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犹如热腾腾的拉面 ——访日本食品控股总裁高桥研一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周文龙

2013年06月23日

  • 工程师出身的高桥研一,借着日本拉面连锁生意,摇身成为上市公司日本食品的老板。(叶振忠摄)

chewbl@sph.com.sg

财经特稿

根据万事达最近对本区域消费者进行的饮食花费调查显示,新加坡人去年平均每月刷卡262美元

(约322新元)在用餐上,是东南亚每月餐饮花费最高的国家,显示国人对美食的热衷。

在各类美食当中,日本拉面必然是国人热爱的美食之一。近年来,本地日本拉面店数量暴增,小小弹丸之地估计有超过60家拉面店互相较劲,许多知名的拉面店外更是大排长龙,形成拉面热潮景观。

经营味千拉面连锁餐厅的日本食品控股总裁高桥研一,便借着日本拉面在本地掀起的热潮,从日本企业的工程师,摇身一变成为上市公司老板。

周日下午时分,来到莱佛士城的拉面店“面屋武藏”,已见到店外排着长长人龙。进到店里,也是坐满了人,服务员一边热情地以日本话喊着:“欢迎光临。”,一边忙着招待客人和端菜上桌。

这样热闹的情景,在过去也许很罕见,但现在本地拉面热潮掀起,这种拉面店外大排长龙的情景已变得很平常。

日本拉面人气高涨,或许说明以经营味千拉面(Ajisen)连锁餐厅为主的日本食品控股(Japan Foods Holding),其盈利为何如此升高,从2008年的1850万元增加至2012年的4390万元,增幅一倍多,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24.8%。

连日本食品执行主席兼总裁高桥研一(Takahashi Kenichi)也对拉面在狮城大受欢迎的现象感到意外。

他兴奋地说:“太意想不到了……我既没想到这几年会有这么多知名拉面店进驻新加坡,更没想过本地人会对拉面如此疯狂和讲究,愿意排队等着吃美味拉面。这股拉面热潮的确推动了日本食品的业务增长。”

现年57岁的高桥研一,可说是本地拉面热潮的推动者。他于1997年在白沙浮广场开设首家味千拉面店,成为首个将正宗日本拉面专卖店引进本地的餐饮业者。味千在本地的成功经营,也促成拉面从此在新加坡普遍起来。

除了味千拉面以外,高桥研一公司旗下其他品牌的日本餐馆,还包括了味亭(Aji Tei)、波天久屋台(Botejyu)、家族亭(Kazokutei)和日式美食镇(Japanese Gourmet Town)等。

个性开朗且直率的高桥研一,谈起创立公司的起起落落时总是开怀大笑,即使是说到人生所遭遇的挫折或不如意的事,他也只是轻轻地挥着手说:“哈,我并没有太多”,展现他豁达和积极的一面。

放弃高薪工作转行卖拉面

而在访谈过程中,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意想不到”——因为他从没想过出身工程师,从未有过烹饪或企业经验的他,竟然有一天会成功地进军本地饮食业,成为今天的上市公司老板。

高桥研一出生于日本东京一带,毕业自日本上智大学机械工程系,之后加入日本先锋公司(Pioneer Corporation)担任工程师。上世纪90年代,他被公司派驻到新加坡担任总经理,负责DVD光碟研发工作。

然而旅居新加坡四年后,高桥研一于1997年在事业巅峰时期,毅然辞去工作,自己独资经营起味千拉面店的连锁生意。

谈起转换跑道进入饮食业的决定,高桥研一表示,当时旅居本地的日本人相当多,也有好些日本餐馆,但就少了拉面专卖店。作为美食爱好者,高桥研一认为拉面专门店具有发展潜能,便决定自己创业。

他笑说:“我父亲虽然也经营小生意,不过当他知道我放弃高薪的工程师,改当拉面店老板,他也觉得很意外,还说我是疯了。”

由于本身并无烹饪经验,高桥研一在业内人士的穿针引线下,获得了香港味千拉面授权,将味千拉面引进新加坡。

他坦言,当时大多数本地人仍对拉面不太熟悉,不过当他到刚在香港开业不久的味千拉面店考察时,看到店外排着长长人龙,生意相当好,令他对拉面前景有 了信心,心想:“若香港人也能接受拉面,饮食习惯跟香港人接近的新加坡人,应该也能接受吧!”于是他投入近40万元开设了他第一家拉面店。

顾客以为拉面是叻沙

可是没想到拉面店开了不久,高桥研一就碰上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市道不景影响了他的餐馆生意。此外,味千拉面刚进驻新加坡时,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一些顾客也不清楚拉面是什么。

曾经,高桥研一碰过顾客以为拉面的浓汤是放了椰浆,觉得拉面就像是叻沙,于是他得站在店外,向路过的顾客解释何谓拉面,跟现在国人对拉面趋之若鹜,甚至熟悉不同地区拉面口味的情景相去甚远。

为了减缓成本压力,同时加强餐饮素质,一向来不懂烹饪的高桥研一,也走入了厨房,每天泡在厨房中亲自主持厨务,负责洗菜、切肉和熬汤等工作,即使有空档也会到街上派传单。

高桥研一表示,当时他是一个“无薪老板”,每月店里的营收都先拿去还店租、装修贷款和员工薪水,剩下来的钱根本没多少。

问他是否想过把拉面店关了,他很坦白地说:“当然想过,而且认真想了好几次。不过每当我辛苦难捱时,我身边很多人仍支持我,常常给我一些宽限时间,让我一次次地撑了过去……”

回想往事,高桥研一也不禁摇头笑了笑,表示自己也难以想象他是怎么挨过创业初期的艰辛风雨。

经过约三年的努力不懈,高桥研一的拉面店生意逐渐有起色,他也开始将味千拉面的连锁生意扩展到高岛屋和中峇鲁广场等其他市区购物商场。

进驻邻里商场成事业转捩点

不过对高桥研一而言,他的事业最大转捩点却是2003年沙斯暴发时,将味千拉面带入淡滨尼购物中心、百汇广场和碧山第8站等邻里购物商场。

高桥研一表示,餐馆生意要好,餐饮水平固然重要,但餐馆地点也同样重要。只不过经济景气时,餐饮同行都想开新店,很难争取到较受欢迎的商店地段;经 济不景时,同行则不敢开新店。而他就是抓紧时机,看准邻里地区对高素质美食的需求,取得邻里购物商场较不错的地点,积极扩展拉面业务。

在高桥研一眼中,人生犹如热腾腾的拉面,想做什么就应果敢去尝试,趁热大快朵颐一番,别左顾右盼等到机会流失,到时面食已冷也难以下咽了。

危机也是商机

高桥研一还笑说,危机有时也是商机,像他个人事业的突破点便都碰上了金融危机。“我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期创业开店,2003沙斯危机时期扩展营运、还在2009年雷曼兄弟破产不久,选择将公司挂牌上市。”

说到上市缘由,高桥研一表示,尽管味千拉面为公司带来成功,但若公司要持续发展,就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寻找新品牌、新概念,同时进军新领域。

他也指出,本地餐饮业约2008年时迅速发展,除了有许多创新的餐馆经营概念,不少著名餐馆品牌也进驻新加坡,餐饮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公司必须通过上市资金作进一步扩展,以加强其竞争优势。

日本食品在2009年2月在新加坡交易所凯利板上市,以每股0.20元配售1350万股,共筹集约120万元资金。目前,它的股价约0.56元,五年来上涨接近两倍。

集团也在5月底公布集团全年业绩,营收上涨9.3%至6130万元,创下集团营收新高,此外,集团净利上涨72.3%至640万元,毛利率也从78.3%上升至80.1%,表现相当亮眼。

日本食品至今代理超过10个餐饮品牌,在东南亚共拥有50多家餐馆。

展望未来,高桥研一表示,本地市场方面,由于面对劳动人力短缺、租金高涨和餐饮业竞争激烈等因素,营运环境将持续充满挑战。不过在国外市场方面,公司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香港和中国等地的业务扩展计划都取得长足进步。

他说:“吃在新加坡是很重要的,除了拉面外,我会继续引进更多其他日本美食来满足本地人的味蕾,同时也会将本地这股拉面热潮延烧至其他地区。”

日本老字号餐饮店也面对成本问题

为了引进更多餐饮名店品牌,高桥研一经常回到日本考察当地餐饮市场,对日本餐饮业相当熟悉。

他表示,日本许多城市的老字号餐饮名店还是不少,不过近年来也跟新加坡一样,面对因成本问题导致水准下降,或难以找到年轻人加入以传承老店独门厨艺等问题。

他感慨地说:“日本一些年轻人跟新加坡年轻人一样,都觉得当厨师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又欠佳,不愿到餐馆去打工,使许多餐馆很难找到人手……”

他认为,这个问题已不仅是新加坡或日本餐饮业面对的问题,更似乎成了全球趋势,反映出现今年轻人缺乏刻苦耐劳精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