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的“猿”分[转载]

心头洞明,抱朴守拙,以和为贵,知足常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网络图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被徐悲鸿赞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中国现代画坛一代宗师张大千,一生爱猿、养猿、画猿,终生与猿结下了不解之缘!

  黑猿转世

  张大千出生的前一天晚上,其母曾友贞梦见一位白髯长袍长者,用铜锣托着一只黑猿交给她,并叮嘱道:“要小心照顾黑猿,它怕荤腥,怕拘束。”次日黄昏时分,母亲生下大千,家人亲友都说他是黑猿转世。对此,成年后的张大千亲口说道:“梦兆之说,姑妄听之。稀奇的是我在断奶以后,确实是不能沾一星点儿荤腥,从小就一直吃素,不是家里人不给我吃荤腥,而是我一沾荤腥就会翻胃呕吐。更奇怪的是小时候看到月亮随即便放声大哭 ,久久不息。这样的事屡试不爽,家人惊异之余,益信梦兆黑猿之说。”
  恩师赐“蝯”

  1919年,张大千留日回国,经李征五、谭延闿、朱古微等一班名流引荐,拜师“北宗”李瑞清名下。不久,李瑞清不幸病故,张大千久仰“南宗”曾熙艺术精湛和德高望重,转投曾熙门下。曾熙也深爱张大千才华横溢与谦和豪放,认定他是前程无量的艺术奇才。二人相见恨晚,十分投缘。入门不久曾熙就破例书赠章草五言联:“从所好求乐,每无因得缘”。有一次,曾熙亲自下厨,烩出拿手好菜——红烧鲭鱼宴客。席上,曾熙见张大千骨格清奇,精气爽朗,声音洪亮,又听说其母生他时曾梦猿入怀,即为他取名为“蝯”(蝯为猿的古字)。张大千将此名号用了很久,直到三十年代中才改为“爰”,后来虽改为“大千”,号大千居士,但仍在其所有的书画诗文上都署上猿形的“爰”字印记,以示不忘师恩。

  养猿画猿

  张大千在论画说中写道:“我爱画马、画猿、画犬,因之也爱养马、养猿、养犬。猿是世界上最有灵性,最有感情,但最怕伤感的动物。猿与猴子是不同的,一般人总是分不清。猴子性淫,难分好歹,你喂猴子的东西它乱咬乱丢,明明吃饱了,也要啃一口来吐掉,接过来再抛掉;猿就不同了,饱了之后就不要,还有小孩子手中的食物猿不会抢,猴子可就会乱来,所以我是喜欢养猿而从来不养猴子。”

  北宋易元吉画猿,入万守山百余里,以观猿﹑狖﹑獐﹑鹿之属,心传目击,悉着毫端。张大千亦有“今之易元吉”称号,这不只是形容张大千在画猿方面的投入与成就。事实上,张大千有不同于易元吉的地方,一方面他认为自己是黑猿转世,另一方面他是以猿为友。1949年3月,张大千迁澳门朋友家居住,并托人花重金从东南亚买来两只长臂白猿养在园中,朝夕相处,仔细观察猿的一举一动,行止相貌,使他熟悉了猿的各种生活习性,对猿写生,颇觉快乐。张大千的一生,最多时曾有饲养十余只猿的记录。到上世纪60年代后,他还养有三只温驯的猿。后来在他摩耶精舍的画案边,总有一只白面猿陪他绘画。张大千外出时,喜欢戴着高高的帽子,怀抱一猿,甚至还抱着猿去坐飞机。

  猿给张大千的绘画创作带来了丰富的源泉,他终生画猿,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作《仿易元吉槲树双猿图》,直到81岁时又作《攀猿图》。六十年间张大千曾画过不少猿画,他画的猿,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其中应以敦煌礼佛后之《槲树双猿图》最负盛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