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交流(28)–孔德之容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关于沕望恍惚
帛文版的孔德之容章,使用望沕两字,而传本则使用恍惚,两者有着相似的含义。望,甲骨文本意是站高远眺,沕是深藏微妙。而恍惚,是智慧生命里的心光。两者都强调了这不是外在感官之见。惚,非思所见。虽然感官不可见,但却有内在实感。有的人不愿意看到这种词汇,认为其有迷信之嫌。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这种恍惚沕望的真实感受。比如说太极拳师用内意运外形,他的确有内在的微妙感受,专业围棋人士所体验的势,或者爱情之中的男女情感。显然我们不能说爱情的感觉是假的,围棋之势是骗人的,或者太极拳师的内在意念是不存在的。这些微妙恍惚感受,不是感官的浅层外在之见,而是更深层次的本质领悟。正如我们无法从下落的苹果中直接看到万有引力,或者从行使的汽车上看出时空之相对。我们天天说太阳从东方升起,国旗是红色的。真实的情况却是地球自转,也围着太阳转,太阳不可能从东方升出来。红旗也不是红的,红旗吸收了所有的其他颜色,只有红色被反弹回来,所以我们见到红色,国旗里并没有红色这种光。科学进步到今天,其实我们的整个意识系统还是处于原始的状态。只是在很偶然的主动理性分析时,才偶尔的领悟一点真实的情景。所以即使在科学和物质上,我们也只能在恍惚中见到真实。感官只能见到被误解的真实,只有内在的感受才可以进入深层和本质。
此章在帛文版中使用了请字,而世传本使用精字。我已经在聚会时讲述了其中的不同。这里不再过多解释。请是一感性词汇,而精是一理性词汇。两者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道的体验。在聚会时,有人提出以顺众父是什么意思。并且进一步提出疑问,如果众父不求道,道德经怎么会说以道而知众父之然呢?
前面我们知道以今之道,以御今之有,并且以此而知古始。我们怎么能从目前这个时刻而知道古始呢?此篇的知众父之然也是这个意思。但是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事情呢?
道,会赐予我们生命的地图。这个地图会告诉我们生命的样子,它也会告诉我们不同的道路会遇到什么样的情景。以此,当我们追忆历史,众父之路,也许是坦荡的,也许是波折的,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悲剧的。但无论如何,历史会确认这幅地图的有效性,从而我们会理解众父之所以,知道他们为什么失败,为什么成功。这个地图也会让我们知道,我们站在何处,从哪里来,又会走向何方。即使众父忘记了道,他们会因为远离道而走入不断的迷惑,这也正说明道之作用。但最后,众父还是在死亡时从道,mind has to end there。
关于余食赘行
在聚会时我们探讨了炊者不立等句。这些句子有着丰富的含义,我们不能只求快速的表面理解,而不进入其内在丰富之世界。我就不在这里重复那些感受了,只就余食赘行等稍加补充。
人的意识有着不同的状态。比如由于感官意识层面见到了“一切”,既然知道了一切,其他存在当然都是幻想迷信的,于是我们拒绝探索新知和成长,从而进入一种ignorant的状态,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状态。第二种就是忙碌于tunnel vision,陷于眼前之镜,和self-inflated pride and illusion等。这是一种膨胀的虚幻。余食赘行,就是在描述这种情景。即我们没有生活在真实的本质之中,而是生活在梦里,或者膨胀的泡沫里。物怎么会恶之呢?物虽然没有意识,但是它不会产生膨胀的泡沫意识。当然似乎物什么也不做,你可以说物是无知的,但物不会与他人产生争斗,他不强迫别人接受它。所以物确实是厌恶这种余食赘行的。既然物都不居于那样的境地,人就更不要守于其中。
关于执一
23章由曲全,枉正等推演出事物的本质,那就是totality, wholeness and oneness。曲全,无论你理解为一个圆圈是由无数个小小的弯曲组成的,还是理解为整体是由无数个微小的个体组成的,这都在说明我们看问题不能执于狭隘,而是执一,the oneness that will not leave anything out。但是后面又说: 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这与执一又有什么关系呢?自视,自见,自伐,自矜都是只执守狭隘而不放,都不是执一。当然,执一者更不会争,就像我们的左手不会打我们的右手,那是因为我们的意识认为身体是一,以此而不争。也正因为左右之不争,所以两者共存,共助,共奉于一。如果我们真的能至诚于totality,那么我们就会归于一。
关于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24章谈到少言,归于自有永有本身。这是道德经第二次谈到自然。既然天地都不能没完没了的飘风暴雨,人就更不能长期接受情绪起伏和暴躁之折磨。一个健康的人,应该少言而静处于真理本身。这种“自然”之世界,it has a healing power,it can also nurture and give birth to new life。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从道的人,他会聚智慧和力量于一气和自身。忘记道的人,他也会失去智慧和力量。上面我们谈到两种生命状态,其一:无知,消极和懒惰。其二:虚妄的骄傲和自我膨胀(两者皆为余食赘行之举)。而德是第三种生命状态,这种状态是从道而来。守德的人,道就会赐予给他智慧和力量。不守德的人,道就不会赐予给他智慧和力量(当然这里的德不是我们普通的大众规则,而是人性内的根本智慧和能量)。
所谓的精神成长,就是从第一种ignorant and darkness中觉醒,走向行动,志向和骄傲,即第二种状态。当我们经历过第二种状态之后,才发现这种似乎充满雄心和成功的地方,其实只是一个bubble from inflated ego。然后我们再次踏上成长的征程,这就是生命的本质智慧和能量。这是来自永恒的智慧和光明,它是道之自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