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借酱油,导致一名中国少年连捅自己学友两刀。这样的案件,读一遍震惊,再读疑窦丛生。
第一,被害者何人?根据常理推断,能够借给对方酱油的人,百分之八十并非英国白人。披露的事实证明受害人是一名华人同窗,进一步事实显示是来自大陆东莞的少年。
第二,伤人者是谁?媒体报道是一位十八岁的中国大陆少年,案发时才16岁,他就读于一所英国私校。伤人者与被害人都家境富裕的少年人,支付得起每年高达三万镑的学费。
第三,仅仅因为酱油借用,心生杀机,动机何在?这是案件关键,却也是整个事件疑点所在。事发当天,这位学生的伤人行为,并非在借酱油被拒的厨房现场,而是在事情过去两个小时候,他进入了受害人的房间,一番争执之后,用到伤人。刀械犯罪在英国是重罪,这点无可置疑。然后,从犯罪动机形成到犯罪行为实施,却值得我们深究。
在两名少年关系之间,他们有许多共同纽带。比如中国人背景,这个背景甚至被人攻击。但是,不要忘记还有更加具体的纽带,比如学校。就校方而言,是一家成立于1910年的私校,在英国丰富的历史中并不算悠久。英国私校系统独立于英国公立教育系统,极少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监管,自成体系。
以私校教育质量而言,有两样是必须的。第一是大量的资源投放在学生身上,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英国人日常生活中用buy influence来形容私校提供给学生未来的社会资本,因此注重学生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重点,而这场悲剧起码让这所学校在这方面的声誉大打折扣。这样恶性伤害事件,在这个留学少年身上发生,有必要追问一下,那些高昂的学费是否购买到了高质量的教育?
第二点就是这所学校在与相应的监护人制度上是否出现了重大错位?这种错位很可能导致校方和监护方没有给这位未成年的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
少年海外留学,父母不在身边。监护人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也是学校提供入学的必要条件。并且学校需要和监护人之间有流畅的沟通渠道,学校对学生的有关信息和活动,要适时地传递给监护人。
目前,在此案件中,也许是社交关系上恶化,一个少年直接地伤害了另一位少年。但是,从他们的生活环境看,这两位少年都是某种制度的受害者。在这种制度里,金钱是它最重要的标准,也是离开这个制度之后最重要的目的。当这个制度,以金钱为目的,用市场手段吸纳了越来越多自己从来没有面对过的学生,比如中国留学生,它忘记了自己需要为自己的收入适当地承担额外的义务和责任,似乎也有迹象让人怀疑,它在动摇自己的选材标准。
比如,就在上个月前发生的一名中国学生携枪支与现金贿赂导师案件。这起案件中有一个点,人们似乎关注不多。试想,一名在巴斯大学读完本科的学生,其最重要的学业考核毕业论文仅得37分,作为英国名牌大学的巴斯大学选择硕士研究生的标准和眼光在哪里?
曾经,英国教育系统对本国人来说,除了私立教育,基本上是一种福利。由于教育产业化,它对海外学生收取高额学费,因高利润带来了额外的义务和责任,这些可能不在它原来的本国经验之内,却是学生的合理要求。
现在这个制度和它背后的哲学、市场动机,受到了挑战和考验。你会认为这个制度是私校教育,我不反对。但是更加担心英国整个彻底产业化了的教育体系。以前它的产业化面对留学生,2011年之后也针对英国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