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人》故事让你豁达(收藏)

如风的岁月里依稀有几行深深浅浅的脚印 ,,,,,,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 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

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正巧这是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惊呆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 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故事告诉我们:“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 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对任何人任何事,当你要发脾气时,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马上就会心平气和了。 

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 后来我们读《庄子》的话,才明白“夏虫不可以语冰”。你跟夏天的虫讲什么冰?那是你糊涂。
无知无为 发表评论于
写这个故事的人自我感觉良好,说不定还真是三季呢。事实上你去北京就剩两季了——春季秋季基本不存在,就剩下湿季和干季了。这个故事说明了孔子的中庸之道,待人接物有时不必一视同仁,也就是农民都懂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中国文化的智慧其实都在这种不起眼的日常用语中传了下来……
整全的教育 发表评论于
贤人争罪,愚人争理。
圈外闲人 发表评论于
言之有理!
无名小绿草 发表评论于
看来唯有豁达才可不做三季人。
也是少说多听,言多必失的原因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