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另一个解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另一个解

刚刚看了<“女子无才便是德”之正解 (转贴) >,长学问了,因为我从来都没听说过,“女子无才便是德”只是下联,还有上联“男子有德便是才”!

有点感慨,感觉都是脑子西化,不思维,只看字面意思,而且没有时间概念,不仅不追求全面性,还满足于只言片语的就下结论,非黑即白,断章取意,害己害人。

人在异乡为异客说:“西化的非黑即白思维,是将人世间的善恶绝对化了-- 例如对同件事只能接受,要么全对要么全错的解释,基督教的一神排他可能是这思维方式的最大的起因和影响。”

我同意!补充一点:凡事都放不下,凡事都要判定出个是非和对错。

具体到男女问题,西方妇女解放和女权运动还有新中国早年的男女平等都是女人就要跟男人一样。

首先,我们现代人不能没有时间概念,不仅语言文字在变化,即便是同一个字,几千年都没变,那也很可能只是这个字的写法没变,而这个字的内容和含义还是有变化的,当然也有不变的例子。

即便是有不变的例子,变化还是根本性的,因为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变化了,人使用的语言文字必然随着变化,大家只要看看这些年的中文变化就可以有个感觉了。

所以,今天人们看古文就更不应该咬文嚼字拘泥字面意思了,因为现代人对古人的风俗和语境还有说那些话的整体气氛都不了解,从几句话就评判还下结论是根据不足的。

“男子有德便是才”和“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对古代老中说的,那时男人取功名,需要炫才,女人不取功名,也就不需要炫才。

所以,这话既有老祖宗的苦心,也有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实事求是真不容易!

当然按今天的价值观,那时的社会女人没有取功名的人生选择对女人也确实是不公平,叫贬抑女子也可以。

可是男人有取功名的人生选择又何尝不是人生重负呢?

现代人头脑难免西化,结果就是非黑即白,凡事都要定个是非对错,其实很多事情是没有对错的,特别是跟人有关的事情,往往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古代中国社会女人没有取功名的人生选择,当然一般来说女人在经济上不可能独立,因此要求男人有德。

可是现在女人有取功名的人生选择了,经济上独立同样也是人生重负。

这就引出了我在这里要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另一个解:

“女子无才便是德”里的“才”指的是取功名的“才”,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古代女子不学四书五经一类的治国平天下的书,但是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还是鼓励的,特别是如果按今天的价值观,做饭是烹饪,针线活儿也可以认为是艺术哪。

正宗的美国民主也不许女人投票,所以,女人不参与治国平天下不仅也很正常,还是普世的,美国女人直到1920年才可以投票。

现在女人有取功名的人生选择了,一方面解放了妇女,可是同时也解放了男人。

解放了妇女同时也解放了男人这一点,最明显的就是解放了性生活,现在中国的年轻男女同居就比以往简单多了,还有“闪婚”和“闪离”,简单的说就是男人不必养女人了,就连中国的婚姻法的离婚部分,很多人都认为对女人不公平,因为给女人的财产似乎少了。

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恐怕只有在自然科学里适用,其实自然科学里都未必,因为生物学就是个统计科学,药管不管用也是个概率。

没办法,非黑即白真不是普遍规律,反而是对立统一是普遍规律,得失并存,有得必有失,有一利,必有一弊,只不过人们往往只能看见那得而看不见那失罢了。

这就引出了我想在这里要说一下“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也是断章取意,孔子的这句话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很久以前我写过一个为孔子的这句话辩护的帖子,我试图找,结果没找到,唉,算啦,反正孔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显然的,他反对的是“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就跟今天很多人动不动就说中国人这中国人那一样,最有名的恐怕就是白养的<丑陋的中国人>了。

有没有丑陋的中国人呢?

当然有!

中国人是不是都是丑陋的呢?

当然不是!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生物学就是个统计科学,人也是生物,孔子的这句话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对于当时的“女子与小人”来说,还真有可能性在统计上是准确的呢。

可惜是我们不生活在孔子时的中国社会,更可惜的是现在妇女都解放很多年了,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养”女子了,因为不“养”女子了嘛。

解放了妇女同时也解放了男人,男人不“养”女子了,男人也就不知道什么样是“难养”了。

当然啦,还是有一些男人,他们的妻子是家庭妇女。

可是呢,现在认为家庭妇女不是不工作,而是家庭妇女在家工作!

但是,无论如何,这年头在家工作的妇女不多见,统计上可以认为不存在。


 

紫萸香慢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autyYu' 的评论 :
我也常见古人书里有“才可妨德”这句话;按他们的意思,女子有才,德行就差了点;很有德的女子,是不要有才的;李清照,蔡文姬除了有才,还都是嫁了超过一次的人,所以明清的冬烘脑袋们是很对她们有非议的,“德行有亏”。
BeautyYu 发表评论于
同意'十五厘米' 的评论!
GOOGLE一下也就知道了。
“这句话虽在晚明才诞生,但早已根植。传统的才德观正是它的土壤。“德重于才”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信念,不分男女。此外,中国人对于男性总是主张要以“德”为本,宁舍“才”而有“德”,故谓“男子有德便是才”。至于女性,中国人向来就不重视她们的才学,而重视她们的“妇德”,又恐“才可妨德”,因此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类话。”

- 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939581.htm#1_3

”脑子西化,不思维“?!问问自己,西方文化的精髓在那里?
99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十五厘米' 的评论 : 中国古代读书的女人有的是,还有有名的蔡文姬和李青照等等,所以,你说的不是事实而是你自己的意淫
99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紫萸香慢' 的评论 : 嘿嘿,谢谢!
99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wangd103' 的评论 : 不只是解释,你没看见还有别的内容
十五厘米 发表评论于
两个帖子都很烂,女人无才就是德是封建残余。 
才就是才,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女子无才的意思就是不要女人去读书,不是什么有才不炫耀,那是为封建糟粕立新别传。
紫萸香慢 发表评论于
看完此篇,同意楼主女士非常有德。
wangd103 发表评论于
好啰嗦的解释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