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遇斯坦福(三十)寻找快乐的秘密

原是寂寞中的陈情,如鸟儿啼鸣,以求友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寻找快乐的秘密

 

考虑下面两个人:

一位名叫朱丽叶,34岁,已婚,有三个儿子,年龄在1到6岁之间,家庭妇女,丈夫在当地一家卖杂货的店里工作,年薪四万左右。

另一位叫丽莎,37岁,已婚,有两个儿子,一个7岁,一个9岁,她也是家庭主妇,丈夫是当地一家生产汽车零配件的公司当工程师,年薪七万多。

现在我要你们好好想一想这两个女人的基本情况,然后猜一猜谁更快乐,朱丽叶还是丽莎。

不管你怎么想,你的判断一定是基于你认为什么因素对决定快乐最重要。假如你认为收入更重要,那么丽莎应该更快乐;假如你认为家庭大小更重要,那么朱丽叶应该更快乐。假如你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相关的责任,那丽莎应该更快乐,因为她的孩子们都已经上学了。但假如你考虑到母亲的年龄和生育更多孩子,如再生一个女儿的可能性,那自然朱丽叶更有可能。当然了,因为许多信息你不知道,你也可能无法确定谁更快乐,比如这两个女人的婚姻的质量。

让我们假设你现在还无法判断这两个女人谁更快乐,如果我告诉你朱丽叶是一个白人妇女,而丽莎是一个中国人,现在你能判断谁更快乐了吗?

我得坦白我认识这两位妇女,她们都是我的芳邻,所以我知道“正确”答案,我保证我会告诉你这个答案,假如你带着你的好奇心继续读下去。其实更重要的不是你的答案是否正确,而是在你判断谁更快乐时想到的那些因素。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先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什么因素对于快乐最重要,然后我再谈谈快乐感的跨文化差异,比如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快乐感有何不同?最后我将告诉你们一些寻找快乐的秘密。

首先讲讲影响快乐的因素吧:

许多人相信钱能买到快乐,同样多的人认为这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钱的魔力吧。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Felicia Huppert曾在斯坦福的讲座中展示了一幅标志着国民总产值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图。从二战后一九五零年到二千年之间,经济一直直线上升,而生活的满意度却一直是一条水平线。这个结果似乎显示着钱与快乐无干,但也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富裕的人都比穷人更快乐,这又何解?

钱与快乐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一些。钱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买到快乐,尤其是当你很穷,还需要为基本生存需要挣扎的时候。钱能买保暖的衣服,遮风避雨的房子,能买来填饱肚子的食物。至今我还记得我在五岁时第一次吃巧克力。那时中国还很穷,孩子们很少看到、吃到巧克力,住在我家隔壁的好朋友从上海看她爷爷奶奶回来,带了一些巧克力,分给了我一小块,却在晚上遭到了父母的痛打。现在的孩子也许觉得不可思议,我侄子甚至不愿意吃巧克力,觉得太甜,有哪一位父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给了另一个孩子一小块巧克力而打孩子呢?但你想一想当时的巧克力是如何珍贵,她的爷爷奶奶也许是节衣缩食才买来给孙女的,而小孙女并不能体会爷爷奶奶的苦心,随随便便拿去送人,可想而知父母的反应了。

当你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多余的钱就不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当你与朋友、同事、邻居攀比时,是否比他们拿得更多。英国一位学者直言道:“钱能够买来地位,而更高的地位使人感觉良好。”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很多大学教授虽然拿的钱比别的行业少一些,却能更快乐,因为他们可以从别的方面追求地位。

假设你想到了智力与快乐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证明智力与快乐无关。也许聪明人有更高的期许,从而更容易对自己和环境失望。所以并没有标准拥有多少东西会使人快乐,关键是你的期望值有多高,比如在一项心理学研究中,参加者被要求列出一个快乐生活所必需的物质,研究者发现人拥有的东西越多,他们的清单就越长,快乐永远在这些人的掌握之外。

我也就此问了我的房东艾伦,在她一生中让她最感到快乐的三项因素。她说是家庭、朋友和健康。她结婚二十多年后又离了婚,因为前夫“想成为一个他根本不是的人。”她有四个女儿,她与她们经常通电话,冰箱上贴满了孙儿孙女的照片。但因为三个女儿不在当地,作护士的小女儿工作辛苦,平时只有朋友常来常往,互相作伴。另外,在她这把年纪,健康是很重要的,能够自由活动是让她保持独立意识的关键。

当然了,艾伦没有谈到其它一些因素,比如工作、业余爱好,甚至住在哪儿。我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谈到“是否住在加洲让你更快乐?”作者是2002诺贝尔经济类奖金的获得者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他和他的合作者比较了住在南加洲和美国中西部的大学生在生活各方面的快乐程度,比如工作机会、学业机会、钱、安全、社会生活、和气候等等。除了他们自己的感受,被试还被要求猜测另一地区与他们各方面都相当的大学生的态度。结果发现,两地大学生自身生活快乐的程度是相同的,但他们在猜测他人时,都认为在加洲会比在中西部更快乐。其实气候因素远没有其它因素在决定自身快乐时重要,但在猜测他人快乐时,两地的气候差异显得更加突出罢了。

再谈谈快乐的文化差异:

在上述的这篇研究报告中,比较特别的是他们关于种族差异的发现,亚裔美国人比所有其他种族的人都感觉自己更不快乐,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回到我开头的故事吧,丽莎是一个中国人,觉得作为一个家庭主妇非常地不快乐,于是在一家当地的大学里旁听好几门课。另一方面,朱丽叶是一个美国人,虽然从州立大学毕业,却安于在家养育她的三个儿子,甚至还想再怀孕生一个女儿。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比美国人更不快乐?有些研究学者提出宗教的原因,大多数宗教与快乐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正相关。卡尔·马克思称宗教是大众的鸦片也许是对的,相信死后有灵魂给了人今生生活的意义和安慰。另外世俗的宗教活动还给了人社会交往和互相支持的机会,从而减少了人生的孤独感。比如杜克大学的医学教授发现宗教是人们对付生活中的灾难的一个有效手段。

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深层文化因素。中国人都知道宋朝宰相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中国,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成份,而不象美国是个人。只有家中的每个人都快乐,家庭才能快乐。另外家庭是一个大概念,包括祖父母和亲戚,并与整个邻里、社区、国家相联。所以除非这个大概念中人人都快乐了,否则你独自一个人快乐似乎是件不道德的行为。假如你能够明白这个互依共存文化的内涵,你才能明白为什么很多中国人为了他的父母、兄弟、姐妹、还有孩子牺牲自己的快乐,又为什么很多华人身在海外、心忧祖国。

这里我说一件真事吧。一个中国女人,已经40多了,还没结婚,她20左右到美国,是家中的老大,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父母没有文化,所以她就挑起了家庭的担子。她放弃了英国文学的专业,干起了护士,20年后,她全家都到了美国,如今只有父母还与她住在一起,其余弟弟妹妹均大学毕业,成家搬走了。我如今看着她,很难想像她那窄小的肩膀怎样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我不能说她快乐,她未老先白的头发仿佛诉说着岁月的艰辛,她疲倦的脸让你不忍心在她面前表现得过于活跃,而她是多么地喜爱孩子,她只有在孩子面前才能强打起精神,她的眼睛透着天生母性的慈爱,也许孩子们让她想起了她自己逝去的时光和生育的机会。每当看到她盯着孩子们的样子,我都想流泪,而她的心中是一种什么滋味,我也只有猜测的份儿。。。

    看看心理学家是怎样寻找快乐的秘密的吧。其实许多人尽管拥有了金钱、婚姻、家庭、朋友与孩子,照样感觉不到快乐,这是为什么呢?普林斯顿大学的Kahneman指出,快乐是一种当下的感受。许多人总是在对快乐的期望或者回忆中追求,其实你期望会带来快乐的东西很多未必能带来快乐,不管是减肥了20磅,升职涨工资,或是搬到了温暖的地方。比如当今女人都津津乐道的减肥,我努力锻炼流汗,把自己累得象一条狗一样,又牺牲了许多品尝美食的机会,到头来总算减了10磅,可先生根本都没注意到,并没有多看我一眼哎。同样,回忆也不可靠,因为我们的记忆并不精确,常常只会记住最强烈感受或是最后的时刻。感受快乐的秘密其实在于每个正在逝去的“现在”!不要多想未来和过去,就象小孩子吃到一块巧克力,甜甜地笑了,就那么简单。日常生活中一些小事让人快乐,因为它们新奇、有趣、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比如突然收到了一束花,就很快乐。但如果每天收到一束花成了惯例,也就不一定快乐了。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Kahneman谈到获奖后的心情,说:“获得诺贝尔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生活,它给了我更多的机会。但其实它真正让我快乐的是我从此有了一个很近的停车位,就在学院主任的边上。”
Giannaris 发表评论于
看似轻松的话题,其实很沉重。天堂与地狱之间的距离,其实只是一念之差。
野猫 发表评论于
有希望,有追求,就有快乐。人生是一种体验,快乐也是,而且是相对的。人有七情六欲,而且起伏跌宕,就是因为人的感受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心理学也研究这些不?
狼溪笔谈 发表评论于
回复胡同小四儿的评论:
胡同哥,我都“外遇”三十了,才得你金口一赞,真不容易啊!
胡同小四儿 发表评论于
我一直听说美国诺贝尔奖得者只能换个车位,这下得到证实了。
胡同小四儿 发表评论于
太精彩了,真是精彩.我绝对相信专家的见解, 这才是我感兴趣的,对教授当刮目相看,从现在开始。
淡淡郁金香 发表评论于
谈论女人幸福的时候,丝毫不提她们的丈夫对她们的爱护和照顾,有失偏颇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读到最后停车位的地方,俺明白了,这位大师是PAUL KRUGMAN.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