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从公车上书到咨议局大请愿----读史小札(5)

打印 被阅读次数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与日本政府商谈签订《马关条约》。当中国准备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给日本的消息传出后,,朝野大哗。当时正在北京举行丁未科的科举考试,各地参加考试的举人聚集北京。这些当时的“精英”们,群情激愤,怒不可当,遂由康有为梁启超执笔,1200名在京举人联署,发出《上今上皇帝书》。并由康梁带领,游行请愿,向朝廷递交这个请愿书。这个事件,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是民间发起的第一个请愿活动。公车上书,对当时社会触动很大;三年后的戊戌变法,就是这个请愿的直接结果。

戊戌变法从形式上看是失败了,但变法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却在清末的最后几年,不仅都得以实现,甚至走得更远。像1909年底在各省成立的咨议局,不仅是代表民意和对地方大员监督的机构,更具有将各省联合起来,向中央施加压力的功能。1910年,震撼全国的三次咨议局大请愿,就是全国各省民意的总宣泄。而这些民意所代表的,不再是公车上书时的知识精英小圈子,而是广泛扩展到了新型知识阶层,工商实业界和中上层汉族官僚集团。

三次请愿,分别发生在1910年的1月,4月和10月,由全国各省咨议局议员的的代表,在北京向清皇权的最高代表摄政王表达对立宪的共同看法:一是清政府1906年提出的十年行宪,时间太久;日久可能会引起巨大社会动乱。二是尽早召开国会,由国会选举责任内阁,实现宪政。三次请愿,一次接着一次,都是在上一次被清廷否决后,全国咨议局联合会发起下一次请愿。

整整一年,代表立宪民意的咨议局,和朝廷交锋了多次,都是无功而返。第一次,摄政王回答说:“筹备既未完全,国民知识程度又未划一,如一时遽开议院,恐反致纷扰不安,适足为宪政前程之累”。第二次请愿,举办方征集了三十万人的签名,递交了十个不同侧重的请愿书。对此,朝廷答复:“朝廷不能开此先例,以防群起效尤”,并严令以后“毋得再行渎请”。咨议局和立宪派什么都没得到,下一次请愿势在必行。

第三次,正值中央的立宪咨询机构资政院成立。按清廷早年设想,这是今后在宪政体制下,相当于议会上院的机构。咨议局在北京请愿的同时,在一些主要城市,出现了地区性的请愿,并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众游行,抗议朝廷拒不接受人民请愿要求,延误立宪。咨议局请愿代表,把请愿书不仅送到摄政王府,也送交到正在成立的资政院,以获取支持。面对强烈的民意和咨议局代表的不懈努力,清廷被迫做出形式上的一点让步。 114日,摄政王谕曰:“缩改于宣统五年(1913年)实行开设议院……预即组织内阁”,将原定的开设议会的期限提前了3年。但同时宣布:“此后倘有无知愚氓藉词煽惑,或希图破坏,或踰越范围,均足扰害治安,必即按法惩办”。

按照这一精神,当沈阳学生在北京进行第四次请愿时,就遭到了当局的镇压。而作为前三次请愿主要组织者的江苏咨议局议长张謇,看出清廷无意在立宪大局上做根本让步,也相信清廷会在最后关头,不惜用镇压民意来延长自己的统治。所以代表江浙地区咨议局议员,率先停止了请愿活动,静观时局变化。说起这个张謇,除了他的政治智慧和众多的历史贡献,如立宪,支持辛亥,兴办民族工业等,不能不提到他创办过众多学校。其中一所,就是我上过的大学前身。2009年,母校100年校庆,把校史上延到1909年开办的吴淞商船专科学校。而这个学校的创办人,就是张謇先生。

回到立宪运动上来。三次请愿的失败,实际上是以汉族官僚集团主导的立宪运动走到末日的象征。像第三次请愿,咨议局明确提出的是:1911(辛亥年)年召开国会,通过宪法,选出执政内阁。没有国会,责任内阁无从谈起;而没有责任内阁,千头万绪的立宪行政实施,也不会落到实处。咨议局立宪派的目的是想借助国会成员中汉族会占绝对多数的条件,改变皇家的宪法大纲,实现满族保持皇权,汉族实现治权的宪政。而自大和目中无人的满皇族,借助手中现有的大权,想在国会成立前,用资政的形式,先主导立法通过那部宪法大纲;再抓住行政权,继续保持对多数民族的绝对统治。这个重大分歧,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所以,中国的立宪,到了1910年底,基本走进了死胡同。

但咨议局的三次请愿,确实把过去只在上层议论和解决的立宪大题目,展现到全国人民面前,让清廷彻底暴露了假立宪,真保皇的面孔;造成了舆论严厉谴责朝廷的局面,也形成了地方对中央的压力和反制。武昌起义后,短短一个月内,全国22省中的18省,宣布支持革命,脱离清朝廷,是和各省咨议局的影响分不开的。所以,有人总结这段历史,说:“辛亥革命,皆以咨议局为发端”, 是很中肯的。清廷在抗拒三次请愿中,不仅失去了民心民意,也失去了舆论的支持,更失去了对各省地方的控制。人们拭目以待,它在专制独裁的路上还能走到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