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爆炸中篇小说)3

一无所长,唯余文墨,一息尚存,笔耕不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巷道内,总指挥, 总工程师及技术人员群集。有的在围看地图,有的在分别用各种仪器测量,气氛紧张而有秩序。看到马主任等满头大汗地赶来,总指挥上前握手寒暄,笑着拱手作揖:“拜托尽快清理。耽误工期,没办法向北京市老百姓交待,上边也都在等。”马主任连连点头:“放心,放心,我们会为历史和现在负责的。”

在地铁工程技术人员带领下,马主任一队人马来到巷道深处。他们看见了厚厚的砖石瓦砾层。在砖石瓦砾之中夹杂着一层厚约五厘米,颜色暗黑的金属粉末颗粒。马主任告诉胡记者,这和历史记载相符。当时爆炸过后,曾落下厚厚的像麦麸一样的金属末。奇怪的是三百多年居然没有腐蚀光,依旧保留着,仅此一点,就很不寻常。地铁工程技术部的工程师介绍说,据仪器分析显示,这一带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质。胡记者立刻抓住这一点,问了一串问题。虽然烦人,工程师觉得很正常,不这样就不是记者了。但看到马主任对此并无惊异的表示,工程师反而觉得有点奇怪。

初步清理的结果,粗看起来并无神奇之处。它包括零星金银元宝、一堆玉器残件、磁器碎片与一个封闭的铅质盒子。倒是两具叠压一起的散碎尸骨,惹人遐思。胡记者认定这是两个爱得死去活来的情人,是崔莺莺和张生一类,死于幸福的幽会中。看到马主任嘴角露出嘲讽的笑纹,胡记者不禁有点不好意思,转而埋怨当年的爆炸太彻底,没留下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马主任说,有这点东西就不错了。考古经常是费半天劲,一年半载才清理出一座大墓,结果空空如也,早让盗墓贼给扫干净了。早年在陕西千辛万苦花了十年功夫,发掘了一座先秦诸侯级别的大墓,就只捡到几个残存的小物件。考古人除了仰天长叹,没一点脾气。一打开就满眼珠光宝气,那是得修多少辈子才能换来的福气。

马主任一面派人将金属粉末送到金属研究所去化验,一面请专家打开了铅质盒子。盒子里有几页发黄变脆的纸,每一页上,开头都是敬呈九千岁老祖爷,落款为孙男许三。内容则是监视当朝大臣的密报,语多阿谀和恶毒攻击,从中可看出当时的社会风气。胡记者看到这些,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奇怪,这种感觉从何而来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