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静如今可以依照自己的理念来安排Danny的生活。每年从春天开始,静就会送Danny去游泳。按照中国人养活孩子的方式,只要胃口开了,食欲增加,孩子迟早都会胖起来。然而,各种努力似乎在Danny身上效果有限。
朋友家来了一位访客,据传厨艺高超。朋友特地请了静一家三口过去品尝美食。
那是一顿略嫌尴尬的晚餐。刚一落座,高手太太就满脸不以为然地指着Danny,“看看这么瘦!你妈怎么养你的!也不肯好好给你做点吃的。”
静不由暗自苦笑:阿姐啊,做饭如今是我唯一正式的工作。初次见面,给点鼓励行不?
几番话下来,静心中愤愤,不得不正色解释:真的,不关我的事……
自打到了美国,静才开始学习做饭。她不是那种肯为饮食精雕细琢,花大把时间的人,所以日常做饭的风格偏于简单实用。好在她擅长借力,需要时上网翻翻菜谱,再借鉴一下记忆中的美味,倒也能把每天的家常菜山寨得像模像样,有滋有味。无奈餐桌旁总有一位兴趣缺缺者打击她的成就感。而今更被不知就里的人刺到痛处。
当初静向朋友抱怨Danny的吃饭问题,对方哈哈笑着说:“这好解决,不吃就饿着他!”
她幽幽答道:“难道你生怕我这继母不够恶毒吗?”
从《白雪公主》,《简爱》到《哈利波特》(那还是姨妈),恐怕没有哪个位份像继母这样别具一格,臭名远播。亲身母亲听了高手太太的话,尚能抱怨一二,“没办法,他吃饭麻烦着呢。”继母倒要急急回到自己身上找原因,恐怕落下不肯尽心的口实。
高手太太自顾一面重复她的判断,一面热心给Danny夹菜。当她询问Danny“好不好吃”的时候,Danny保持了他实话实说的风格:“没有我妈妈做的好吃。”瞥见高手太太尴尬的脸色,静很不厚道地涌起刹那的快意。
回到家中,静的郁闷还没有消散。她又要去无语问上帝,有个地方可问,总比自己和自己较劲强。虽然说不定她只是在自问自答。
为什么?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不但没有回报却还要代人受过?人们常会揪住这个问题,不折不挠问个不休。人多认为自己付出太多,回报太少。如同替人打工的雇员,那工钱怎么快马加鞭也赶不上劳动的付出。
其实静已经开始从自己的经历中模模糊糊寻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围绕着“自己”这个主角展开的一出戏,为了帮助主角的成长,精心设计了各种场景,情节和配角。人们互为配角,在共同的剧情中找到各自的需要。至少,静完全清楚Danny的角色是针对自己的弱点所设计的。
清醒的时候,静对于自己的处境心平气和,甚至满怀感恩。不过这并不影响她时不时要去“质问”一番,反正上帝不会恼怒。
“中午在学校的午餐都吃完了吗?”
“把剩下的饭都吃掉。”
“放学回家先喝一杯水。”
……
静继续着她的督导,如同一个敬业的教官。不过她既没有教官的权威,也没有相应的成就感。
静不得不承认Danny拥有强大的自我意志,勉强他实在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好像面对一个弹力极好的弹簧,稍有放松,又会固执地恢复原状。压力越大,反弹的力度越强。置身于这样一场反反复复的拉锯战,让静心力交瘁。她渐渐意识到,在战争中没有赢家。
静想起自己所读过的《水知道答案》,水能够感知人的关注,食物是不是也可以呢?静看到不少美国孩子不沾蔬菜,印度人只吃鸡肉,日本人因为资源匮乏食量很少。似乎这些因素并没有影响各个族裔的总体健康状态。或许,对于饮食的态度重要过饮食本身的营养?又或许,我对于Danny的接纳重要过对于他的管教?
静看着虽然努力完成吃饭任务,但仍然细瘦的Danny,心中的疑问如袅袅炊烟一般连绵。
如果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独特的目的,也因此选择了独特的家庭,也许Danny需要学习由发自内心的感恩和欣赏所带来的健康和快乐。那么我所做的是不是妨碍了他的学习过程,令他失去了主动探索的乐趣从而选择被动抗拒?
一个朋友告诉过静,水是最好的感悟对象。
静不时会来到溪水边,挑一块温热的石头坐下,让太阳暖暖地晒着背脊,风轻轻拂动发丝,静静地看着溪水流淌。一切都平和自然,无思无虑。这就是生命的愉悦吧?没有挣扎,没有惶急,就像那溪水,一旦踏上行程,就不停息,不回头,一路欢歌奔向宿命的目的地。无论巨石深涧都不能令它惊慌失色,无论泥污沉沙都不能改变它清澈的心境。柔韧包容,顺其自然。
静决定不再在饮食方面强求Danny。一颗关爱理解的心,大概就是她能为Danny送上的最好的礼物了。Danny无声而又坚决的对抗,让静看到自己对人对事常常失于勉强。没有人知道哪一条路定规正确,没有人能为他人规划未来,更没有人能以自己的经历代替别人的行程。
人生是一幕幕大戏。四季流转了,布景变换了,音乐消失了,同台的人聚了又散了。那主题却贯穿始终:让人以全部的情感进入剧情,切身体验,本真的我如何被种种愁苦、快乐、自得、失意种种裹缠,状如绿藓枯叶污泥覆盖着光滑的石头,又如浮云浓雾环绕着青黛的山。或有一天,心上的鳞甲层层剥落。然后便清清爽爽,通透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