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咱家二哥
咱家二(舅)哥,是我老弟。是个貌似粗旷,内心细腻,谈吐幽默的人。身高一米八二,大脸盘子,标准东北汉子形象。曾经有一小贼,偷东西被他截住,小贼狗急跳墙掏出刀欲逞凶,二哥瞪了他一眼,翁声道:“小兔崽子,大爷我玩刀的时候,还没你呢!”小贼尿裤,扔下东西落荒而逃。二哥是个办事“敞亮”,特讲义气的人,他的一帮朋友,都是几十年交情。他的哥们在他生意起步时可以鼎力相助包括借钱给他,同样,哥们的儿子出国留学,回国找工作,找对象,二哥会象张罗自己的事一样,我们每次回家也都是他忙来忙去负责接送。二哥是个细心的人,他陪我们看望老叔,还替我们备好高级茶叶作为礼物,我们请大家吃饭,他拿出多年珍藏的五粮液。我们每次回新西兰,他都会送几件自己珍藏的宝贝给我们带回来。二哥是个非常幽默的人,他能随时随地,因人而异的抛出各种尬哒话噎你,让你哭笑不得,忍俊不止。二哥的豁达豪爽,让他的外甥我的儿子打小就成了他的粉丝,愣是认二舅做“师傅”,表示敬慕佩服。联系去中国工作时,儿子的第一个计划就是看望师傅,并在第一个假期带二舅回新西兰来玩,还要求我们到时候要‘善待’他的师傅。其实二哥是个文人,当年做过报社记者,写过许多精彩文章,影视脚本。最近在QQ上调侃我们的归国行,写了几个字,文采可略见一斑:
“某师,纽籍华人。壬辰仲夏,携妻返乡。历经月余,眼界大开。在时,常于酒后狂吐之余惊叹祖国之伟大,同胞之幸福。也曾手舞足蹈,感念我党之牛逼,社会之和谐。及至返家,某日独自小酌,方才顿悟,原来此行却也漏洞百出,谬误连连;上长白难见天池,爬崂山难至崂顶,登东岳难见日出,至水泊难见梁山。草原之旅不现牛羊,查干之行未食鱼鲜。雨后磨盘山滚成泥人,正午龙潭山险些晕厥。酒局不断,几成梦魇。饕餮增肥,因泻陡减。循环往复,不一而足,猫天狗天,可谓千锤百炼。瞑想良久,百思无解。及至酒精上头,难以为持,懵懂之中,纽籍华人某师索性双手提发,引颈向天,大喝一声:亲,介是肿么了?然后就睡觉去了”。
2.人参故里抚松
7月4日早7时许,二哥驾车,载岳母和我们由吉林出发,中午时分抵达抚松。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北麓。境内奇峰林立,江河纵横,有浩瀚的长白山原始森林,壮观的火山山脉,密布的火山矿泉,独特的冰雪风光。更为重要的,它是早年岳父母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老伴当初也是“口衔人参”在这里出生的。岳母此次随行,一个主要的目的是重游别离四十几年的故地,探访多年未谋面的老朋友们。
车子过了松花江大桥,从桥两侧及路灯上的装饰的人参花告诉我,老伴儿常念叨的人参故乡到了。我没见过人参花,但艺术加工后的人参花确实有点憨态土气。这种思维体现在建筑物及广场的设计上更是令人不可思议。车后座,岳母的情绪有些异样了,她紧盯着前面的路,嘴里呐呐道:这里应该是十字该(街),原来邮局就在这。这里是不是县委?武装部也在这里。这是北大该,咱们住的小南该就在那边。但很明显,她是凭记忆来判断的,因为与中国其他地方一样,轰轰烈烈的大拆迁,大建设,早把历史痕迹抹没了。没心没肺的老伴却无动于衷,看着窗外的景色一脸茫然。也许,出生地对她而言,只是个传说,只是几张留着蘑菇头,穿着大裤衩,拿着小皮球的照片。
午饭后联系了岳母50年前的老同事夏姨,问清地址后送岳母和老伴到她家,我和二哥计划到30华里外的温泉度假村过夜。途径小市场,二哥张罗给夏姨买点水果,结果停车时不小心车子撞到路边道崖子,轮胎爆了。
夏姨派人接走了岳母和老伴,我俩换上备胎来到一家轮胎店。不怎么年轻但很有风度的女老板看了下说:“有日本胎可换”,“不行,日本货绝对不用”,二哥是个抵制日货的右派。“那就换美国胎,但要换四只”,老板喜滋滋地说道。二哥开始纠结,本来计划是坚持到十月份换一套全新防滑胎(这在东北极寒之地是非常必要的),现在换新的算怎么回事。没办法,二哥给远在长春的朋友打了个电话。长春回答:“你们等着,我联系一下当地的哥儿们”。下午两点多了,外面还在下雨。今天去洗温泉的计划肯定不行了,我心里想。
轮胎店处在抚松仅有的一条繁华大街上,虽然是雨天,但街上仍然是车来人往,热闹非常。在吉林市我已经习惯了人车无序的乱闯,我也在几天内速成,迅速掌握了“中国式过马路”的技巧。现在看小镇,吉林市的景象就是小巫见大巫。人可以在马路上潇洒的直行、横行、任意行,农用三轮车、轿车、电瓶车鸣着汽笛快乐的挤在一起。更有甚者,有台私家轿车竟停在路中间,和另一台停在路边的车聊天。
正在我胡思乱想之际,一个年轻人出现在我们面前,“二位是蔡大哥的朋友吧,我们老板让我来 . . .”。随他来到另一家轮胎店,老板早已侯在那里。抽支烟的功夫,解决了我们的问题,小伙子还要请我们吃饭。谢绝了人家的好意,老伴来电话了,她们又联系上了老朋友吕叔,让我们到县公安局门前接她们,一道去另一位令我久仰的岳父母的老朋友张金泉张叔家。
张家老宅位于抚松城里一处不显眼的地方,高楼林立的缝隙里,保留着一幢青砖瓦沿颇具古风的院墙围起的二层小楼。张家老宅历经磨难,也曾被共产瓜分,十几年前由中朝两国政府出资,由中科院古建筑研究所设计改造维修,才有了今天的面貌和规模。进了大门,张叔不在,家人说他出去给我们买香瓜了。站在门厅仔细地观察了一下,整个院子差不多有一个篮球场大小,种满了各种时令蔬菜,一条小径蜿蜒曲折的引你徘徊于垅畦之间,各种颜色的菜花努力地绽放着,似回报主人的精心培育,十几只小鸡在鸡笼中安静地啄食。
张叔回来了,带着抚松特产香瓜。他虽年近八旬,但身板硬朗,人很精神,就是有点耳背。
老宅楼下是个近百平米的大厅,整面墙上挂着朝鲜画家创作的油画,“金日成与张蔚华”,客厅里面是个私人展览馆,记录着张蔚华烈士和金日成一道成长,一起抗日的历史,陈列着张家多次访问朝鲜金日成送的各种礼品。二楼是生活空间,整幢楼内面积五百多平米。临出门,张叔还送了一本吕明辉著“金日成与张蔚华”的书给我们,还特意在扉页上题字签名。
大家冒雨来到了位于城南的张蔚华烈士墓地瞻仰,这里有金日成亲笔题字并从朝鲜用专列送来的纪念碑:“张蔚华烈士的革命业绩是朝中人民友谊的光辉象征,烈士的崇高精神和革命业绩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张蔚华与金日成相识于上世纪20年代,上小学时两人同班、同桌。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投身于抗日救国的行列,在凶险的斗争中结为患难之交。张蔚华与金日成在抚松开展了许多革命活动。二人创办了朝鲜现代史上第一份革命刊物《新日》,金日成组建“反日人民游击队”之初,张蔚华先后两次帮助购买武器,并多次向游击队提供了药品布匹等物资。后来,由于叛徒出卖,张蔚华被日本人抓获。日本人企图以他为诱饵,诱捕金日成。为了掩护好友脱身,年仅24岁的张蔚华毅然决然地服毒自尽,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和一子一女。那个儿子就是今天的张叔。金日成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张蔚华在朝鲜人民中被誉为朝中友谊的象征,我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都怀着虔诚的心情缅怀着为朝鲜革命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张蔚华”。
历经磨难,张金泉联系上了金日成,并90年代初第一次应邀访问了朝鲜,金日成给了他们亲人加贵宾的礼遇。至今,张家仍与朝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晚上,在公安系统工作的吕叔的儿子做东,宴请我们一行及张叔,夏姨。我再次被东北小镇的淳朴民风镇住了。这才是真正的吃大盘子,那盘子,准确地定义该是盆子,是普通饭店盘子的三倍,再盛以半个巴掌大小的豆腐块,两指宽半尺长的东北大豆角,焦黄的土豆,新鲜的野山菜,凉拌猪嘴菇等特色大菜,佐以当地闻名,当年张蔚华金日成结盟时喝过的“二锅烧”。不醉哪对得起东北父老,没二话,整!
当夜,我和二哥宿于小南该“大中华”旅店。睡至半夜,被二哥那如雷鼾声震醒。碾转反侧,直到天明。早餐时我刚要谴责他,他却冲我抱怨:“前半夜我根本捞不着睡,你那呼噜打的也太有水平了”。我被噎住了。
2013.9.24. 於奥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