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公屋与新加坡的组屋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香港的房地产供应存在一个梯级的金字塔结构。

第一个梯级是廉租房,占整个房地产住宅市场的30%左右,由政府提供,租金低于市价50%以上,香港收入最低的市民大多住的就是这种廉租房,虽然
政府允许达到一定条件的居民可以购买廉租房,但由于租金低廉和转手不易,居民普遍没有购买需求,这也防止了借廉租房来投机或投资;

第二个梯级是居屋,类似于经济适用房,占整个房产市场的15%左右,售价比一般的商品房便宜40%,但相对于商品房来说,它的户型偏小,密度较高,用材档次比商品房也较差,居住质量能够明显和商品房拉开距离,让买得起商品房的人不会对居屋产生兴趣;

第三个层次则是由完全开放的房地产市场提供的商品房。

而新加坡实行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济适用房大规模(组屋)建设制度,为了保证这类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新加坡成立了经济适用房建设总局。目前85%的新加坡人(包括永久居民)都住进了组屋,15%的人口住在私人房子(包括公寓和别墅),其中95%的组屋居民拥有房屋的产权,另外5%的低收入家庭租用
政府租赁组屋。同时,不同的收入群体买不同样式的住房。组屋的购买有家庭收入顶线:目前是家庭月收入不能超过S$12,000。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