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下(三)

文学,小说,影评,游记,散文,
时评,生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DAY 3, Sep 19, Monday

罗马,晴,下午有一场太阳雨,夜间大雨倾盆

加拿大驻罗马使馆——西斯廷教堂及博物馆——罗马旧城区——纳沃纳广场——威尼斯广场及艾曼纽尔二世广场

在网上查清楚大使馆,一早投奔。好几次误以为自己是在寻找五星红旗,被领导嘲讽若干。和上班的人拥挤在罗马的公交上,两边的建筑和高大的梧桐都很象隔壁的巴黎。大使馆藏在一大片温暖平和的居民区中,大门紧闭,按铃进去,接待我们的却是意大利人。为小偷猖獗之故,办理紧急护照的游客不在少数,对方递上地图一份,打发我们去另一条街的签证处办理。

阳光下,身边的楼房让我想起广州的小区。每家每户的阳台都草木葱茏,紫红的花爬满了栏杆窗棂,仿佛春天从来就舍不得离开罗马。使馆的安全繁琐细致,但意大利的工作人员却极其友好。填表申请,再到附近的小店拍照,几乎没经过太多的耽搁,我们在中午时分办妥了手续。一位温柔的意大利阿姨尽心尽力地询问了我们的行程,表示在下午最迟明天就可领取临时护照,一颗心这才归位。

奇迹不能被错过第三次。离开使馆,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西斯廷。快到之前,长了个心眼,询问了一下博物馆的入口,才避免了再入梵蒂冈浪费时间。随着大批旅行团的队伍,绕着梵蒂冈高大的围墙拐了几个弯后,一条巨无霸的人龙出现眼前。ROMA PASS在这里失效,连入场的优势都没有,好在队伍虽长,移动速度却也快。大约15分钟后,我们便进入了博物馆。

博物馆中央草地上,被损坏的地球雕塑十分眼熟,跟纽约联合国外摆设的那个复制品相比,这个金色地球更显高大。西斯廷人多极了,象回到了伟大祖国。我们随着洪大的人流,穿越在各种语言的导游讲解中,进入了博物馆漫长无尽,却绚烂夺目的长廊。雕塑以大理石和青铜为主,每一尊都美奂美仑,数量又极大,拥挤在展室的每一个角落,端的是“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但最大的看点却在游客头顶,随着长廊的推进,头顶的壁画雕刻越来越精美繁复。配合每一间展示的物品,顶画和装饰的色彩,风格都在不断变化,像一条蜿蜒璀璨的流动星河。往往当你认为这一处已经奢靡到极致的时候,下一厅的画卷却又开出新的惊艳来。

在闷热拥挤的人流中,囫囵吞咽着世间极致的精品,这样痛并快乐着的经历此行当属西斯廷为最。墙上不断出现的Cappella Sistina向前,再向前的指示牌,在一轮又一轮审美轰炸的同时,也把我们的好奇心调到了最高点。

终于在我们走得几近绝望,感觉西斯廷就是一个不可企及的传说时,依照所罗门神殿而设计,天花板阔达500多平米的chapel终于赫然眼前!毫无疑问,我个人参观史上,一次视觉的饕餮巅峰在此出现:代表文艺复兴龙头大哥米开朗基罗平生最高水准的两大巨著,《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此刻象灿烂的宇宙繁星,凌驾在表情惊愕的游人之上。华丽的宝蓝色基调和描绘人体的藕粉色,组合成一种美如星际的画面。在我头顶的上方,那个主宰一切的老人正向婴儿般赢嫩的亚当伸出他的点化之手……要有光,要有,世界。

转一段话,取自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壁画完成后的一段自述:“我的胡子向着天,我的头颅弯向肩,胸部像头枭。画笔上滴下的颜色在我的脸上形成富丽的图案。腰缩向腹部的地位,臀部变成称星,压平我全身的重量。我再也看不清楚了,走路也陡然摸索几步。我的皮肉,在前身拉长了,在后背缩短了,仿佛是一张弓.”……四年半的时间,他独自一人画出了整个西斯廷的奇迹,也是这四年半的时间,留给他终生的残疾,将一个37岁的壮年变成了形容枯槁的老头。

仰着头的人们肃穆于主宰众生的上帝,而我心有戚戚,感念着那颗为美和文明祭献出生命的狂热的心。米开朗基罗,在艺术的世界里,你就是上帝。为今日这一见,你为我,创了世纪!

西斯廷有太多的珍宝,LD喜欢那些罗马时代疆场和航海使用的古老精美的地图,我则记得一件万花迷眼,缀满玫瑰的精瓷梳妆台。是怎样的美人曾端坐于前,往镜中照出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回头见一扇朝向花园的窗户被打开,难得清凉的风吹进这满涨得透不过气来的宝窟。风卷起博物馆白纱的窗帘,无声地舞蹈,象浪子对深闺的一场调戏。

出口处巨大的铜雕螺旋楼梯,是最后一件叫我迷恋的米大师作品。秘旋的尽头,是一颗被摩挲得金光鋶亮的天使头颅。走出西斯廷的漩涡,你已经无法带走你的全部,总有一点什么,遗落在长廊深处,五百年光阴的尽头。

罗马古城里游走,神庙,尖碑,喷泉,雕像……不断地出现在眼前。示威者在古老的议会门前和英俊的卫兵倚栏闲聊,穿角斗士铠甲的小贩忘了做生意,和吉普赛女人眉来眼去,一个疲惫的旅行者趴在露天咖啡桌上,沉沉睡去,侍应生姑娘轻轻收拾了杯盘离开……这个城市太古老,累了,现在它只想这么懒洋洋地晒一会儿太阳。

沃纳沃广场的四河喷泉,和圣女蒙难教堂都是罗马坐标级的景观。可惜我们贪图景色,信马由缰走到时,教堂已经在晚钟里闭了门。后来搜索照片看,里面精美奢华,众神在天的顶画尤其灿烂,心下可惜。不过罗马的教堂多如繁星,大多是华丽的巴洛克风格,看得多了,彼此类似,当时再震撼的画面,一夕之间也模糊成一片五彩斑斓的梦境,不能分辨了。

这里据说是坚定的女信徒当众火刑殉难的地方,后来建蒙难堂纪念。因为靠近著名的鲜花市场,也被大量的摊点变成了琳琅集市。边上是连绵不断的露天咖啡,餐馆。闹市间,我常注目那些红花绿萝环绕的凉台,想象自己在这样遥远的城市里拥有那样一个小而惬意的房间,该怎么生活,怎么在早晨拉开窗帘,睡眼惺忪望着我这样的游客,喝杯热牛奶,然后去做一份不起眼的工作,出门跟两三个熟人打打招呼,午间在公园里闲坐……旅行时会遇见另一个自己,这是真的。

拍照的时候,两张熟面孔突然进入镜头,偌大的城市,竟然遇上了大E夫妇,一高兴拍下了此行唯一的一张小分队合影,珍贵啊珍贵!接着再分头行动,走街串巷,进教堂出教堂,几个回合,罗马便被暮色吞没。我发现天黑后,教堂并不关门,只是关了大部分的灯,留神坛前一点灯火,幽幽照着森森然的殿堂。

此时的教堂和白天游人如织的时分判若两地。古老的画像和雕塑似乎要活动起来,在每一个幽暗的角落窥视着我。参观者一下变成了闯入者,那种惊畏的感觉油然而生。阴沉的廊柱在昏暗里显得更为高大,大理石的地板寂静中不断将我的脚步声放大,每一步踩下去,都仿佛要惊醒一段尘封的故事。不敢再往前,只向那走道深处张望,里面的世界和我隔了千年,但它分明还活着。

那一会儿是罗马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时候,我恍惚想起在哪里见过一幅古老的油画,便是这样古旧幽深的教堂里,一名修士提着孤灯走过,晃动的灯影里,他的影子被无限地拉长在身后甬道上。寂静的岁月。

我被搜了魂一般,正愣神,“吱啦”一声大门被推开,七八个探头探脑的游客跻身进来,我舒了一口气,回到人间。这么晚了,居然还有导游带着秉烛夜游。他们是幸运的,不是每个游客都能在落幕之后,看到罗马教堂这另一张面孔。

导游提到这里有一幅贝里尼(或者什么里尼)的油画,我便跟了去看。那里果然还留着一盏灯,灯下的油画好象记录了古罗马一群骑士的某次银钱交易场面,栩栩如生。大家屏息站在巨画前,寂静中似乎能听到银币叮当掉在桌面的声音。

随导游的提示,发现教堂中央的地板上,躺放着一块极大的镜子,竟是用来观赏头顶壁画的。壁画极高,仰望不清,大家便趴在镜子上细看,意趣盎然……

走出那间忘了名字的教堂,温暖的夜风正吹拂着一日将尽的古城。和LD并排坐在凉如秋水的石阶上歇脚。“整个罗马是白色大理石砌成的。”LD总结道,我深深呼吸着罗马的夜色,答非所问地说:“我们老了,会想起这样的画面吧?这样坐在罗马的台阶上。”

这一天到这里本应该收尾了,但事实上我们又去了米开朗基罗的艾曼纽尔二世广场,去瞻仰那著名的双向楼梯和经纬广场,并在夜色中再一次眺望了月光般洁白高贵的威尼斯纪念碑。

从火车站出来,等023路的时候,遇上了早间一同等车,同住IBIS的一对中年夫妇。说起明天的行程,他们将奔赴佛罗伦萨,而我们则南下那不勒斯。看上去生活得比较局促的两个东欧人,说起下一步行程,显得格外兴奋……不知道是不是辛辛苦苦攒了好久的旅行呢?这多好,在路上,两个人是满心的富足。

离酒店只有二十米,却突然下起瓢泼大雨,我们挤着一把小伞,哈哈笑着冲进大堂……第二天听大E说,他们流连太晚,地铁站关了门,到处找的士,在深夜的街头,被浇了个透。

P.S: 请欣赏绝美意大利教堂特辑

http://www.flickr.com/photos/earthmagnified/4460747665/in/photostream/

第三天:7.5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