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中国

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情怀,一个现代人的古典情思,一个女人探索宇宙人生的心路历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咱们的中国
真真国女儿
去年五月,我回国探亲,特地陪母亲到四川九寨沟、黄龙旅行。我们从成都乘旅游大巴沿岷江一路北上,暮春初夏之际,沿途风光极美,巴山蜀水的秀丽,果然名不虚传。然而最让我难忘的还不是四川优美的自然景色,而是一路上见到的纯朴人民,听到的动人故事。
从成都到九寨沟的这条路,正好经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地震造成的山体崩塌,滑坡依然历历在目,岷江沿岸,原先的国道几乎全被碎石掩埋,但偶尔会有一段公路露出来,能看到几辆废弃的轿车,甚至还看到一翅机翼,想来是当年失事的救援飞机残骸。听导游说,汶川地震造成了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间275公里断层,几乎将整个龙门山山体震垮。现在的山体酥碎,一场小雨就能造成滑坡,所以成千的车辆依然被埋在石砾下而无法挖掘。
尽管地震造成的伤痕尤在,但当年被毁掉的村寨却已获得了新生。沿途随处可见按照汉、羌、藏等民族的特色建成的新村寨,设计精湛,美观实用,令人惊叹。听导游说,“五一二”大地震后,中央政府以举国之力,发动全国各省市地区定点帮助灾区。十九个沿海和中部的省市,以“一省包一县”的方式,每年拿出经济总量的1%,三年持续帮助四川、甘肃、陕西等灾区重建,比如上海就承担了都江堰。到2012年,灾区的重建工作基本完成。
重建后的山区小镇,风情各异,干净整洁,虽然是仿古的民族建筑,但重建的时候显然考虑到了旅游业的发展,所有的建筑都可以商、民两用,十分便利,加上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大有巴伐利亚、奥地利山间小镇那种明丽清新的感觉。

 
位于震中,受灾惨重的映秀在东莞的支援下已全面复建
我最喜欢的是茂县附近的一个羌寨,山脚下有果园和集市,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山上蜿蜒而下,从村中流过,溪上有吊桥,随风轻摇。依山而建的是羌式民居与旅馆,每一栋建筑都装饰着羊头,羌人的吉祥物。映着近处的青山,远处的雪峰,更觉阳光灿烂,碧空如洗。
羌族民居屋顶上都有石头垒的羊角
 
这个羌寨是山西省援建的,村里的山路修整得平整干净,村民们开着电瓶车来往接送旅客。每一栋民居除了给震后的村民一个栖身之处外,还有足够的地方让他们开家庭旅馆,招待四方游客。听说他们每家每年收入至少都在三四十万人民币以上。果园,吊桥,流水,人家,简直像是传说中退隐山林之地。在村里闲走,忽然觉得异香扑鼻,蓦然发觉村民家前的篱笆是花椒树编的,星星点点的嫩花椒随风摇曳,香得醉人。

重建后羌族村子有传统的美感和现代的设施
 
我们下榻的民宿主人在屋前兼卖旅游纪念品,他膝下依着一个四五岁的男童,怀里抱着个不到一岁的女婴,神情恬淡,安静从容地和天南地北的旅客们砍价聊天。汶川地震重创了羌族地区,97%羌族聚居地遭到了破坏,但是震后的重建显然令这个古老民族最后的传人得到了重生的机会。
藏区受灾不大,但是也从灾后重建中受益匪浅。离九寨沟不远的川主寺全城翻新,建筑兼具古典与民族风情,我最喜欢的是街道旁就有小溪流过,细水涓涓,把自然引入城市。

川主寺:碧云天下的古镇新貌
 
听导游说,如今牧区的藏家一般都有上百头牦牛和几百只山羊,藏人多半是女性持家,而男人呢,除了帮着放牧看孩子,就专心练唱歌、跳舞。川主寺的歌舞团果然是藏男为主,一个个打扮得精精致致,尤其头发留得长长的,烫着小卷,很神气。而街头做生意的多半是肤色苍黑的藏族女人,肩上背着布袋,手里拿着几根冬虫夏草,或者一些藏式首饰,向游人不屈不挠地兜售。
从川主寺去九寨的路九曲十八弯,但一路风景奇美,让人顾不上去担心山路惊险。九寨景区里,人潮汹涌,熙熙攘攘,却干净有序,每天几万人来来往往,地上连点纸屑都没有,真不愧是中国的金牌旅游景点。
出了景区我们到一个藏民家中欣赏民族歌舞和食品。九寨地区的藏民个子较小,但这家人里有个青年高大英俊,一问原来是甘南来的职业歌手,藏人的情歌王子。他大概汉语说得不太好,和游客无法交流,唱了几首歌就躲到屋外去抱孩子了。藏家烤山羊上面糊了一层辣椒面,一般人欣赏不了口味这么重的菜,但蒸土豆(这道菜叫“吃里扒外”)又糯又香,配上清淡的青稞酒,十分可口。可能是高山寒冷而且日照不够的缘故,这里土豆极小,最大的也不过核桃大小,然而有一种质朴的大地的味道,十分令人难忘。
 
饭后藏女请游客一起跳锅庄               
                                    

甘南来的“情歌王子”
 
从九寨沟去黄龙,盘山公路越走越高,车外的森林渐渐变成了草甸,又渐渐变成了残雪覆盖的裸岩,百里不见人烟,只偶尔能看到几头牦牛在啃草皮。五月的黄龙正处于枯水期,体现不出高山湖泊与瀑布的美感,然而山林中不时能看到怒放的杜鹃,雪白鲜红,艳丽绚烂。黄龙海拔将近五千米,山间栈道每隔一段,就有免费吸氧小站,给体力不济的游人一个休息的机会。
从黄龙往成都开的路上,导游见大家对窗外悠然自得的牦牛感兴趣,就说起四川的牦牛吃的是冬虫夏草,喝的是冰川雪水,得天地之精华,因此其肉风味绝佳,四川名小吃“灯影牛肉”原来就是牦牛肉做的;其角则灵性通透,用牦牛角做的梳子来梳头,通筋活血,不起静电,而且还可以当刮痧板,一物多用。我们的导游是个口齿伶俐的川妹子,眉间有一点胭脂红痣,十分俏丽。有美女推销,大家怎么能不捧场?全体游客强烈要求去参观一家牦牛肉的加工厂,吃的吃,买的买,都很尽兴。
我们回成都的那天,是2012512日。旅游大巴在离映秀不远的一家牦牛角梳加工厂做短暂停留。我拿着一堆牛角梳子,簪子去付款的时候,柜台后的女孩子有些失神地看着我问:“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么?”她的眼睛里尽是悲哀。是的,我知道,我知道今天汶川地震四周年,对灾区的人来说,所有生离死别的伤痛在这一天重新翻腾。四年前,我能做的是在海外参与赈灾筹款活动,而四年后,我能做的是大力采购灾区特产,因为作为旅客我所花费的每一分钱,会直接进入当地的经济流通系统。毕竟劫后余生的人,需要的不是别人对其命运的悲悯,而是对其价值的肯定。当然这些思绪无法向一个还沉浸在哀伤中的陌生女子说出,我只能给她一个同情的微笑。
我们上了旅游大巴后,导游说起这个厂子原来的厂房在地震被泥石流掩埋了,厂主和幸存的工人找了块平地,重建一个。川人就是这样坚韧、勤劳、无畏。她又说起地震发生的那天,她还是个即将从旅游学校毕业的学生,趁毕业前和几个同学去九寨沟游玩。地震的时候他们在山上还没有什么感觉。等知道地震后发觉往成都方向开的路已经断了,只好向北开。司机一路沉默,将所有的游客带出灾区后,走到大巴后面,向家乡方向跪下,失声痛哭。原来司机是映秀人,地震当天他已经收到了母亲、妻子遇难的消息,为了一车三十多个游客的安全,他强忍着失去亲人的伤痛,把全体游客带出险境,这才哭出声来。
当时旅游团里有两个北京来的老太太,都有高血压,心脏病,高山反应再加上地震惊吓,没离开山区就都病倒了。她们身边并没有亲人,全靠旅游团里人一路照顾着,从四川到甘肃再辗转到陕西。路上没有水,就接雨水解渴;没有饭,就借米来煮粥,就着榨菜果腹。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硬是把两个素不相识的老太太从川西高原一路照顾护送了安全地带,交到他们家人手里才离开。在灾难来临时刻,那个无名的司机对职责的忠诚,和那些善良的游客,对弱者“不抛弃,不放弃”的救护,对当时车上的几个旅游学校毕业生来说,是最好的职业教育和人生启迪。
去四川以前,听过一个笑话,说是要是一个奇形怪状的外星人落到北京,可能被当成是上访的抓起来;落到上海,会被送到动物园收门票;落到广州,会被炖炖煲汤吃了进补;要是落到成都呢,当地人会说:“太好了,三缺一,来来来,一起打麻将。”成都人是出了名地喜欢闲适恬淡。但是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几千辆私家车,出租车司机争先恐后地从成都往灾区赶着去救人。
我和母亲去参观了地震纪念遗址,一贯节俭的母亲特地买了几枝菊花去放在纪念碑下。这座碑纪念的不光是受灾者的苦难,也是所有救灾者的善良、慷慨与勇敢。和千千万万的中国百姓一样,母亲也曾为救灾捐过款。我看得到在献花的时候她脸上的悲悯和自豪。
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是惨痛巨大的,然而震后的救灾工作却成了中国公民参与社会救援的总动员,一次人心和人性的洗礼。当然中国式的救灾可能有点儿吵,有点儿闹,有点儿乱,甚至有点儿脏,但是就像生活本身,些许的阴影与瑕疵,并不掩盖其精彩与意义。
天崩地裂之时,人能依靠其实只有彼此
 
灾难是每一个民族成长中必经的伤痛,救援不力,就会成为持续发作的伤疤;但如果救援得力,可以成为凝聚民心的契机,民族振兴的机遇。这次九寨之旅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在大是大非,大悲大难前,咱们的中国有最通情达理的老百姓。灾难时刻,普通人身上闪耀的扶危拯溺的人性光辉,是咱们这个民族可以经历五千年的天灾人祸而始终屹立不倒的秘密。
写于2013512日汶川地震五周年之际
真真国女儿 发表评论于
这次旅行让我意识到中国的老百姓真识大体,有感恩之心。官员和政府但凡为百姓做点儿事儿,大家都嘴里心里念着。
爆假旋球的菊花 发表评论于
针对帮扶省份
爆假旋球的菊花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照片。政府应当顺势牵头开发旅游业、特别是真的帮扶省份应该重点引导游客前往观光。一则加强省际之间交往,促进团结。二来也是对受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点帮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