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迁淮北则为枳

子女传承了多少中华文化,是困扰着许多移民家庭的一大问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学养、成功,莫不得益于它的培养和孕育。所以,我们自然愿意孩子也受其惠。何况,“不忘根本”还是民族气节的一个组成部份。在父母移居地长大和出生的孩子,因为年幼就很难懂得这其中的奥妙了。生活中的双重文化环境,有时竟成了他们的负担。我想,究其根本,血统与文化传统原不是相等的。
 
其实,世界上众多国家和民族,文化素质各有千秋,都当得起“优秀”二字。看看人类大家庭每个成员的成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宏观上看,人员、知识互相渗透、交流的今天,所有的人都浸润在多种族科学、文化之中。谁能分辨得出哪一项发明、发现,是某一国、一族人的独创?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和个人,对“各族人民都是兄弟、互敬互爱才能走向人类大同”的看法,就有差异了。有些家长从自己特定的角度和价值标准观察移居地,认为还是中华文化好,外国太多乌七八糟的东西。于是要求子女多多留意和接受中国特产,但是个人的观念改变不了外部现实,在教育下一代的事情上,家庭很难与社会较量。
 
孩子生长在西方文化之中,这里也有许多科学、文化和艺术的上乘之作,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交正经朋友、好好念书、不染恶习,并不是中国人的教子专利。至于吃喝穿戴,原是生活习惯和审美问题,不宜用是非、对错来评判,入境随俗可矣。对外人的戒心四海皆同,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为当地人接纳,就得融入社会主流。更何况,我们的子女生于斯、长于斯,他们的母语和文化背景,属于当地。认同这一点,对他们绝无害处。
 
无可否认,中国移民子女的思想,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这正是他们比背景单一的同伴优越、完备之处。我想,兼通两种语言和文化者,还是得有主、次之分,以为“体、用之备”。对于在西方长大的中国的孩子来说,“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似乎比较合理。事实上,他们是中国血统的“外国孩子”。如果这正是中国家长的在喉之鲠,就把它当作移居国外的代价吧。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外国水土养大的中国孩子当然会发生变异。如果能用“橘迁淮北则为枳”来形容的话,那么就是,枳有枳的价值。变才能生存,因为你无法在异国它乡为橘营造“地道品种”的生长环境。
 
看来,接受一种文化既要有兴趣,更要有相应的生活氛围。在您不懈的感染、熏陶之下,孩子长大了会明白通晓多种语言、文化等于如虎添翼,他们自会利用移民家庭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补上中华文化这一课。若在少不更事时不由分说地向他们灌输,多半会让他们反感,以为社会上“华人形象刻板”的歪曲和误解是实情,从而以自己的华裔血统为耻,这样的例子我们不是都见到过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