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谁与您做伴?新的养老观


老了谁与您做伴? zt

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千万不要“人在天堂,钱在银行”,“一个人很寂寞”、“老了没人照顾等种种负面讯息”,早已是过时的说法。要认清:财富只是数字问题,名利只是短暂虚荣,生活才是人生的全部,当个乐在享受单身暮年的人,人生就有如再度染上春天的色彩,条件是:身体强健,有钱、有闲、有朋友,并且有自己专属的空间。

一 、新的养老观

1 什么是老伴?

这里的老伴不是指婚姻关系里的配偶,而是泛指老来一起作伴的亲朋好友。

2 你有几个老伴?

假设你的答案是只有1个,很抱歉,显示你的支持网络薄弱,你的生活十分退缩封闭;10个,不错,相当充实;20个,恭喜你,这会保证你的生活多采多姿。

3 夫妻是最好的老伴?

一般我们所说的夫妻的功能之一,就是老了一起作伴。但根据社会心理分析,这个与事实有所不同,配偶不见得是最好的人生伴侣,如果一厢情愿把配偶当成理想的老伴,恐怕会失望,很多性格不相投的夫妻,愈老愈不肯妥协,貌合神离,退休后分床、分房、分手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寄望婚姻(配偶)能解除寂寞的只有一部分,资深两性专栏作家薇薇夫人毫不隐讳指出,现实中看到很多夫妻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几乎没有任何交集,她的一些朋友有时不能把心事告诉配偶,却能对好朋友畅所欲言。

4 案例

屏东科技大学社工系讲师廖纪华也主张,老伴不是只有另外一半,如果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期待对方陪伴度过晚年生活,这是在把生命窄化,而且对彼此的压力都太沉重。万一有一半先走了,另一半则是难以承受之痛,夫妻关系太黏腻、太依赖,对生死就不容易看得透。

廖纪华举自己的公婆为例,两位长辈感情甚笃,在同一个学校教书,数十年来都是同进同出,从无例外。前一阵子,76岁的公公竟然鼓励婆婆跟着儿子去自助旅行,这是两个人第一次长期分开,双方都很不舍,但公公对家人说,她也应该学习不要再这么黏我了!

廖纪华受邀参与小区老人议题讲座的时候发现,在绝大多数社福团体、医疗机构服务的志工,80%都是女性,年长男性反而不愿意走出来,家庭角色互换,女性退休后跑出来,男性则大多窝在家里,只会打电话问老婆什么时候回家煮饭。

二 、提高幸福指数——16个“老伴”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系曾追踪100名退休族4年后的生活状况,其中对生活最感满意的退休族,平均有16名可以依赖的朋友或熟人;不满意退休生活的,则只有不到10个朋友。

三、 专家说——团体和情感方面的支持,是左右退休快乐与否的重要因素,影响程度更胜于金钱。

老人学专家、世新大学社会心理系教授邱天助指出,幸福的退休生活至少括6个面向,健康、感情、学习、工作、信仰(精神),以及社交活动。找对老伴不但可以提高生命质量,还能改善健康状况与延长寿命。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教授傅利曼(Howard S. Friedman)在《他们为什么活到99》书中指出,拥有满意的社会关系与丰富的社交生活比较快乐。他并且提出一个自我检测量表,列举10个评估项目,譬如是否常和朋友一起做什么事、每个月见几次面、热心助人等等。傅利曼确切表示,人生下半场能具体看到健康与长寿成效的,都是因为提早计划,用心经营社会网络的结果。所以尽早的为自己的老年做打算,这样才能保证老年生活的质量。也因此,找伴是退休族一个重要的人生功课,绝不容轻忽。 

四、 老伴不会自动掉下来——没有朋友的人最贫穷

老伴绝不会从天上主动掉下来,而是用心经营的结果,更不能一厢情愿以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一定要提早开始收编,中年就要考虑累积下一阶段的人际资源。

廖纪华常听到很多人开口闭口说随缘,在她看来则是偷懒的借口,朋友之间一定要花时间维系,否则关系就会疏远,不要以前忙着工作,忘了交好朋友,等到老了再交,别人也会挑剔你。

正如同年轻的时候会为往上爬做准备,过了中年以后,不管40岁、50岁,就要开始为往下走做计划,一定要知道如何下山,才能顺利地从山顶回到出发的原点。

五、 “老伴”清单——重新整理生命

1.健康要顾好。

健康对于老人来说尤为重要,尤其是膝盖,没力气的就得连滚带爬地下山。

2.财富规划要做好。

但也不必焦虑过度,而是把物质欲望降低,够用就好。廖纪华认识一些长辈,一个月900元就过得很不错,纯粹只是生活必须开支,反正东西都买得差不多了,房贷也大多付清了,而且坐公交车免费,到老人大学就读学费非常便宜,一年缴几百块钱,活动内容很充实。

3.一定要有医疗保险。

突然生病住院,医疗保险会帮很大的忙,这样才能不担心医疗费用没着落。

4.评估个人社会资源。

资源累积起来是冲突线多,还是和平线、冷漠线多?譬如泡澡、唱歌、旅行,是否都有伴可同行?再根据这份评估下手收集老伴,手足、亲戚、同学、同事、邻居、宗教信仰、公益组织、才艺社团、宠物等,都是适当的渠道。


摘自网络,特此鸣谢!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