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一句充滿了無量智慧的至理名言,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道德經》的第八章,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滋潤萬物而不爭名利。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認為人世間最善良的人,就應該像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
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才能成為百谷之王。
老子在《道德經》的第七十八章中進而對水作了以下闡述:“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當一個人處於弱小劣勢的地位時,只能採取以柔克剛的方法才是取勝之道。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滴水穿石,就是其「柔」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是至善。就如善良的人一樣心胸善於保持安靜祥和,不與世人爭鋒爭強,所以才能成就至高的美德。
水造福於萬物卻不求回報,這樣的德行就是善。
從水的品性中得到啟發,都知道無形之物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物質中去,所以才有滴水穿石之說。其實做人的道理不也是如此嗎,往往剛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為人處世則更需要善於以柔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