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游踪(10)
2011年古巴、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六国行日记
第三十四天
12月4日 星期日 晴
墨西哥城
曾在《文学城》网站上仔细读过“皮皮”驴友写的墨西哥城游记,我的行程基本上参照他的介绍。
首先自然到宪法广场。墨西哥城的历史中心是世界文化遗产,而宪法广场是历史中心的中心(并非地理概念,而是因为广场周围尽是富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早晨车尚稀人尚少,然而占地57,600平方米的广场还是由于大大小小的摊贩帐篷而显得逼仄;耗时240年(1573-1813)才完全建成的新大陆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大教堂本该庄严肃穆,也受这些帐篷拖累而显得平庸。教堂正面罕见地立着高过人头许多的铁栅栏,大概是为阻挡世俗红尘的蚕食侵蚀而设的最后的防线。广场上最招眼的是点缀着无数“雪碧”商标的40来米高的圣诞树。
宪法广场
大教堂铁栅栏前忙里偷闲的女警察
广场东侧的国家宫原址为十六世纪阿兹特克皇帝的皇宫,皇宫被征服墨西哥的西班牙殖民首领科尔特斯(Hernan Cortes)拆了改建为自己的官邸,以后变成西班牙总督府。1692年,总督府因政教冲突被人纵火烧毁,重建的总督府奠定了今天国家宫的基本框架。墨西哥独立以后,这里先是皇帝马克西米兰(奥地利著名的茜茜公主的小叔子)的皇宫,然后成了共和国总统府和中央各部的办公机构,其间一些新主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不断添砖加瓦。目前除了对公众开放的区域,国家宫大部分为财政部和国家档案馆占用。
国家宫正面宽200多米,气派恢宏,其正中阳台是每年独立日庆祝时总统向聚集广场的民众发表演讲的地方。
宫里主庭四周三层建筑外圈均为巴洛克式拱券长廊。马蹄形大阶梯正面和左右墙上完好保留着大画家里维拉 (Diego Rivera)在1929-1935 年间创作的题为“墨西哥人民史诗”的共450平方米的巨型壁画。
国家宫主庭
煌煌巨作
密密麻麻的壁画分三部分表现1930年代前的墨西哥历史:右面部分描绘土著阿兹特克人的神话即神的下凡和神对人的滋润教诲、神人间的互动、神的回归苍天,以及殖民时代前土著社会的生活、生产、艺术和战争等等;正面部分表现西班牙殖民侵略和统治的凶残丑恶、天主教的传播、墨西哥城的建立、独立战争、改革运动、革命以及美国和法国的入侵;左面部分反映二十世纪初期墨西哥社会的阶级冲突,画面上既有躲于秘室煽阴风点鬼火的洛克菲勒、摩根、辛克莱等工业金融巨头,也有高高在上指点迷津的马克思以及紧揣《资本论》的工农。
墨西哥薄饼是这么擀出来的
马克思指点迷津
里维拉出身富家,从小就显露出绘画才华,10岁开始接受正规训练,21岁起先后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游学,出入于当时欧洲杰出艺术家的圈子,先热衷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又受塞尚影响而转向后印象主义。他在1921年应召回国参与当时的左翼政府发起的“墨西哥壁画项目”,是技工、画家及雕塑家革命工会的创始人之一,也曾是墨共中央委员之一。他的作品在艺术上深受阿兹特克和玛雅传统的影响,线条简单,色彩大胆;在政治上强烈反映了左翼知识分子被1910年墨西哥革命和1917年苏俄革命激发起的对旧世界的仇恨和对新世界的向往,尽管因为与托洛斯基的友谊而“路线错误”,他在二十年代末被指控为反苏维埃以致被苏俄驱逐被墨共开除。
在二楼的走廊里还有里维拉的另外11幅壁画。
穿过几个小庭院到国家宫的北部,是贝尼托·胡亚雷斯(Benito Juarez)博物馆,包括他当年的办公室、卧室、客厅和书房等。
胡亚雷斯是个土著,曾连续五届当选总统(1858-1872),领导抗击拿破仑三世的入侵和推翻法国傀儡帝制,重建共和,实行内政改革,大力推动政教分离、军队国家化、国家现代化,为公认的墨西哥最伟大的政治家,他的生日(3月21日)是墨西哥的公共假日(胡亚雷斯身高仅1.37米,是世界历史上最矮的总统。又: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名叫贝尼托,表明他父母原本希望他长大以后成为一个像胡亚雷斯那样的自由民主公正平等的卫士)。
出国家宫后门即大庙遗址。
1325年阿兹特克人在今天的墨西哥城中心建都特诺奇提特兰(Tenochtitlan),大庙随后动工,在以后的近两百年里,先后6次增高扩建。从陈列的模型看,所谓大庙,下为一底边约长100米宽80米的梯形金字塔,塔顶平台上并列双庙,分别供奉战神和水神。1521年西班牙人当家作主后迫不及待铲除邪教夷平大庙,然后在旁兴建大教堂弘扬天主。
从十九世纪末起,学者们对大庙遗址进行了零星的发掘,不过因为所处地段太金贵,当局迟迟下不了全面发掘的决心,直至1978年2月,电力公司工人挖沟埋线时在地下2米处撞上了一块直径3.25米、厚0.3米,重8.5吨的巨石盘,石盘上的浮雕后来被确认为阿兹特克人的月神,政府终于意识到事不宜迟,一方面以总统授权的方式落实拆迁,另一方面委任顶尖考古学家组队发掘。 于是4年以后有了今天的大庙遗址。
遗址占地约4千平方米,其主体部分看上去像个挖得乱七八糟的巨大石坑,展示当初金字塔不同增高扩建时期的不同层面,其间有高而陡的石阶、半圆形的排水道和种种兽形石雕。遗址中最骇人的是金字塔石阶下的骷髅墙。据史载,在1487年,为庆祝第五次扩建工程的完成,曾举行了历时20天的盛大庆典,狂欢中的重头戏是平均每天杀戮一千战俘祭神。那些日子里,金字塔前广场上血流成河。
大庙遗址
大庙遗址
骷髅墙
遗址中一小部分有铁棚遮阳挡雨,那是大庙的附属建筑之一“鹰宫”,里面墙上有许多壁画,不过不允许走近细看。
遗址博物馆陈列7千多件出土文物中的精华,其中大部分为祭品,如陶像、龟壳、蛇皮、珊瑚、金器、面具、骷髅、燧石刀以及外邦赠送的礼物如雕塑品、容器、珠贝等等。看到一个残破的青瓷杯和一个完好的青瓷盘,不知是否华夏舶来品。
大庙遗址博物馆展品
大庙遗址博物馆展品
匆匆看完遗址,有个问题在脑子里萦绕不去:当初这几十米高的金字塔,怎么在几百年里就能被埋得无影无踪,连个土墩也不见?墨西哥城从来没有发生过庞贝故事。
(前几年在智利的复活岛,也觉得那些石像被埋得不明不白)。
从大庙遗址出来到国家文化博物馆。冠名“国家”,其实不大,展示的也并非墨西哥各族文化,而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皮毛,其中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双草鞋;澳大利亚更可怜,只有一小幅画着个透视袋鼠的土著树皮画。
中国草鞋
澳大利亚土著树皮画
午间的宪法广场及周边街道早成了大集市大游乐场。舞台上电子琴悠扬、歌喉高亢;空地上长羽冠摇晃,舞姿狂野。人们像在过节,无拘无束,欢欢喜喜。
街舞
这里的摊贩不吆喝不拉客,甚至连目光也不跟着顾客转悠。
饭后去艺术宫。建成于1934年,艺术宫是墨西哥首屈一指的艺术中心,被称为“墨西哥艺术大教堂”,在这里举办过无数国内国际一流的音乐、舞蹈、戏剧表演和绘画、雕塑、摄影展览。
艺术宫在历史中心的西部,其原址为国家大剧院。在十九世纪末,为了迎接1810年独立百年盛典,人们决定需要一个全新的大剧院,于是在1901年拆了旧建筑,在1904年为新建筑安放了奠基石。然而世事难测,那片地下有一厚层海绵状粘土,加上时局不稳,资金拮据,工程进展老牛破车极其缓慢。1910年墨西哥革命爆发后,工程烂尾,直至1932年。
自建成以来,因为地基太软,艺术宫整体缓缓下沉了4米,也就是说,它原来台基的很大一部分已经消失于地下。
艺术宫是幢精致漂亮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不过我主要是慕名而去看里面的壁画。以所谓的“三杰”里维拉、奥罗兹科、西盖罗斯为首的墨西哥最著名的壁画家的作品几乎占领了所有三层走廊的墙面。这些作品多数带有鲜明的政治宣传色彩,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托洛斯基等革命导师,到受侮辱受损害的劳苦大众,让人仿佛超越返回到了那些特殊的年月。
艺术宫革命壁画
艺术宫革命壁画
墨西哥从来都不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却把这么多典型的红色作品视为国宝,永久性地陈列在艺术宫、国家宫这样的至圣殿堂里,真是件咄咄怪事。
(托洛斯基是红军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列宁最亲密的战友之一。在与斯大林的路线和权力斗争中落败后,他被开除出党,被流放,从1929年到1940年先后流亡于土耳其、法国、挪威和墨西哥。在墨西哥城他寄寓里维拉家,后因与里维拉的妻子偷情东窗事发而被迫搬出。1940年5月,他在家遇袭,参与攻击的有上面提到的壁画“三杰”之一西盖罗斯,一个铁杆斯大林主义分子。同年8月,他在家里被斯大林特遣的刺客砍成重伤,次日不治而死。托洛斯基在2001年获得平反。
陈独秀是中共最著名的大托(真托假托被托不清楚)。中共的托派至今没有得到平反,依然万恶不赦)。
艺术宫外也有个临时舞台,台上在演奏交响乐,台下人头挤挤。我从舞台旁绕过,往西过马路,进入城中心最大的公园Alameda 中央公园。
公园不在历史中心范围之内,即已经出了阿兹特克人的都城。当初它是个集市,西班牙人把集市变成了公园以便为市民提供一块休闲的绿地。
园里有喷泉,有雕塑,有相依相偎的情侣,有嘻笑追逐的儿童,还有一对对神情严肃而动作随意的大哥大姐大叔大妈在跳双人舞。
墨式公园舞
穿过公园去里维拉博物馆。据皮皮介绍,里面仅有一幅固定展品“Alameda公园星期天午后之梦”,但那是里维拉最得意的巨作。不料博物馆在星期天下午不开。仔细一想,他们的规定无可指责:星期天午后正是做梦的时候。
附近街上有几幅无名氏的壁画。
在一处路口的大楼下,4、5对年轻人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就是接吻,吻得昏天黑地,仿佛在举行接吻大赛。
激情角
国家艺术博物馆前广场上有墨西哥独立前夕的西班牙君主查尔斯四世的马上雕像,经典的高大台基和跃马扬臂、豪气冲天的英雄形象。雕像是从宪法广场移来的。基石中部的铭文特意说明保存这雕像不是因为对帝王的敬畏,而是出于对艺术杰作的珍惜。
雕像前一位粉笔画家正趴在地上为一幅妖艳的土著妇女的头像收尾。画像足足占地十几个平方米。画家默默的劳作就这样为世界增添了一份美,哪怕仅仅几天,甚至几个小时。
街头艺人和他的大作
馆里藏品代表了从十六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墨西哥艺术的历史。由于马上就闭馆了,我在这历史长河边只徘徊了半个小时,充其量只能说被溅到了一朵两朵水花。
国家艺术博物馆展品
圣多明戈教堂前的广场上聚集了5、60个少男少女,大多在玩呼拉圈,少数在耍棍飞棒舞红绸,也有的只是拥抱接吻。不时有人加入,也不时有人离去,一会儿又有人招呼着合影。
我以前只知道呼拉圈是扭腰转的,今天大开眼界,原来几乎人体的所有部分都能转:额头、脖子、胸膛、手臂、臀部、大腿、小腿,甚至脚腕。可以同时转两、三个圈。还可以斗圈:两人隔着一定距离舞圈,同时寻找机会撞击对方的圈,把对方的圈撞落而自己仍照转不误者胜。
忘我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斗圈
青春万岁
直到他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散去,我才离开。吸引我的是漂亮的姑娘、英俊的小伙,更是他们洋溢的青春、活力、热情、笑容。
相机次,拍不了好照片,然而我会对任何一个怀疑墨西哥城的安全的人说,请看我的这组照片。
晚上在宪法广场看灯景。
宪法广场灯彩
第三十五天
12月5日 星期一 晴
墨西哥城-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墨西哥城
7:40出旅馆,换两次地铁,8:25到北郊汽车站。9:00-9:35长途车到城东北40公里处的特奥蒂瓦坎,又一处世界遗产。
据研究,特奥蒂瓦坎建于公元前100年左右,在五世纪臻于鼎盛,时为美洲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制陶业、珠宝业及其它手工业发达,城里甚至还有公寓式楼房。不过学者们至今不能确定城市的主人是什么民族。
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诸国后世的阿兹特克文化和玛雅文化显然深受特奥蒂瓦坎的影响。
特奥蒂瓦坎在公元六世纪初因旱灾造成的饥荒而开始衰落,外患内乱不绝,最终在公元700-750年间被抛弃。不过不像许多玛雅古城,特奥蒂瓦坎始终没被丛林湮没,城里一直有人栖居,并被视为朝拜圣地。
遗址占地约83平方公里。对遗址的考古发掘始于十七世纪下半叶,至今仍在继续。1971年人们发现了太阳金字塔底下通道的入口。2005年在月亮金字塔的底下发现了一条100余米长的通道(2013年遥控机器人在通道两侧的小室里发现了陶器、镶嵌玉石水晶的面具,一个奇怪的金属包裹的圆球等)。
进门(南门)后的第一片景点是被西班牙人称之为“城堡”的400X400米的建筑群。高大的平台在其四周构成个大正方形,平台上15座神庙的基础清晰可辨。大正方形里含着个三面有墙的小正方形,里面靠东几个居住区遗址上有人在挖土,有人在推独轮车,加上蓝色的野外帐篷,说明考古学家还在试图揭示近二千年前这里的全貌。居住区中有羽蛇神庙以及神庙前祭坛的金字塔基座。神庙金字塔的台阶间许多石雕(最突出的是高度艺术化的蛇头)保存良好,有的地方甚至还能看到残留的颜色。
特奥蒂瓦坎“城堡”区
羽蛇神庙金字塔台基
专家们估计围墙之内的居住区足以容纳当年全城10多万人口,而神庙旁的建筑多半是些贵族之家。他们还猜测神庙金字塔的底下埋葬着特奥蒂瓦坎的历代统治者。
站在神庙金字塔的顶上,正北就是太阳金字塔,再往北偏西是月亮金字塔。
贯通特奥蒂瓦坎南北、长约3.2公里的笔直的通衢大道被阿兹特克人称为“死人大道”,因为他们把排列道旁的建筑误以为墓冢。实际上那些都是神庙或殿堂的台基。
死人大道与月亮金字塔
顺“死人大道”往北,过条小溪不远东侧就是太阳金字塔(塔下有标牌说明考古新发现建议这金字塔或许也名不副实:它顶上原有的神庙祭祀的是水神而非太阳神。跟“死人大道”一样,太阳金字塔也是阿兹特克人取的名字)。
从塔正面的台阶两口气爬上塔顶。如比较体积,太阳金字塔在所有古代大型金字塔中排位第六;如比较高度,它是老五;但是如比较攀登的难度,它一定是小弟弟了:其正面坡度不到33度,75米的高度之间还有4个平台。不管如何,没能赶上允许攀登埃及吉萨大金字塔的好时光,也错过了攀登奇琴伊察羽蛇神庙金字塔的机会,今天总算过了把爬大型金字塔的瘾。
太阳金字塔
在塔顶和一个韩国小伙子互拍 “到此一游”纪念照。
月亮金字塔坐北朝南,背托大山,俯视月亮广场和“死人大道”,结构跟太阳金字塔相仿,只是小得多,也矮得多。站在塔顶看全城,真是难以想象如果“死人大道”两侧那些平台上的神庙殿堂还在,如果那些居住区不是废墟而是房舍连绵,那该是何等繁华的景象!
月亮金字塔
月亮金字塔顶平台据说专用于举行祭祀水神的仪式。又是水神!
特奥蒂瓦坎无疑是个先规划后建设的城市,月亮金字塔和“死人大道”无疑是规划的核心。然而全城最高大的建筑太阳金字塔却偏离中轴线而不在“死人大道”的南端,这对我来说是个谜团。
太阳金字塔斜对面的一片民居废墟残留状态远远胜过“城堡”区里那些贵族之家,不但有断墙残基,一些建筑甚至还保留着屋顶,里面有不少色彩依然清晰可辨的壁画。因为那些壁画的主题多半是美洲豹,这片民居被称为“美洲豹区”。
民居废墟
民居废墟里的壁画
特奥蒂瓦坎博物馆小巧精致。古城拟构模型占了其中一大间,非常气派。其它展品,特别是那些陶俑和祭器,也令人赞叹。
特奥蒂瓦坎博物馆展品
下午一点过后还从南门出去。上车后第二站上了很多人,一下子把车厢挤满了。没过一会儿,车停下,人们又匆匆往下走,我正在寻思怎么这么多人都只乘短短的两站,马上就发现不对,坐我旁边的中年人上车时花了一番工夫才在行李架上安顿好他的两件行李,却没取行李就下了车。
再看车下,乘客们没有离开,却站成了一横列。然后看到司机下了车,高举双手,接受一个警察的搜身。另一个警察则开始逐一对乘客搜身。
我想是不是我也该下车啊?随即就犹豫:下了车还能保住座位吗?车上不是还有别人还坐着吗?
一个女警上了车,然后让前面的一个女人站起来,开始搜身。
我这时四顾,才看清前面两三个后面十来个,全是女士。实际上她们中几个也在看着我。我顿时恍然大悟:警察路查,因为搜身,所以男女有别,而我混在了娘子军中!
那女警走到我面前,说了句什么,口气和蔼。见我不知所措,又做了个起立的手势。
我明白了,站了起来。她从前胸到后背,到腰部大腿,最后摸到裤袋。一个裤袋里有换下的相机的4节五号电池,我能清楚地感觉到她的手触到了那些电池,心想她会不会以为那是子弹什么的。我显然低估了女警的素质。她示意我可以坐下了。
一会儿搜身完毕,男人们回到车上各就其位,原来坐我身旁的还坐我身旁,原来站我身边的还站我身边,绝无怨言怨声,说明人们对这样的突击搜查早已习以为常。我更佩服他们的安分守己,不挤不抢,以及找到原先位置的本事。
警察查的显然是跟黑帮活动有关的随身刀枪,他们应该不会在无事生非捕风捉影,这就提醒我自己先前对这里的安全评估可能是有点过分乐观了。
回到市区在一家自助中餐馆吃完午饭(墨西哥城有好多自助中餐馆)后上拉美塔(Torre Latinoamericana)俯瞰城市全景。
拉丁塔昨天下午一直在我的视野里。它高188米44层,在1956-1984年间为全城最高建筑。它是全球第一幢建在地震活跃带上的摩天大楼,经历了1957年7.9级和1985年8.1级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传说1985年地震发生的当时,它的设计师就在25层的办公室里,亲身感受大楼的摇晃,同时看着城里一些大楼崩塌以及因之造成的冲天尘土烟雾。
观景台在最高层,底下墨西哥城一览无遗且赏心悦目:方正的街区,占绝大多数的十层以下的楼房,深浅不等的灰黄为主的外墙,众多赭红的瓦顶,加上大教堂、国家宫、艺术宫等地标性建筑。
墨西哥城,左下角即艺术宫
墨西哥城
近5点时,西方的雾气把太阳变成了带着巨大黄晕的白球。我下楼,顺步行街Medaro大道往东,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经过正面外墙雕刻精细的圣弗兰西斯科教堂,经过一个有修女在门口卖糕点饮料的小修道院,看到一位穿黑制服,腰系红绸带、手持有圣母画像的黄幡的神父,看到一位肩扛墨共(马列)锤子镰刀红色大旗、沿街售卖手里挎包里的墨共机关报《无产阶级先锋》的老汉。2、30个人在自动取款机前排队。一家百货公司的二楼外墙装饰着二战反法西斯联盟四巨头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戴高乐的头像照片。一家内衣店橱窗里摆着整整五层套在下体模型上的男士三角裤,其中有镂空几近透明的,有苗条异常的T字形的,还有的带着揿纽,能打开放下探出狰狞的,总之极富情趣、大开眼界。
寂寞而执着的老革命
二战四巨头
男式情趣内裤
走到宪法广场前看到那棵大圣诞树后回头转身再上拉美塔(那票整个下午直至晚上都有效)。二上拉美塔的目的是看夜景。遗憾的是夜景远逊于白天。毕竟墨西哥城不是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