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家而困扰。我们那个城市住房紧张的程度,几乎到了突破人们耐受底线的程度,
每年单位分福利房时,总是一场战争。平常那么温文尔雅的女士先生们突然变得和
街摊小贩一样不顾形象大声嘶嚷,哭闹,上粗话,送礼,找路子各种手段无所不用
其极。可是房源有限,最后总是在一片牢骚怨愤中收场。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
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无论它多小,多远,条件多差,总是我安身立命,躲风避
雨的地方,总会有家的感觉。
几年之后,妻子的单位终于给分了一间“伙单”。所谓“伙单”就是原来一整套的
单元房,分给几家。三居室的单元房分给两到三家,两居室的单元房分给两家;大
家共用卫生间,厨房和客厅。我们分的房交通比较方便,尚属城市不太偏僻的地方,
但房子很老,是五十年代苏联建筑的模式,一共三层,我们在一层。
本来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是件很高兴的事,可当我去看过之后,真是五味杂陈,不
是滋味。那是栋很老的楼,门口堆放了很多自行车,单元入口处两侧,码了两个大
煤池子,里面都是蜂窝煤,楼里是通了天然气的,做饭都用气;这蜂窝煤主要是冬
天用来取暖的。打开单元房门,里面是个小楼道,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好不容易找着电灯开关,打开灯更是让人头皮发麻。小楼道里堆满了东西,老房子
总有一股霉味散不出去,厨房里有三个煤气管道接口,中间那个空置的应该是我们
的。厨房里已经满满腾腾。我真不知道我们应该在哪里切菜做饭。
这是一个三居室的单元,如果一家住则相当的宽裕,现在要三家人住,我们的房子
是墙角阳面的一间,对门阴面那间住着一家三口。夫妇都是工厂工人,有一个儿子
已经上初中了。隔壁一家三口,孩子也十几岁了,全家都在倒腾小买卖。我们夫妇
二人在研究所上班,这种居住条件孩子只好继续寄养在祖父母处。每天早晨我做的
第一件事就是稍作收拾,马上骑车去上班。同事们觉得我上班真积极,其实我是趁
早上没人去科里洗漱。早点就在街上买点油条,豆浆;午饭在单位食堂;晚饭尽可
能在食堂或在外面小饭馆吃,实在没办法才回去开火。由于我们在家的时间少,用
厨房,厕所等公用设施的时间也相对少,与邻里之间相处的倒也融洽。妻子把那间
小屋收拾的干净利索,十分温馨。
但这离我们心中的家相去太远,我真受不了这么多人住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尤其
夏天天气很热,大家穿的又比较少,也只能把门关的严严实实的;房子不对流,电
扇使劲的吹,屋子里还是闷闷的。别人家里的大声喧哗,吵闹声听的清清楚楚。一
到雨季,一楼返潮的厉害,到处都湿漉漉,粘唧唧的。冬天这老房子又不保暖,我
们又不会弄煤炉子,只好买了电暖气。可是用电量一大,就会蹩保险,也不敢多用。
冻得人晚上睡觉衣服都不敢脱。更要命的是,孩子不能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只能周
末去爷爷奶奶那里看孩子。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个自己的单元房子,能
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能安安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能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可是就凭我们的资历,想得到更好的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夫妇都是平常百
姓家的子女,没有什么过硬的家庭背景,那些后门,特殊化之类的事情也都是绝缘
的。与其他人相比,最大的优势也许就是多读了几本书,多上了几年学,看来这也
许是我们摆脱生存困境的唯一手段。于是我决定出国。当年出国成本其实是很小的,
只是向外面与自己相关的专业发求职信,若有人对你兴趣,便可以出国了。经过一
年的努力,接到了欧洲著名大学的相关专业教授的邀请,去做访问学者。于是我辞
去了工作,开启了另一段崭新的人生。几个月后,我妻子和儿子的签证也办下来了,
我们全家终于可以团聚了。
在妻儿出国之前,我申请到大学的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那栋公寓楼是座落在半山
腰的一栋五层建筑,周围绿草如茵,楼前果树环抱。公寓内家具,冰箱,炉灶一应
俱全,大落地窗一眼望去是如画的美景。当妻子,儿子走进这间公寓时,一下子为
眼前的景象呆住了,片刻的宁静之后是一阵发自内心的欢呼。妻儿那惊诧兴奋的一
刻,在我心中彻底定了格,那幅图画永远地刻在了我的心中。那一刻这种家的感觉
实在美好!
随后的一年是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每到周末或是节假日,我们都会去临近城市或
其他国家游玩。美丽而古老的欧洲有太多迷人的景色和去处,那里留下了我们终身
难忘的美好记忆。这时候,我真把这美丽的地方当成了自己的家,我们全家团聚在
一起,再也不为拥挤的居住空间而烦恼,这种家的感觉至今难忘,尽管她是那么短
暂!严峻的现实让我们从梦幻般盲目的快感觉乐中迅速清醒过来,我们并不属于这
里!
本地的同事们也许是出于本能的关心,经常问的话就是“你们什么时候走呀?”,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所能给出的答案只能是一个不知可否的期限。而每年都要去市政
厅延身份的那一刻,提醒着我们是外国人,只是这里的一个过客。欧洲太古老,城
市人口的高密度使大部分的欧洲国家对外来移民持排斥态度。在欧洲的中国学生最
后一般是三个去向,极少部分取得了居留身份,留在了欧洲;另一部分学成后回国;
最后一部分去了美洲。去美洲的一般是去美国或加拿大,去美国的一般是工作签证,
去加拿大的一般都是直接移民。我对妻儿说:“我们去加拿大,那里给我们身份,
有身份的地方才会有家的感觉”。
经过一年多的申请,我们终于取得了去加拿大的移民签证。十几年前的一个十月,
我们全家乘坐大陆公司的飞机,跨过大西洋来到这片新大陆,登陆多伦多。我们走
下飞机,呼吸着枫国深秋清爽的空气,沐浴在蓝天白云之下,美丽的安大略湖畔,
高耸入云的CN塔,脚下的大地是那么的坚实,刹那间那种家的感觉油然升起。
十几年加国的生活, 我们深爱这片土地,爱这座美丽的城市。我们有了自己舒适的
住宅;享受着蓝天,白云,绿地;再也不必为狭小的居住空间而烦恼,再也不必为
没有长期居留身份而忧虑,这里是我们的家。 纵观这二十几年从国内到国外的变迁,
是那份总想改变现状的愿望,寻找家的感觉,让我们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直到后来
我才知道,那份寻找家的感觉,是天上的父对他的孩子们的一份照看,他把那份对
子女的爱存在我们的心底,让我们随着那份寻家的感觉把我们带到最好的地方。感
谢我们的天父, 我把这一点点幸福的荣耀也归给天上的父。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johnnyqiang/user_blog_diary.php?did=141675#sthash.826qMKFH.dpuf
的家而困扰。我们那个城市住房紧张的程度,几乎到了突破人们耐受底线的程度,
每年单位分福利房时,总是一场战争。平常那么温文尔雅的女士先生们突然变得和
街摊小贩一样不顾形象大声嘶嚷,哭闹,上粗话,送礼,找路子各种手段无所不用
其极。可是房源有限,最后总是在一片牢骚怨愤中收场。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
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无论它多小,多远,条件多差,总是我安身立命,躲风避
雨的地方,总会有家的感觉。
几年之后,妻子的单位终于给分了一间“伙单”。所谓“伙单”就是原来一整套的
单元房,分给几家。三居室的单元房分给两到三家,两居室的单元房分给两家;大
家共用卫生间,厨房和客厅。我们分的房交通比较方便,尚属城市不太偏僻的地方,
但房子很老,是五十年代苏联建筑的模式,一共三层,我们在一层。
本来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是件很高兴的事,可当我去看过之后,真是五味杂陈,不
是滋味。那是栋很老的楼,门口堆放了很多自行车,单元入口处两侧,码了两个大
煤池子,里面都是蜂窝煤,楼里是通了天然气的,做饭都用气;这蜂窝煤主要是冬
天用来取暖的。打开单元房门,里面是个小楼道,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好不容易找着电灯开关,打开灯更是让人头皮发麻。小楼道里堆满了东西,老房子
总有一股霉味散不出去,厨房里有三个煤气管道接口,中间那个空置的应该是我们
的。厨房里已经满满腾腾。我真不知道我们应该在哪里切菜做饭。
这是一个三居室的单元,如果一家住则相当的宽裕,现在要三家人住,我们的房子
是墙角阳面的一间,对门阴面那间住着一家三口。夫妇都是工厂工人,有一个儿子
已经上初中了。隔壁一家三口,孩子也十几岁了,全家都在倒腾小买卖。我们夫妇
二人在研究所上班,这种居住条件孩子只好继续寄养在祖父母处。每天早晨我做的
第一件事就是稍作收拾,马上骑车去上班。同事们觉得我上班真积极,其实我是趁
早上没人去科里洗漱。早点就在街上买点油条,豆浆;午饭在单位食堂;晚饭尽可
能在食堂或在外面小饭馆吃,实在没办法才回去开火。由于我们在家的时间少,用
厨房,厕所等公用设施的时间也相对少,与邻里之间相处的倒也融洽。妻子把那间
小屋收拾的干净利索,十分温馨。
但这离我们心中的家相去太远,我真受不了这么多人住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尤其
夏天天气很热,大家穿的又比较少,也只能把门关的严严实实的;房子不对流,电
扇使劲的吹,屋子里还是闷闷的。别人家里的大声喧哗,吵闹声听的清清楚楚。一
到雨季,一楼返潮的厉害,到处都湿漉漉,粘唧唧的。冬天这老房子又不保暖,我
们又不会弄煤炉子,只好买了电暖气。可是用电量一大,就会蹩保险,也不敢多用。
冻得人晚上睡觉衣服都不敢脱。更要命的是,孩子不能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只能周
末去爷爷奶奶那里看孩子。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个自己的单元房子,能
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能安安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能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可是就凭我们的资历,想得到更好的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夫妇都是平常百
姓家的子女,没有什么过硬的家庭背景,那些后门,特殊化之类的事情也都是绝缘
的。与其他人相比,最大的优势也许就是多读了几本书,多上了几年学,看来这也
许是我们摆脱生存困境的唯一手段。于是我决定出国。当年出国成本其实是很小的,
只是向外面与自己相关的专业发求职信,若有人对你兴趣,便可以出国了。经过一
年的努力,接到了欧洲著名大学的相关专业教授的邀请,去做访问学者。于是我辞
去了工作,开启了另一段崭新的人生。几个月后,我妻子和儿子的签证也办下来了,
我们全家终于可以团聚了。
在妻儿出国之前,我申请到大学的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那栋公寓楼是座落在半山
腰的一栋五层建筑,周围绿草如茵,楼前果树环抱。公寓内家具,冰箱,炉灶一应
俱全,大落地窗一眼望去是如画的美景。当妻子,儿子走进这间公寓时,一下子为
眼前的景象呆住了,片刻的宁静之后是一阵发自内心的欢呼。妻儿那惊诧兴奋的一
刻,在我心中彻底定了格,那幅图画永远地刻在了我的心中。那一刻这种家的感觉
实在美好!
随后的一年是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每到周末或是节假日,我们都会去临近城市或
其他国家游玩。美丽而古老的欧洲有太多迷人的景色和去处,那里留下了我们终身
难忘的美好记忆。这时候,我真把这美丽的地方当成了自己的家,我们全家团聚在
一起,再也不为拥挤的居住空间而烦恼,这种家的感觉至今难忘,尽管她是那么短
暂!严峻的现实让我们从梦幻般盲目的快感觉乐中迅速清醒过来,我们并不属于这
里!
本地的同事们也许是出于本能的关心,经常问的话就是“你们什么时候走呀?”,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所能给出的答案只能是一个不知可否的期限。而每年都要去市政
厅延身份的那一刻,提醒着我们是外国人,只是这里的一个过客。欧洲太古老,城
市人口的高密度使大部分的欧洲国家对外来移民持排斥态度。在欧洲的中国学生最
后一般是三个去向,极少部分取得了居留身份,留在了欧洲;另一部分学成后回国;
最后一部分去了美洲。去美洲的一般是去美国或加拿大,去美国的一般是工作签证,
去加拿大的一般都是直接移民。我对妻儿说:“我们去加拿大,那里给我们身份,
有身份的地方才会有家的感觉”。
经过一年多的申请,我们终于取得了去加拿大的移民签证。十几年前的一个十月,
我们全家乘坐大陆公司的飞机,跨过大西洋来到这片新大陆,登陆多伦多。我们走
下飞机,呼吸着枫国深秋清爽的空气,沐浴在蓝天白云之下,美丽的安大略湖畔,
高耸入云的CN塔,脚下的大地是那么的坚实,刹那间那种家的感觉油然升起。
十几年加国的生活, 我们深爱这片土地,爱这座美丽的城市。我们有了自己舒适的
住宅;享受着蓝天,白云,绿地;再也不必为狭小的居住空间而烦恼,再也不必为
没有长期居留身份而忧虑,这里是我们的家。 纵观这二十几年从国内到国外的变迁,
是那份总想改变现状的愿望,寻找家的感觉,让我们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直到后来
我才知道,那份寻找家的感觉,是天上的父对他的孩子们的一份照看,他把那份对
子女的爱存在我们的心底,让我们随着那份寻家的感觉把我们带到最好的地方。感
谢我们的天父, 我把这一点点幸福的荣耀也归给天上的父。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johnnyqiang/user_blog_diary.php?did=141675#sthash.826qMKFH.dpuf
从前在国内的时候,我们结婚后很长时间都住在单位的宿舍,一直为没有一个像样
的家而困扰。我们那个城市住房紧张的程度,几乎到了突破人们耐受底线的程度,
每年单位分福利房时,总是一场战争。平常那么温文尔雅的女士先生们突然变得和
街摊小贩一样不顾形象大声嘶嚷,哭闹,上粗话,送礼,找路子各种手段无所不用
其极。可是房源有限,最后总是在一片牢骚怨愤中收场。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
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无论它多小,多远,条件多差,总是我安身立命,躲风避
雨的地方,总会有家的感觉。
几年之后,妻子的单位终于给分了一间“伙单”。所谓“伙单”就是原来一整套的
单元房,分给几家。三居室的单元房分给两到三家,两居室的单元房分给两家;大
家共用卫生间,厨房和客厅。我们分的房交通比较方便,尚属城市不太偏僻的地方,
但房子很老,是五十年代苏联建筑的模式,一共三层,我们在一层。
本来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是件很高兴的事,可当我去看过之后,真是五味杂陈,不
是滋味。那是栋很老的楼,门口堆放了很多自行车,单元入口处两侧,码了两个大
煤池子,里面都是蜂窝煤,楼里是通了天然气的,做饭都用气;这蜂窝煤主要是冬
天用来取暖的。打开单元房门,里面是个小楼道,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好不容易找着电灯开关,打开灯更是让人头皮发麻。小楼道里堆满了东西,老房子
总有一股霉味散不出去,厨房里有三个煤气管道接口,中间那个空置的应该是我们
的。厨房里已经满满腾腾。我真不知道我们应该在哪里切菜做饭。
这是一个三居室的单元,如果一家住则相当的宽裕,现在要三家人住,我们的房子
是墙角阳面的一间,对门阴面那间住着一家三口。夫妇都是工厂工人,有一个儿子
已经上初中了。隔壁一家三口,孩子也十几岁了,全家都在倒腾小买卖。我们夫妇
二人在研究所上班,这种居住条件孩子只好继续寄养在祖父母处。每天早晨我做的
第一件事就是稍作收拾,马上骑车去上班。同事们觉得我上班真积极,其实我是趁
早上没人去科里洗漱。早点就在街上买点油条,豆浆;午饭在单位食堂;晚饭尽可
能在食堂或在外面小饭馆吃,实在没办法才回去开火。由于我们在家的时间少,用
厨房,厕所等公用设施的时间也相对少,与邻里之间相处的倒也融洽。妻子把那间
小屋收拾的干净利索,十分温馨。
但这离我们心中的家相去太远,我真受不了这么多人住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尤其
夏天天气很热,大家穿的又比较少,也只能把门关的严严实实的;房子不对流,电
扇使劲的吹,屋子里还是闷闷的。别人家里的大声喧哗,吵闹声听的清清楚楚。一
到雨季,一楼返潮的厉害,到处都湿漉漉,粘唧唧的。冬天这老房子又不保暖,我
们又不会弄煤炉子,只好买了电暖气。可是用电量一大,就会蹩保险,也不敢多用。
冻得人晚上睡觉衣服都不敢脱。更要命的是,孩子不能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只能周
末去爷爷奶奶那里看孩子。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个自己的单元房子,能
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能安安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能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可是就凭我们的资历,想得到更好的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夫妇都是平常百
姓家的子女,没有什么过硬的家庭背景,那些后门,特殊化之类的事情也都是绝缘
的。与其他人相比,最大的优势也许就是多读了几本书,多上了几年学,看来这也
许是我们摆脱生存困境的唯一手段。于是我决定出国。当年出国成本其实是很小的,
只是向外面与自己相关的专业发求职信,若有人对你兴趣,便可以出国了。经过一
年的努力,接到了欧洲著名大学的相关专业教授的邀请,去做访问学者。于是我辞
去了工作,开启了另一段崭新的人生。几个月后,我妻子和儿子的签证也办下来了,
我们全家终于可以团聚了。
在妻儿出国之前,我申请到大学的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那栋公寓楼是座落在半山
腰的一栋五层建筑,周围绿草如茵,楼前果树环抱。公寓内家具,冰箱,炉灶一应
俱全,大落地窗一眼望去是如画的美景。当妻子,儿子走进这间公寓时,一下子为
眼前的景象呆住了,片刻的宁静之后是一阵发自内心的欢呼。妻儿那惊诧兴奋的一
刻,在我心中彻底定了格,那幅图画永远地刻在了我的心中。那一刻这种家的感觉
实在美好!
随后的一年是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每到周末或是节假日,我们都会去临近城市或
其他国家游玩。美丽而古老的欧洲有太多迷人的景色和去处,那里留下了我们终身
难忘的美好记忆。这时候,我真把这美丽的地方当成了自己的家,我们全家团聚在
一起,再也不为拥挤的居住空间而烦恼,这种家的感觉至今难忘,尽管她是那么短
暂!严峻的现实让我们从梦幻般盲目的快感觉乐中迅速清醒过来,我们并不属于这
里!
本地的同事们也许是出于本能的关心,经常问的话就是“你们什么时候走呀?”,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所能给出的答案只能是一个不知可否的期限。而每年都要去市政
厅延身份的那一刻,提醒着我们是外国人,只是这里的一个过客。欧洲太古老,城
市人口的高密度使大部分的欧洲国家对外来移民持排斥态度。在欧洲的中国学生最
后一般是三个去向,极少部分取得了居留身份,留在了欧洲;另一部分学成后回国;
最后一部分去了美洲。去美洲的一般是去美国或加拿大,去美国的一般是工作签证,
去加拿大的一般都是直接移民。我对妻儿说:“我们去加拿大,那里给我们身份,
有身份的地方才会有家的感觉”。
经过一年多的申请,我们终于取得了去加拿大的移民签证。十几年前的一个十月,
我们全家乘坐大陆公司的飞机,跨过大西洋来到这片新大陆,登陆多伦多。我们走
下飞机,呼吸着枫国深秋清爽的空气,沐浴在蓝天白云之下,美丽的安大略湖畔,
高耸入云的CN塔,脚下的大地是那么的坚实,刹那间那种家的感觉油然升起。
十几年加国的生活, 我们深爱这片土地,爱这座美丽的城市。我们有了自己舒适的
住宅;享受着蓝天,白云,绿地;再也不必为狭小的居住空间而烦恼,再也不必为
没有长期居留身份而忧虑,这里是我们的家。 纵观这二十几年从国内到国外的变迁,
是那份总想改变现状的愿望,寻找家的感觉,让我们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直到后来
我才知道,那份寻找家的感觉,是天上的父对他的孩子们的一份照看,他把那份对
子女的爱存在我们的心底,让我们随着那份寻家的感觉把我们带到最好的地方。感
谢我们的天父, 我把这一点点幸福的荣耀也归给天上的父。
的家而困扰。我们那个城市住房紧张的程度,几乎到了突破人们耐受底线的程度,
每年单位分福利房时,总是一场战争。平常那么温文尔雅的女士先生们突然变得和
街摊小贩一样不顾形象大声嘶嚷,哭闹,上粗话,送礼,找路子各种手段无所不用
其极。可是房源有限,最后总是在一片牢骚怨愤中收场。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
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无论它多小,多远,条件多差,总是我安身立命,躲风避
雨的地方,总会有家的感觉。
几年之后,妻子的单位终于给分了一间“伙单”。所谓“伙单”就是原来一整套的
单元房,分给几家。三居室的单元房分给两到三家,两居室的单元房分给两家;大
家共用卫生间,厨房和客厅。我们分的房交通比较方便,尚属城市不太偏僻的地方,
但房子很老,是五十年代苏联建筑的模式,一共三层,我们在一层。
本来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是件很高兴的事,可当我去看过之后,真是五味杂陈,不
是滋味。那是栋很老的楼,门口堆放了很多自行车,单元入口处两侧,码了两个大
煤池子,里面都是蜂窝煤,楼里是通了天然气的,做饭都用气;这蜂窝煤主要是冬
天用来取暖的。打开单元房门,里面是个小楼道,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好不容易找着电灯开关,打开灯更是让人头皮发麻。小楼道里堆满了东西,老房子
总有一股霉味散不出去,厨房里有三个煤气管道接口,中间那个空置的应该是我们
的。厨房里已经满满腾腾。我真不知道我们应该在哪里切菜做饭。
这是一个三居室的单元,如果一家住则相当的宽裕,现在要三家人住,我们的房子
是墙角阳面的一间,对门阴面那间住着一家三口。夫妇都是工厂工人,有一个儿子
已经上初中了。隔壁一家三口,孩子也十几岁了,全家都在倒腾小买卖。我们夫妇
二人在研究所上班,这种居住条件孩子只好继续寄养在祖父母处。每天早晨我做的
第一件事就是稍作收拾,马上骑车去上班。同事们觉得我上班真积极,其实我是趁
早上没人去科里洗漱。早点就在街上买点油条,豆浆;午饭在单位食堂;晚饭尽可
能在食堂或在外面小饭馆吃,实在没办法才回去开火。由于我们在家的时间少,用
厨房,厕所等公用设施的时间也相对少,与邻里之间相处的倒也融洽。妻子把那间
小屋收拾的干净利索,十分温馨。
但这离我们心中的家相去太远,我真受不了这么多人住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尤其
夏天天气很热,大家穿的又比较少,也只能把门关的严严实实的;房子不对流,电
扇使劲的吹,屋子里还是闷闷的。别人家里的大声喧哗,吵闹声听的清清楚楚。一
到雨季,一楼返潮的厉害,到处都湿漉漉,粘唧唧的。冬天这老房子又不保暖,我
们又不会弄煤炉子,只好买了电暖气。可是用电量一大,就会蹩保险,也不敢多用。
冻得人晚上睡觉衣服都不敢脱。更要命的是,孩子不能和我们在一起,我们只能周
末去爷爷奶奶那里看孩子。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个自己的单元房子,能
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能安安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能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
可是就凭我们的资历,想得到更好的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我们夫妇都是平常百
姓家的子女,没有什么过硬的家庭背景,那些后门,特殊化之类的事情也都是绝缘
的。与其他人相比,最大的优势也许就是多读了几本书,多上了几年学,看来这也
许是我们摆脱生存困境的唯一手段。于是我决定出国。当年出国成本其实是很小的,
只是向外面与自己相关的专业发求职信,若有人对你兴趣,便可以出国了。经过一
年的努力,接到了欧洲著名大学的相关专业教授的邀请,去做访问学者。于是我辞
去了工作,开启了另一段崭新的人生。几个月后,我妻子和儿子的签证也办下来了,
我们全家终于可以团聚了。
在妻儿出国之前,我申请到大学的一套两室一厅的公寓。那栋公寓楼是座落在半山
腰的一栋五层建筑,周围绿草如茵,楼前果树环抱。公寓内家具,冰箱,炉灶一应
俱全,大落地窗一眼望去是如画的美景。当妻子,儿子走进这间公寓时,一下子为
眼前的景象呆住了,片刻的宁静之后是一阵发自内心的欢呼。妻儿那惊诧兴奋的一
刻,在我心中彻底定了格,那幅图画永远地刻在了我的心中。那一刻这种家的感觉
实在美好!
随后的一年是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每到周末或是节假日,我们都会去临近城市或
其他国家游玩。美丽而古老的欧洲有太多迷人的景色和去处,那里留下了我们终身
难忘的美好记忆。这时候,我真把这美丽的地方当成了自己的家,我们全家团聚在
一起,再也不为拥挤的居住空间而烦恼,这种家的感觉至今难忘,尽管她是那么短
暂!严峻的现实让我们从梦幻般盲目的快感觉乐中迅速清醒过来,我们并不属于这
里!
本地的同事们也许是出于本能的关心,经常问的话就是“你们什么时候走呀?”,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所能给出的答案只能是一个不知可否的期限。而每年都要去市政
厅延身份的那一刻,提醒着我们是外国人,只是这里的一个过客。欧洲太古老,城
市人口的高密度使大部分的欧洲国家对外来移民持排斥态度。在欧洲的中国学生最
后一般是三个去向,极少部分取得了居留身份,留在了欧洲;另一部分学成后回国;
最后一部分去了美洲。去美洲的一般是去美国或加拿大,去美国的一般是工作签证,
去加拿大的一般都是直接移民。我对妻儿说:“我们去加拿大,那里给我们身份,
有身份的地方才会有家的感觉”。
经过一年多的申请,我们终于取得了去加拿大的移民签证。十几年前的一个十月,
我们全家乘坐大陆公司的飞机,跨过大西洋来到这片新大陆,登陆多伦多。我们走
下飞机,呼吸着枫国深秋清爽的空气,沐浴在蓝天白云之下,美丽的安大略湖畔,
高耸入云的CN塔,脚下的大地是那么的坚实,刹那间那种家的感觉油然升起。
十几年加国的生活, 我们深爱这片土地,爱这座美丽的城市。我们有了自己舒适的
住宅;享受着蓝天,白云,绿地;再也不必为狭小的居住空间而烦恼,再也不必为
没有长期居留身份而忧虑,这里是我们的家。 纵观这二十几年从国内到国外的变迁,
是那份总想改变现状的愿望,寻找家的感觉,让我们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直到后来
我才知道,那份寻找家的感觉,是天上的父对他的孩子们的一份照看,他把那份对
子女的爱存在我们的心底,让我们随着那份寻家的感觉把我们带到最好的地方。感
谢我们的天父, 我把这一点点幸福的荣耀也归给天上的父。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johnnyqiang/user_blog_diary.php?did=141675#sthash.826qMKFH.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