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宫驾崩,项城下岗----读史小札(3)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上次谈到1907年丁未党争,导致立宪派的两位大员瞿鸿禨、岑春煊被撤职。有时我在想,历史是作弄国人的。假设一年后,慈禧光绪双双驾崩时,这二位还在台上;或慈、光早一年辞世,那些坚定的立宪派人士,对大清的立宪运动的主导和贡献该有多大?唉,历史不能假设,这纯粹是个伪命题,打住,打住。

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第二年,最大的事,就是慈禧光绪一同殡天。从戊戌变法后就一直被软禁,同时重病在身的光绪皇帝,在和慈禧太后的生存竞赛中,最终没活过老太太,早一天过世。阴谋论专家们坚持说是西太后在感到自己不行时,下令毒杀了皇上,怕的是被鞭尸。从现存的历史资料,尚不能证实光绪是被毒杀的;我们只好再一次认定有只无形的手,在作弄苦难的中国人民。因为,如果光绪还活着,中国走上君主立宪道路,大概要简单和容易得多。一是他自己的政见,二是海内外精英和舆论的支持,三是列强们的认可,四是老百姓忠君的期望。现在,强人(太后)和希望(光绪)同时走了,皇权出现了巨大的真空;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衰弱(对控制朝政而言)。权利继承者们的首要目的,不是继续朝着削弱皇权的立宪目标前进,而是停下来,先巩固住自己的地位,把有可能挑战最高权力的人,逐出中枢。这大概是合情合理的步奏,任何一个新统治者都会作为优先的选项,加以实现。遭罪的是经人们千呼万唤才开始的立宪运动,转向了倒车。对新皇族集团(小皇帝,摄政王,还有管家庆亲王等)来说,最大的威胁,来自汉族大臣们对立宪的支持和推动;而这些汉族大臣的中心,或者说最强势的汉族大臣,就是袁世凯

袁世凯在清末,不,应该说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个传奇般的人物。他精干的行政能力,高超的政治手段,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开明的现代化意识,不仅在当时的政治家中间,是首屈一指的;就是日后很多年,在中国政坛上,也很难找到超出他的人。袁世凯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表现突出的一点,就是利于矛盾,游走中间,壮大自己。他是政治上各派都能接受的人物,也是满汉两族同时认可的人物。名满朝野的汉族大员李鸿章,和与慈禧有姻亲关系的满洲族大员荣禄,在自己身后推荐的接班人,都是袁世凯,足以说明他在政坛上的重要性。更要命的是,在甲午战争失败后,他创建了一只新型的军队,经过多年经营,这只军队已经成为了晚清政府唯一可以依靠的军事力量。

袁世凯对宪政是什么态度呢?人们熟知他在戊戌变法时游弋于帝党和后党之间的观望态度;也广传在关键时刻,他出卖帝党的背叛行为。尽管没有确凿的史料能证实出卖皇帝这个传说,但不争的事实是他一直在利用坚强的靠山,开创前途,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他奉行的是一条与前文提到的瞿鸿譏、岑春煊不同立宪道路:尽可能地利用西太后庇护和皇族的支持,实现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即君主立宪。在丁未党争中,他站在庆亲王一边,使自己没像瞿、岑二人一样,过早地离开了主导立宪运动的舞台。这应该归结到他政治上的特殊精明来认识,而不是简单地看成是,站在皇族一侧,反对立宪。在当时,立宪已经成为从上到下的共识,分歧在以什么方式进行和进行到何种程度。至于袁世凯,不用提他在清末15年所作的种种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就讲两个事,足以说明他对立宪的明确态度。

一是他在19057月与张之洞等人联合奏请的实行立宪政体,并派大臣出洋考察国外政体的上疏。这是满清第一次,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朝廷要员向皇帝太后,正式提出改变国家体制,从皇权专制,转向立宪民主。一是1907年6月天津,在直隶总督官位上,主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选地区议会议员和议长的民主选举。这可不是开玩笑,不说当时还是皇权专制下的国度,就是100年后的今天,人民民主下的共和国,也没那个官员敢“自主和试验”地搞个什么县议会和议员的民选!不光是认识的超前,更是勇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先锋实验。

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政治军事基础,又有明确政治意念并敢于付诸实践的汉族领袖,无疑是以摄政王为代表的满清皇族继承集团的最大威胁。撇开立宪的政治意义,这君臣关系有点像汉末的曹操献帝,更像魏国的司马氏和曹髦。为了不让历史重演,一定要把有篡权可能的人除掉!所以,摄政王一掌权,当务之急就是清除袁世凯。据说,摄政王载沣,庆亲王还有其他皇族人员讨论如何拿掉袁世凯时,颇费了一些脑筋。在关押,杀头、还是流放的选择上,举棋不定。后来问询到守卫京师的高级将领,他们回答:如果杀掉袁世凯,他们不能保障京师军队不乱。这些将领,本来就是袁世凯的部下,又拿这样的话来威胁皇族,使得外强中干的朝廷,真不敢对袁下狠手。只好以他腿脚有疾病为名,送回老家养病。这是处置袁世凯的最温和手段,不是不想杀他,而是皇族的底气不足,不敢杀他。但在客观上,为袁世凯最终复出创造了条件。

皇族希望的是,在没有袁世凯的这些日子里,尽快组织好自己的班底,抓住立宪的主导权,把立宪引入最有利于皇族的渠道,保全这个家天下的最大利益。他们认识不到的是,这种只为皇族前途着想,不为国家命运担忧的行为,吹响了立宪的丧钟,其结局只能导致立宪运动的彻底失败,也使他们自己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