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微信上发了一张相片,是在罗马街头我们公司营业部门口拍的。
我说:“整理在罗马的相片,看到这个......艾玛,热爱公司啊!有木有?!”
早上一开手机,儿子的留言跳了出来:“只有内心已经承认自己老了的人,才学90后小萝莉这么说话”。
看得我差点背过气去。
我原先写的是“热爱公司的好孩纸”。还好,简化了一下。不然这“老孩纸”估计要把真正的“小孩纸”整吐了。
想到春天时发生的一个小插曲。
那次,也是儿子回来度假,一个周五的下午,儿子和镇子里的几个发小去曼哈顿和他的大学同学们会合,节目都排好了,要星期天才回来。我载他们去搭火车,一路和这些看着长大的孩子们开心闲聊。到了车站,他们和我依次拥抱道谢,我也祝他们玩得愉快。看着他们嬉闹着一路远去,我突然有要哭的感觉,特别希望自己也是他们的一份子。
同一天晚上,我国内的同学来家里喝酒。这老兄事业风声水气,正值盛年却已“退休”。这种急流勇退,你懂的。
说起来,源于专业、学校、生活圈子,我还很有一些富朋友。记得有个电影“Friends with Money",不怎么样,我就记得Jenifer Aniston 成天去商场讨要免费的眼霜小样,用来搽脚后跟。看了我就想,可惜我不喜八卦,不然,套用这名字写个连载,估计会很好看。有少小无猜,有风花雪月,有锦衣玉食,有刀光剑影,有烟雨爱梅,有天涯永隔......
扯远了。
话说我这同学还是很有品的,衣食无虞之后,很想圆个梦。于是准备去哥大读书,说不见得要什么学位,就是想学点自己喜欢却被父母打压而没有学成的......历史。那天去哥大打听情况,然后来我们家喝酒。说不用我开车去接,自己坐bus摸过来。“这样接地气”,他说。
开心吃喝,无忌畅谈。暂且按下不表。
之后的那个周末,我眼前晃动的,却一直是孩子们年轻的笑脸。青春往事,涌至心头。
一天里见到的两拨人,两件事。如果,要羡慕,我应该羡慕我的富同学,这个才是apple to apple,有可比性。
也许有人会说,是不是“补课”的心理,所以羡慕年轻一代?还真不是。得益于开明的父母和自己的不羁,我年轻时把青春“挥霍”得挺够本的。现在常有人羡慕我和孩子关系好,其实很简单。他就是一个“男版”的我,我稍微穿越一下,便可理解他的一切。一个人,面对一个过去的自己,难道还不能心贴心?
又扯远了。
那天,儿子回来后,我说我也喜欢钱喜欢自由,但却没有羡慕富同学,反而羡慕你们羡慕得不行,为什么?
他说在我心里,自由和希望,那种不确定性,比固化了的日子(即使有钱有闲)更有吸引力。
所言极是。
那么,现在呢?
那些人,那些事,一切一切都依然在那里。倦怠了的,是我的心吧,大概。
和生活握手言和,虽然,和外人会说“握手言欢”,是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