,日子难过;不穿军装,基层干部从那里来?从长远看,这样害多利少。五、昨天向七机部的汇报会开得好,气氛好;七机部姿态高,表示要负责到底。关于主要为七机部服务的材料工艺系,如果七机部能给我们增加师资力量,可以考虑办。上午我们商量,二者兼得不可能,还是不要这个系,只留一些人继续搞复合材料。”
张文峰同志最后说:我们回去之后,要很快在领导层中传达筹备工作会议情况,主要传达张主任、钱副主任指示。等中央文件下达后,要开誓师大会,把大家的劲鼓起来。相信用不了几年,就会干出个样子来。
10月11日下午,长沙工学院代表一行,在张文峰同志率领下乘五次特快列车于12日下午回到长沙。
筹备工作会议结束后,国防科委即向国务院、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的请示报告》。1978年6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关于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的通知》,决定将长沙工学院改建为国防科技大学,从1978年10月1日起归国防科委建制领导,列入军队序列。
流光如驶,转眼间国防科技大学已经走过了34年的改革发展的路。如今的国防科技大学,已经闯过了建校初期的困难阶段,发展成举世瞩目的名牌大学,被誉为“军中清华”,早已实现了筹建时张爱萍、钱学森所企望的目标,成为全军高质量尖端人才的熔炉和重要的科研基地。
赞国防科技大学诞生
序幕拉开上擂台,冰花南国绽新梅,
科研教学骈田进,成果人才连袂来。
体制翕然归总部,规模几度上高垓,
蜚声中外人钦仰,任重途遥谨衔枚。
作者:任学文,安徽省繁昌县人,1929年10月生。1949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西南军大、二高步校宣传干事,军事工程学院宣传部秘书、干事,院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兼院党委秘书,国防科技大学校办公室负责人,《国防科技大学》校报首任总编辑。离休后被聘为湖南省地方志副总编和《国防科工委史料丛书·国防科技大学》卷副总编。著有《哈军工》、《赤色摇篮》和《永远的哈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