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现代国际体系的正面
看问题要全面。上一章讲了现代国际体系的负面,这一章讲正面。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现代国际体系延续几十年,必有其存在的道理。世界贸易组织(WTO)目前有159个成员国,而且成员国都是自愿参加的。这说明经济殖民秩序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
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看:我们辛辛苦苦发展科技、申请专利、创造版权是为了获利,我们也是需要养家糊口的。发展中国家没有理由把我们看做慈善组织,白占我们便宜。
从发展中国家来看,有些很贫穷落后的非洲国家,如果等他们自己进入信息社会,需要超过千年。如果他们靠卖资源和劳动力引进外国资本,就可以节省千年时间,避免许多人死于饥饿、疾病和战争。如果一味指责经济殖民秩序、批判剥削,虽然表面上站在道德高点,其实未必符合人道主义。
发展中国家先引入外资建厂、通过打工和卖资源收入改善民众生活,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然后可以建大学、研究所,在某些高科技领域逐步领先。大国需要在较多的领域领先,小国在少数几个领域领先即可。接下去就可以用高科技产品换发达国家产品,达到高等收入,这个发展中国家就变成发达国家了。这个过程,韩国比较快,用了20年;巴西已经用了40年,离高等收入还差那么一点。
中国也正走在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之路。1998年,中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2010年,中国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1]估计进入高收入国家还需要10年。
在物理学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流向温度低的地方,最终达到热平衡。在世界经济殖民秩序下,经济发展程度总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最终达到经济发展水平平衡。中国现在需要做的是努力提升科技,尽快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1950年代,美国市场上的自行车是从日本进口的。
1970年代,日本开始生产电视机和汽车,美国市场上的自行车是从台湾进口的。
1990年代,台湾开始生产集成电路,美国市场上的自行车是从中国大陆进口的。
将来美国市场上的自行车会从东南亚和南亚进口,再将来会从非洲进口。
最终美国会建一个全自动无人工厂生产自行车,不再进口。那时各国人均收入将非常接近,以至于没有必要再区分高中低收入国家。
[1] 1998年世界银行的分组标准是:
人均国民总收入760美元以下的为低收入国家,
761至3,030美元的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3,031至9,265美元的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9,265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国家。
1998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800美元,进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2010年世界银行的分组标准是:
人均国民总收入1,005美元以下的为低收入国家,
1,006至3975美元的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3,976至12,275美元的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12,275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国家。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4,000美元,刚巧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数据来源: "Data Statistics" 世界银行
http://econ.worldbank.org/WBSITE/EXTERNAL/DATASTATISTICS/0,,contentMDK:20487070~menuPK:64133156~pagePK:64133150~piPK:64133175~theSitePK:239419,00.html
上一章:第三章 现代国际体系
下一章:第五章 规模经济和规模科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回目录