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 三部第二章 我的公务员生涯(一)

   我来到城建局报到后,穆局长让我管理全局的机械设备。同时由于我来自电厂,又把全  78年秋我调到城建局时,局机关只有十三位同事。他们是付局长兼党组书记穆风鸣;付局长张福培;会计魏玲;出纳顾喜科;计划统计王永法;城市规划组组长陈振东;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因为是右派,分到新疆)规划员丁红军,钱艺胜(自治区建设厅城市规划培训班结业);园林技术员周兰风(北京知青,毕业于兵团农学院园林系,);市政道路技术员郑富国(初中毕业生);测量员杨某和李某(都毕业于奎屯中学高中部);电气规划员杜学夫(毕业于浙江省电力学校)。属正科级编制。办公室只有三间不到十二平米的平房,下属市政公司,园林处,自来水公司,公共汽车公司等四个单位。年城市建设费用只有30万元,由自治区建设厅拨划到我市。我93年离开城建局时,我们局已经上升为处(县)级编制。局机关有52名员工,其中公务员编制有八个名额(我也是这八位名额之一)其余为事业编制。有一名正局长,三名付局长,一名党委书记。下设政工科,总务科,计财科,规划室(我离开后升格为城市规划局),环保办公室(93年升格为环保局),绿化办公室,建筑质量检测处,市政公用科,城市档案馆,等九个科室。下属市政工程队,(后升格为市政工程公司),市政工程养护处,园林处(后升格为园林局),建筑设计院,奎屯市建筑工程公司,环境保护监测处(后升格为环境保护局)建筑质量监督站,房屋管理处(后升格为房管局),自来水公司,公共汽车公司,液化气公司,污水处理厂,公共交通管理处,市容整顿检查站(即市容警察),等十四个基层单位。办公室有一整座豪华的四层大楼。一;楼是环境保护监测处,二楼是城建局机关办公室,三楼是建筑设计院,四楼是城市档案馆。另外还有几处办公室在楼外面,一年的城市建设费用有近千万。短短的十五年,变化之大夷非所想。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变化。

市的路灯交给我管理。当时全市的路灯由机关直接管理,设一个路灯班,有四名职工,由推荐我进城建局的涂用富任班长。一共只有四条线路:为乌鲁木齐东路,西路,团结路,伊犁路,约两百来盏灯,由人工控制开灯关灯。我进局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原来奎屯市的路灯由人工控制改为由时间继电器电子控制全市路灯的开关。接着制定了城建局机械设备管理条例,把全局的机械设备建立设备档案。当时我局的机械设备不多,只有市政工程队,公共汽车公司,自来水公司和园林处有少量,所以管理起来比较简单。而且像公共汽车公司,自来水公司,它们原来就有一套管理系统,用不着我操心。这样我刚来局时,工作量并不是很大。到十月底,王永发同志调回家乡无锡工作,穆局长就把王分管的计划统计工作也交给我。当时正值年底,有好多年报要上报,我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工作,又没有这方面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有点吃不消。好歹王永发很配合,走时教我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又把去年的报表给我看,供我参考,在王永发的帮助下,我终于顺利地完成第一次统计年报任务,送给穆局长审核后,报到市统计局和自治区建设厅。

  第二年开春,自治区建设厅召开一年一度的城市建设工作会议。指定各市的市领导一名,建设局第一把手和建设局的统计负责人参加。我们市就由负责城建的徐付市长带领穆局长和我参加。这次会议十分重要,因为这是一年一度的城市建设资金分配会,各市领导都会在会上争先恐后地数说自己的成绩,来年的需求和存在的困难,争取更多的拨款(那时各市的城市建设资金是由自治区建设厅掌握,分配。一直到八四年,才改为由各市自筹,即全国开征城市建设附加税,税率是全市工商所得税的7%。从那时开始,我们市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因为我们市当时的工商税在自治区县级市中,是最高的,是当时全国百强县之一。)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省一级的政府工作会议,觉得特别兴奋,我被分配到建设厅综合处主持的统计年报评审会小组;徐付市长和穆局长则参加由厅长和综合计财处主持的城市建设综合工作会,最后两个组合并召开总结会。由厅长和综合处王处长总结去年的工作和今年的任务。这个会开了一星期,我们住在南门体育馆边上的四星级体育宾馆。领导们住进带套房的房间,我们一般工作人员住两人房,和我住在一起的是伊宁市建设局的老统计吴,他已经多次参加这样的会议,所以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我可是激动不已,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住这样好的房间。地面木地板上还铺着地毯,墙上贴着有图样的壁纸,床是钢丝弹簧床,睡在上面软乎乎的,实在惬意。对比我家那个土地面土墙和木板床,真有天壤之别。我好像刘佬佬进大观园那样新奇。更使我稀奇的是会议室顶上的那个水晶吊灯,艳光四射,也是我平生第一次见识。我们在宾馆饭厅就餐。早餐是六冷菜,馒头,稀饭或牛奶豆浆,中餐和晚餐都是八炒菜和一汤。所有这些都是我有生之年还没有享受过的,所以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在这次会议中,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尤其是自治区建设厅的朋友例如俞一鸣,刘翔东(后来提升为建设厅计财处处长)。他们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提供了不少帮助。从这以后,每年开春,都要开一次这样的会议,在我担任计划统计期间,我都参加。但是以后我就没有当时的兴奋和稀奇了。不过我参加过一次全国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倒值得一提。因为我多次在城市建设统计年报中获得建设厅的表扬和奖励,84年城市建设全国统计年报会议,建设厅邀请两名县级建设局统计人员参加全国会议作为奖励,我和喀什市的统计员应邀参加。会议在江西庐山召开,时间是四月,正当春光明媚的时节。我公费上了卢山,因为我没有资格坐飞机,只能坐火车,所以我报到时会议已经开始。全国的会议县级市的代表根本没有事情可干,只是陪坐,听首长讲话,更多的时间是娱乐和游览。我们住在小镇牯岭,几乎跑遍了卢山有名的景点,什么仙人洞,含鄱口,白鹿洞,花经,美庐蒋介石住处,庐山会议厅等。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庐山会议厅,是当年庐山会议开会的地方。我本以为党中央开会的地方,一定是富丽堂皇,想不到是如此简陋的场所。会议厅正厅有大概五百来平米,和我盖的电厂食堂差不多大小。里面的座位是木头椅子,主席台也一样,在前厅里,全文展列了彭德怀的万言书。我仔细地浏览了万言书全文,觉得写的又真切又深情,里面饱含了彭德怀对领袖毛主席的尊敬和对人民的关切。想不到连这样的文章都会被打成反党。可见那时毛是一点也不能容忍不同意见的。    在庐山我上了一次当,就是我每到一个风景点,都要去拍照留念,因为那时我还没有照相机,只能让风景点的所谓照相点去照,他们装模作样的比划,给我们这些顾客这样照那样照,然后收取高昂的费用。装模作样地给我们开发票,在发票上写上邮寄的地址,答应我们一星期内可以寄到我们单位,可是我回新疆后,几个月也没有收到照片,才知道是上当受骗了。

  时间到了79年,国家要恢复技术职称,有学历的自然按国家有关规定晋升,没有学历的要经过考试,然后按成绩晋升。奎屯市成立了职称考核办公室,我们机械电气组组长是工交局的工程师刘承时(他解放前就是工程师)。我没有学历,真懊悔63年在电厂时我没有把北京水利水电学院的函授课程坚持下来。(61年我和政委一起参加北京水利水电学院函授学习,63年因为电厂扩建工程很忙,我们俩都没有坚持,我那时已经念完了两年最难的基础课。)但是懊悔也没有用,没有学历必须参加考试,我于是投入紧张的复习。我要考数理化和机械设计,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到考试时我并不担心,因为我的基础知识很扎实。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考试题目极其简单,我一会儿就考完了,一个月后公布职称评议结果,我越过技术员这一阶梯直接评为助理工程师。有学历的可以直接评为助理工程师,通过考试可以晋升为工程师。

   到80年我们机关已经增加到二十几人,我们的生活又紧张又充实,每个人都负担一定的职责,不像现在那样人浮于事。我除了主管全局机械设备和路灯外,主要的工作是计划统计和部分电气工程的预算审核。所以每天要跑基层单位,和基层的领导和干部建立了友好关系。我们局最忙的部门就算管规划的几位同事,办公室里整天吵吵嚷嚷的,扯皮的事不断,还有管测量的同事,因为建筑红线出来后,就要他们去测量放线,整个奎屯市政府机关就算我们局最忙。但是,我们并不觉得吃亏,我们看着城市在我们手中快速地成长,一个个工程先继开工,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我们心中也充满成就感。那一年夏天,我们局的经费看来有所富裕,为了改善我们的居住条件,局里决定盖一幢住宅,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有50平米,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好的了,房子还没盖好,已经有很多人申请。我因为还住在电厂,自然也在申请之列。那时的房子基础是红砖,墙是土块垒起来的,然后抹上石灰浆,只有房顶上用瓦铺盖,地面还铺上砖,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当时的职工住宅都没有瓦顶,只有草泥,土地面。)这样的房子盖的很快,从决定盖到盖好,不到两个月时间,但是盖好后却遇到难题,即僧多粥少分配成问题。于是局党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按困难程度,工龄,和职称定下分配原则评分,分数最高的六人可以入住。但是后来分配的结果也不是完全按评分的高低,我们局的汽车驾驶员也分到了。因为局长他们对驾驶员有特殊的需要。我以有职称,也困难,所以也分到了。最后得到房子的六个人从东到西是黄昌煕,郑福国,驾驶员徐光辉,顾喜科,杜学夫和我。得知自己分到房子,那个高兴劲无法用语言形容。我们全家投入全部业余时间为提高房子的使用价值和居住环境而努力。我和老婆每天下班后就在电厂老家前面的空地打土块,连未成年的孩子也和我们一起劳动。经过十来天的幸劳,我们终于完成大约五千多可以用来建小院的土块。然后请园林处或市政工程队的拖拉机拉到新房前面。又去园林处买了十根可以做大梁的木头和一些木板,做成门窗,准备在自己的正房前面盖副房。因为根据当时的规划要求,每幢住宅前面有25米宽界隔空地,除去六米宽作消防通道后还有19米可以用来建自己的小院。我规划了自己的小院,用6.5米宽建可以住人的副房,剩下的125米建可以种树和花的庭院。原来电厂外线班同事知道了我要搬新家,都过来帮忙。除搬家外,还帮助我们盖小院,我当大工,兼设计,老婆则忙着做饭和准备水果饮料招待客人。外线班的十几位同事,个个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只用一天时间,就盖好了付房和庭院围墙。我记得最深刻的是我调离电厂后才调到外线班的姜某,他是奎屯州医院有名的姜医生的儿子,和我素未平生,可是干活非常卖力,从始至终都担任和泥巴的累活,我真的很感动。房子盖好后已经天很黑了,我请他们吃饭,和他们聊天,虽然是筋疲力尽,心中却充满幸福,也充满了对自己原来同事的感激之情。接着几天,我又忙着收尾工程,和老婆和孩子们一起,从设计队借来一辆板车到处找砖头,铺好自己盖的副房地面和小院的道路,留下两处各70多平米的空地,我们在上面种上两棵李子树和两颗葡萄树,还有一些花,把我们的小院打扮的分外美丽。在这一切都完工后,我们看着自己的新房,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满意,就是我们自己盖的副房,也比我们原来在电厂的房子好几倍。我们心里想,我们可以在这里住一辈子了,想不到几年以后,我们又搬上了楼房,那是奎屯第一批职工住宅楼。我们搬到新家后,我的两个孩子都转学到市中心读书。那时大儿子已经上初中,因为中学是分地域就学的,大儿子无法转到奎屯最好的中学一中上学,只好转到三中,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好歹83年他考上了奎屯一中高中部。二儿子倒很幸运,当时就转学到奎屯最好的小学奎屯一小上学。

  从78年秋我调到城建局到81年秋我住上新房子,短短三年,我们家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善,这不能不说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带给全国人民的幸福,那个时候,人民心里充满了满足,也充满希望。

 

 

天金四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巫山疑云' 的评论 : 我写的很慢,对不起你了,知道你一直在看我的博文,很感谢。
巫山疑云 发表评论于
又讀到您的新作了,真高興!寫得那麽真實和樸實,非常愛讀,謝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