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东海防空识别区

酷爱读书,对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有着浓厚兴趣,涉猎多个行业,随时随地汲取各类信息,交友广泛。本博主要为博主原创各相关话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13年11月23日,中国国防部通过新华社发表声明,在中国东海地区设立防空识别区。公告要求进入该区域的航空器提前通报飞行计划,同时通过无线电、应答机和标志方式及时准确地配合进行身份识别工作。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外方面,美、日第一时间跳出来高调批评与反对,朝鲜半岛上的宇宙大国紧随其后表示不能容忍双方防空识别区出现重叠,连几千公里外要靠中国开饭的澳大利亚都借机向美国大大表忠。国内方面,和往常一样,批评与叫好者皆有。尤其是在美、日军机相继进入中方东海防空识别区示威之后,国内一时讥讽者有之,喊打喊杀者亦有之,每天上网都看到大段大段的相关讨论。

这个话题其实是被过度议论了。各国政客和媒体出于各自不同目的而高调炒作的同时,是很多连防空识别区与领空领海的概念都没有搞清的慷慨陈词。领空领海是以一系列国际条约为基础所约定的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受国际法保护。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约定的领海范围为12海里,而领空则指各国领土及领海上空的空域。在未经允许擅闯领空的情况下,主权国是可以选择直接击落的。防空识别区完全不同,它并没有任何有效的国际条约为基础,而只是部分国家出于防空作战的实际需求而在领土范围以外单方面划定的区域,对所有进入该区域的航空器进行身份识别,以对可能的敌对攻击提前预警。在理论上,这个区域事实上是公海上空的公共空域。正是由于这样的定位,尽管各国都对进入防空识别区的飞机提出身份要求,但在实际执行中,对于身份不明的飞机采取的主要对策还是跟踪、识别、监视,除非判明对方带有敌意并且直冲领空内飞来,否则通常不会采取强制措施。

防空识别区的概念最早产生于50年代的美国。为应对苏联战略轰炸机可能的威胁,美国与加拿大联合设立了北美防空识别区,范围包括阿拉斯加在内的整个北美大陆周边水域。此外美国还先后设立了夏威夷防空识别区、关岛防空识别区和华盛顿防空识别区。
 

至2012年,全球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设立了防空识别区。日本防空识别区设立于1972年,钓鱼岛也被划入。下图为中日台三方在东海地区的防空识别区示意图,钓鱼岛同时在中日的防空识别区内,但不在台湾防空识别区内。

 

其实防空识别区的范围一直以来都是各国自画自的,比如北美防空识别区很多地方距离海岸200-250海里,而日本则一直画到距中国海岸70海里左右。最霸气的要数下图韩国的防空识别区,直接大半个朝鲜画进去了。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人家两国理论上还处于“战争状态”呢嘛。由于以往这些国家很多都是美国的盟国,所以识别区的边界或重叠问题都是老大出面协调,然后小弟们通过协商方式解决
 

不仅是范围自定,对于防空识别区内的管制规则,各国也是各定各的,不过迄今为止的多数国家都事实上参照美国的规则作为基础。技术上,该规则要求外国航空器在起飞前向美国有关部门提交分型计划,并在进入防空识别区前至少提前一小时报告自己的位置。中国此次针对东海防空识别区制定的规则也与此类似,简单说就是以要通报飞行计划,二要提供身份识别。下图为美军针对未提供识别的航空器采取的典型应对措施。
 

其实设立防空识别区本身是个很普通的事情,这次之所以产生这么大影响,主要还是由于中日间正处于围绕钓鱼岛问题不断升温的对抗之中,而中日防空识别区又在钓鱼岛周边的区域形成大片重叠,其政治意义原大于军事意义。

东海防空识别区刚设立不久,美军就有两架B-52在防空区边缘打了个擦边球,一时间网上关于这两架飞机到底有没有飞进识别区的讨论异常激烈。其实要我说,到底进没进真的意义不大,这种打擦边球的方式本身就说明美军“默认”了中方防空识别区的存在。当然,由于防空识别区本来就是单方面划定的,又没有任何国际法作为依据,要让美国政府出面正式承认这个东西,也是不大可能的。但最新的消息指出,美国政府已经“建议”美国的航空公司按要求向中方通报飞行计划。这么一来让日本政府非常的难受,因为他们还在坚持命令日本航空公司不得向中方通报飞行计划,以此来抵制中方东海航空识别区。当然,就算不通报,中方也不大可能就因此去把日本民航飞机打下来,毕竟1983年苏联误击韩国客机的时间曾引起非常恶劣的国际影响,那还是在领空内呢,在公海上空的防空识别区更不可能这么做。换个角度说,现在技术手段那么发达,中方自己也有能力验证区域内所有飞行器的身份信息。不过,通过其他一些经济手段,弄点理由找找你日本航空公司的麻烦,就是可以预见的了。

11月29日,美日又有几批次军机先后飞入东海防空识别区,冀望以此制造中方防空识别区无效化的舆论,其实这没有任何意义。2006年两家俄罗斯图-95轰炸机就曾进入北美防空识别区,还一度逼近美国领空,后在美军飞机起飞后转向飞离,有谁说美国人的防空识别区就无效了?相反,这种躲猫猫式的游戏只会帮助中方以全程监控的实际行动来证明防空识别区的存在与有效,就像中方以例行巡航钓鱼岛来实际说明双方争议的存在。

美国人对于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进行指责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试图单方面改变现状”、“影响地区安全与稳定”。其实这就要看各方对于“现状”的理解到底 是怎样的了,在中方看来,“争议”就是现状,中方就是要以实际行动来反复说明这点。其实,日本政府早想明白,当年的钓鱼岛国有化是一招臭棋,给了中国一个 口实推翻日本人心目中一直以来的“现状”。而中国的这只脚既然迈了进去,形成了“争议”的“现状”,再想赶出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东海航空识别区的设立其 实也只是这种“现状”一步步发展下来顺理成章的结果之一,如果说设立识别区以前的“现状”是中方飞机一靠近钓鱼岛,就是“闯入日本防空识别区,日军机起飞 拦截”,那么11月23日以后的“现状”则是“中方军机在防空识别区钓鱼岛附近空域与日方军机对峙”,由此迈向钓鱼岛巡航常态化。日本政府禁止航空公司向 中方通报飞行计划,要我说,这样最好,这样你飞机一进入我防空识别区,我军机就起飞监视,顺便到钓鱼岛附近转一圈,而日方最大的弱点在于受《美日安保条 约》束缚,注定无法打出第一枪,在这种心理优势下进行的“比谁胆大”的游戏,孰胜孰负早已知晓。所以尽管舆论炒作得热火朝天,但美日高层内心都很清楚,无 论做何努力,都不可能让中方收回东海防空识别区这一既定事实了,现在的这些动作,不过是对于其国内和国际上的一种政治姿态罢了。

谈到防空识别区与领空领海这个话题,顺带多谈两句,其实美国官方对于约定12海里领海与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直是未予承认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18世纪“领海”这个概念刚出现时,范围是3海里,原因是当时海岸大炮的最大射程为3海里,正所谓“领土主权的终点即武力的终点”(拉丁文imperium terrae finiri ubi finitur armorum potestas)。对美国这样一个“帝国”来说,我的武力覆盖全球,我的权利自然也覆盖全球。所以当年南海撞机时,小布什一开始也很横,要求中方立即无条件交出美方人员和飞机,就是因为他自认为不受这些多少多少海里的限制。中方给出的答复也很简单,那我们不谈这些,只谈你的军用飞机未经我允许降落在我的军用机场,就这一条,就够了。尽管如此,最后中方还是归还了美方的飞机,当然,是在大卸八块彻彻底底地研究了一番,并且得到了美国的正式道歉之后。

所以说,在这样的对手面前,大国博弈,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实力来说话的。至于东海防空识别区这个动作本身,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更多文章见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14831182

四则舍 发表评论于
不过迄今为止的多数国家都事实上参照美国的规则作为基础。技术上,该规则要求外国航空器在起飞前向美国有关部门提交分型计划,并在进入防空识别区前至少提前一小时报告自己的位置。

您的意见不符合事实。美国只要求准备进入美国的飞机提出识别;中国要求一切经过其防空识别区的飞机提出识别。此二项有本质的不同。美国的要求合理合法:你要来,请先敲门。中国的要求不合理不合法:想在公海上画个圈,进圈的飞机要归我指挥。不合理不合法的要求又没办法强制别人执行,所以挨了耳光。
舌尖上的世界 发表评论于
看看这些'归化'的黄皮黄心人,身在曹营心在汉。美国人民还真是要提高警惕,防着他们一点了。
mr.z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u29' 的评论 : 呵呵,逃跑也罢,长征也罢,就是两个词而已,关键是逃跑的结果是保存了实力,最终建立了人民的中国。你能否定中国就是不断在你所谓的尴尬中不断强大了吗?这就是结果。事实就是事实,不是说几句毫无说服力的气话就能否定的。有本事就写几篇让人信服的文章好好阐述一下你的逃跑论和尴尬论。吼几句无意义的话谁都会,呵呵。
cu29 发表评论于

明明是逃跑, 我们党叫- 长征, 明明是到达尴尬的边缘, 我们党叫- 点到为止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