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无知 人心有数

有个故事,大意说:某君走在野外,遇到深沟跨不过去,见旁边有座小庙,供有木雕菩萨,便把那木雕请下神坛,放在沟上当桥踏着、扬长而去;后面来了一位信众,看到菩萨遭此横祸,忙不迭地将木雕抱归原位,焚香礼拜一番。不想,还未起身就是一阵头痛,不免大呼“菩萨,这是为何?”那菩萨显灵道:前面那位胆力过人,料定惹他不起,而你……。偶像也者,技止此尔。随意摆放“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塑像的人,不惧天谴,显然深通此理。

 

偶像崇拜,自古皆然。先民以为对神仙和英雄表示敬畏就有回报,于是不惜金雕玉塑;现在的人则多半拿偶像当象征,立个榜样让后人效仿其行为精神。虽说神话的色彩冲淡,但是被塑之人被扭曲成“高、大、全”的弊病还是难免。比如孔子,两千多年前那个孔家行二的孔丘,到底长什么样子?音容笑貌、举止言谈?至于思想,四书五经的文字,哪些是孔子的、哪些是后人的,也难厘清。把他塑成那个样子,多半因为被归类为思想家、哲学家,“按理说”应该端庄、沉稳、颇有体量。为了与这个想像相配,说他幽默喜欢开玩笑的考据,似非“先师”之所宜、不提了;史书里“子见南子”一节也“不宜扩散”:一上祭殿神坛,任凭你是何等真身、全部变成工具:无论材质是用金银铜铁锡,都按模子铸造了。

 

好像是列宁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民大众莫不想有番作为、出人头地,事半功倍的捷径就是效仿。古往今来,个人形像能被铜浇铁铸出来,矗立在公园里、广场上的毕竟是极少数。平民百姓每一行经,就能看到,辅以文字影像宣传、逐渐深入人心。其实,在中国,古代的塑像多半建在室内,露天里雨淋日晒是西洋的习惯。人们到欧洲旅游,街头巷尾到处都有塑像,或青铜或石雕、或仗剑或骑马,各有来头。保存比较完整的多半是科学家、艺术家的替身,若是有所损坏,则不是政治家就是宗教首领-----成了政权更替、文明冲突的史迹。

 

中国人最早给孔子造像起于何时,无从查证,目前可考的好像不晚于西汉景帝时期,至今已经两千多年了。这期间,一尊儒,则孔像林立;一批儒,则打砸焚毁,反反复复不知凡几。其它人等如释迦牟尼、玉皇大帝、关公云长等等,也有类似待遇。看似与现实政治需要紧密相连。但是,能在跨越千年的历史中载浮载沉而不消失的,说明民族、文化、政治、人心对他们的需要,证明了他们的不可替代性。悬想这些神仙、大人,每被膜拜,大约心里安慰:人心向善、如此甚好;每逢被毁则心中暗笑:劳民伤财,看怎么把我请回来!-----贵为神祉者,会在乎芸芸众生的轻率浅薄吗?

 

时代在进步,沉重又缓慢:前几年,孔圣人的塑像曾经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没几天就又不见了。然而,只是移走不是捣毁,并且请进了博物馆内。令人感叹----算是社会进步,虽然步履蹒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